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入主白宫后的“百日新政”计划,其中包括上任第一天将签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意向声明。一时间, TPP未来走向如何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无论TPP未来走向如何,中国将继续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多、双边贸易安排,为全球贸易创造便利环境做出贡献。沈丹阳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盟发起并主导的谈判,目前各成员国已举行15轮谈判和 4次经贸部长会议。中方将在充分尊重东盟核心地位的基础上与谈判各方通力合作,力争尽快结束谈判,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解读:TPP是奥巴马总统任职期间主要推进的一项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被视为其他贸易协议的蓝图,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然而许多选民认为,TPP并不会给美国的就业市场带来益处。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抓手,也是该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经济和战略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中国从2014年以来一直积极倡导RCEP,若RCEP谈成,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自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将退出TPP后,RCEP被世界寄予厚望。
作为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参与人口最多的FTA谈判,RCEP各成员国已举行15轮谈判和4次经贸部长会议,第16轮谈判于12月6日在印尼举行。目前中国正积极推进包括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中日韩、RCEP、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格鲁吉亚在内的8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若8个FTA全部建成,我国自贸伙伴将从22个跃升为35个,也将涵盖中国对外贸易的50%。
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83万亿元 贸易顺差缩5.8%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8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2%。其中,出口12.47万亿元,下降1.8%;进口9.36万亿元,下降0.3%;贸易顺差3.11万亿元,缩小5.8%。
1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35万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5.9%;进口1.03万亿元,增长13%;贸易顺差2981.1亿元,收窄12.9%。
解读:根据对前11个月贸易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小幅增长、比重提升,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对欧盟、东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美国进出口下降,其中欧盟、美国、东盟分别为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机电产品和服装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发改委:10年建成“一带一路” 信息走廊
国防科工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为重点,辐射大洋洲、中东欧、非洲等区域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使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在走廊区域的市场化、国际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介绍,根据意见内容,未来将加速国家卫星系统建设和与国际相关卫星系统合作,推进商业卫星系统发展,并且构建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包括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研制发射及应用,通过国际合作构建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和标准统一的卫星服务系统,通过PPP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和国际商业投资建设商业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面向社会的空间信息服务等。
解读:信息走廊是经济走廊建设的先锋,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信息的互联互通将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中,多个产业迎来新机会。
《意见》提出,空间信息技术要支撑我国企业“走出去”。聚焦铁路、水利水电、港口、信息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开展空间信息应用;促进资源类企业及重大装备“走出去”,支持油气和矿产资源相关企业项目建设,为资源勘探、开采、运输和监管等全过程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服务。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植入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和数据服务,为重大装备售后服务企业提供远程监测、远程诊断、产品维护等空间信息服务手段。并且,鼓励重大工程承包企业与空间信息服务企业强强联合,同步建设、运营重大工程和空间信息服务设施,促进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SWIFT:人民币全球支付额下滑至第六位占比降至1.67%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近日称,10月人民币的全球支付额下滑至第六位,占比降至1.67%;而在传统的贸易金融领域,人民币排名为第三活跃货币,占比4.61%,已被欧元反超。
SWIFT提供的报告显示,与9月相比,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下降至第六位,可能与十一黄金周带来的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关;不过,人民币支付总额与9月相比亦下降22.44%,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额仅下降5.96%。自 2011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领域的份额一直稳步增长,然而从2014年起,人民币的贸易金融支付出现下降。去年 10月,人民币曾超越日元,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随后,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排名出现回落。
解读:过去几年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对全球所有货币在贸易领域的增长都有影响,不仅仅影响人民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人民币入篮特别提款权(SDR)应有助于提振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并将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解读:TPP是奥巴马总统任职期间主要推进的一项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被视为其他贸易协议的蓝图,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然而许多选民认为,TPP并不会给美国的就业市场带来益处。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抓手,也是该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经济和战略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中国从2014年以来一直积极倡导RCEP,若RCEP谈成,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自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将退出TPP后,RCEP被世界寄予厚望。
作为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参与人口最多的FTA谈判,RCEP各成员国已举行15轮谈判和4次经贸部长会议,第16轮谈判于12月6日在印尼举行。目前中国正积极推进包括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中日韩、RCEP、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格鲁吉亚在内的8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若8个FTA全部建成,我国自贸伙伴将从22个跃升为35个,也将涵盖中国对外贸易的50%。
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83万亿元 贸易顺差缩5.8%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8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2%。其中,出口12.47万亿元,下降1.8%;进口9.36万亿元,下降0.3%;贸易顺差3.11万亿元,缩小5.8%。
1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35万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5.9%;进口1.03万亿元,增长13%;贸易顺差2981.1亿元,收窄12.9%。
解读:根据对前11个月贸易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小幅增长、比重提升,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对欧盟、东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美国进出口下降,其中欧盟、美国、东盟分别为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机电产品和服装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发改委:10年建成“一带一路” 信息走廊
国防科工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为重点,辐射大洋洲、中东欧、非洲等区域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使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在走廊区域的市场化、国际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介绍,根据意见内容,未来将加速国家卫星系统建设和与国际相关卫星系统合作,推进商业卫星系统发展,并且构建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包括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研制发射及应用,通过国际合作构建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和标准统一的卫星服务系统,通过PPP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和国际商业投资建设商业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面向社会的空间信息服务等。
解读:信息走廊是经济走廊建设的先锋,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信息的互联互通将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中,多个产业迎来新机会。
《意见》提出,空间信息技术要支撑我国企业“走出去”。聚焦铁路、水利水电、港口、信息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开展空间信息应用;促进资源类企业及重大装备“走出去”,支持油气和矿产资源相关企业项目建设,为资源勘探、开采、运输和监管等全过程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服务。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植入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和数据服务,为重大装备售后服务企业提供远程监测、远程诊断、产品维护等空间信息服务手段。并且,鼓励重大工程承包企业与空间信息服务企业强强联合,同步建设、运营重大工程和空间信息服务设施,促进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SWIFT:人民币全球支付额下滑至第六位占比降至1.67%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近日称,10月人民币的全球支付额下滑至第六位,占比降至1.67%;而在传统的贸易金融领域,人民币排名为第三活跃货币,占比4.61%,已被欧元反超。
SWIFT提供的报告显示,与9月相比,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下降至第六位,可能与十一黄金周带来的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关;不过,人民币支付总额与9月相比亦下降22.44%,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额仅下降5.96%。自 2011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领域的份额一直稳步增长,然而从2014年起,人民币的贸易金融支付出现下降。去年 10月,人民币曾超越日元,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随后,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排名出现回落。
解读:过去几年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对全球所有货币在贸易领域的增长都有影响,不仅仅影响人民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人民币入篮特别提款权(SDR)应有助于提振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并将支持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