鱼贩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一般来说,片鱼前,他会有个仪式,像是给鱼做个短暂的祷告或默哀,接着慢慢地片鱼。那动作轻缓,像是蜻蜓点水,那么慢,慢得串不起光阴的线。好在午后,买鱼的顾客并不多,经得起他的精雕细琢。倒是我着急起来,我见不得鱼那样的痛苦。但人就是这样虚伪,明明见不得那样的残忍,最后还是要吃了它。
  等待很漫長,我分散了注意力,上秤看自己胖了没?住在海边的人,吃海鲜较多,吃河鲜便少了许多。我通常一两个月吃一次酸菜鱼,去他家杀一条河鱼,来一次,便会称一次自己的体重。冬天来的时候,一次比一次重,夏天来的时候,一次比一次轻。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我说秤不准。鱼贩急了,怎么可能?围观的人都上来称,笑出了眼泪,说秤是真的不准呀!鱼贩更加不悦,黑炭色的脸,织着一片死气沉沉如阴霾的天。玩笑也开够了,鱼,还没片好。鱼肉与鱼骨分离了,那副鱼骨架,瘦巴巴的,露出尖锐的刺。鱼骨除了熬出浓白的骨头汤,好像没有其他作用了。鱼贩毫不犹豫地把鱼头、鱼骨丢进垃圾桶,用心片鱼片。午后的阳光透过透明玻璃,我看见一朵朵玉芙蓉般的鱼片从他那双水肿又开裂的手掌里变出来。一朵两朵晶莹的水晶花,飘若浮云,慢慢升入上空……
  果然,他片的鱼很漂亮,如白色雕花。这时候,有人来买鲫鱼,他是来不及上秤的,他用手一掂,伸出几个指头,顾客会意,欣然付款。我注意到他家有两台秤,一台是电子台秤,搁在桌子上,一般称些散卖的河鱼。另一台是个老古董了,是大型的电子台秤,秤身沾满了岁月的灰尘,是为早上批发商计量的。这么多年了,我不曾细细观察过这台秤,总是一来就上来称一称。没有电子秤前,我是不认识那种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的杆秤的,去买东西,商贩总是把秤杆横到我面前,说:“看看,看看够不够秤!”我是不懂的,总是假装自己能看懂。有了电子秤后,就能一目了然。但更多的时候,商贩称重的速度过快,常常让我还没看清,就神速地打包。我不喜欢斤斤计较,也不会讨价还价,更多时候说多少就给多少,很多商贩就很自然地把零头抹掉了。那些把零头抹掉的商贩,心里也有一杆秤呢。这个鱼贩子,我光顾他20 年了,他大儿子今年26 岁,小儿子今年8岁。这20 年,他买了两套房子和一个店铺,说起来那个自豪,鱼腥味扑鼻的小小铺子里,洋溢着他喜形于色的满足感。他除了片鱼很慢,还很健忘,常常是称过的价格,与片过鱼后的价格不一样。但只会往多了说,从没说少过。只要我提出异议,他就会淡淡地说:“哦,我忘了。”说多了,大家都叫他“呆进不呆出”。
  但是这次,我一向佩服的黑脸鱼贩子,居然把我的鱼,片得厚薄不一。那条活泼乱跳的鱼,白白挨了那千刀万剐了。
其他文献
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我们家族的传说是这样传过来的:我们大部落的祖宗架得克成家立业后,他的老婆生个不停,可生出来的婴儿死个不断。  有一年,她老人家终于生了个活婴儿,就是我的祖先“吃狗奶的”那个。按哈萨克人的习俗,遭遇这种情况时,要么给婴儿起个不顺耳的名字,譬如:裹脚布巴依、屁股巴依、柴火巴依等等;要么起个祈祷含义的名字,认为这样才能保住婴儿性命。我的祖先生下来以后,在给他起名的问题上,人们商量来商量
期刊
光绪八年(1882),《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者之一、浙江余姚籍外交官邵友濂带着一大家子迁往上海定居。  二十四年后,邵洵美出生于上海斜桥邵府,与末代皇帝宣统同岁。余姚于他只是长大后每年一次扫墓祭祖的远乡。  邵家始祖,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康节本名邵雍,生前多次授官不赴,所以死后谥号“康节”。北宋以降至近现代的幼学启蒙读本上,多半印有他的一首诗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简
期刊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院的它也要在前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过一个大年。它在岁月的更迭中愈来愈陈旧,不过,开合依然灵活,伴随着咣当声证明着它生命的活力。  多少年之前,这黑漆的
期刊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时,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地飘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好多已故亲人微笑着向我走来。父亲走在前面,他和生前一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容清癯,眼光却格外坚毅,责备我:“你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走
期刊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
期刊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而近,父亲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我,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父亲抱起,又从怀中掏出没有舍得吃的“矿工面包”,我贪婪地啃嚼,特香。  回到家里,阳光从玻璃窗户伸了进来,
期刊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社食品站买肉,那时货源紧缺,鸡叫头遍就有人排队了。轮到父亲时,却傻了眼,一人最多能买两斤肉,票再多也没用。父亲多少有些沮丧,便垂着头去买大盐、八角、辣椒,可就
期刊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巖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工地巴靠山脚,遇上暴雨天气,泥石流哗啦啦地直泄而下。一顿饭的工夫,新筑的石墙被冲刷得面目狰狞,每遇这种情景,我们只好摇头叹息。  “返工啦!返工!”雨脚刚停,
期刊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额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洪流老师不好说话,前天,我介绍一个新生被他拒绝了,你们自己找他说吧。”我们来到初一年级老师办公室,找到了鲍洪流老师,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赤红,面带微笑,显得平
期刊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拿去缝补成小包,平时没在意他缝补起来干啥,原来装钱。  自从买了手机后,父亲半夜三更还是起来,但不是数钱了,而是玩手机。他把手机摁过去摁过来,摁得啪啪响。夜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