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温州泰顺万排乡,多山缺水少良田。目光所及虽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农民世代吃饭却看天。
后来,万排乡来了位与贫困“较劲”的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2004年,47岁的汪自强评上正高职称,科研做得风生水起。2005年,他选择成为浙江省第三批科技特派员,离开实验室,踏进泰顺县万排乡,开始了帮扶路。
12年,汪自强把自己当成了万排人。人们感叹,老汪就像一头老黄牛,埋头拉车从不说。但泰顺人心里明白:“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
扎根乡村教授成了农民兄弟的“老汪”
大草帽、下地裤、解放鞋,2005年,一身农民打扮的汪自强,一头扎进了万排乡。
摸清门路,才能找准贫困病灶。
茶叶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效益却不好。年轻人都去山外讨生活,没有了采茶工,从外省请劳动力占去盈利的一多半。怎么办?
破釜沉舟,不破不立。汪自强给茶园下了一剂猛药——重割茶园、改良新品、机器换人。万排乡农业合作社的谢细和刚开始想不通,尝到甜头后才知道,空出道路才能机械采摘,一个机器能顶20个采茶工,节省了大量成本。这一做法一经推广,万排乡5000多亩茶园有一半实现茶叶机采。其中,让茶农们赚得腰包满满的茶叶新品种,其实是浙江大学研发的。茶学是浙大的优势学科,相关的新型实用技术用在万排茶园,可谓适销对路。老汪并非一人“打天下”,农民有需要,他就请来浙大涉农专业的教授、专家帮忙。
要安下心,先要扎下根。汪自强在乡政府支起了临时住所。2012年前他以此为据点,每个月总有一周泡在乡间。张家作物长李家作物短,都会请老汪过去看看,来来回回,他跟农民亲得像自家兄弟。
2006年,台风“桑美”肆意侵袭,所到之处损失惨重。“桑美”尚未离开浙江,老汪不顾自身安全,赶往台风第一线万排乡查看农民受灾情况。见到老汪时,农户彭作智早已流不出眼泪,自家的杨梅树一夜间大多被“剃光头”。汪自强二话不说,整树冠、补堆肥,争取杨梅树来年正常挂果。老汪还将这套杨梅树恢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县受灾户。
带动农民致富让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
牵着山羊来感谢养蜂大户严立超的吴学友,去年初还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拜师学养蜂。经过严立超指导,吴学友带回几箱种蜂,不到半年就赚回几万块钱。严立超明白,将他拉进蜜蜂王国的是科技特派员汪自强。
2006年,严立超的蜂场效益不好,守着一方水土,但是放不好蜂、收不了蜜。老汪知道后,主动上门,还请来浙大养蜂专家,一同筛选种蜂源、培育蜂种。汪自强手把手教严立超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国际通用的养蜂科技“嫁接”到本土,并申请了专利蜂箱。
原本每个蜂箱产蜜10斤,如今至少可获30斤;从最初100来万元产值,到如今3000万元的规模,严立超的养蜂场,转变成长为科技型企业,“我就跟着汪老师学,他教技术都是倾囊相授,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一人富了不算富,带动周遭才是富。严立超认死理儿,喝水不忘挖井人,也不忘分水给他人。
“番薯大王”彭作生是当地的农技员,也是老汪将优良种源落地泰顺的“中转站”,负责农作物品种的筛选、繁育和推广。
从彭作生手里筛出的番薯品种,确确实实让农民翻了身。说来奇怪,老汪带去的几十个番薯品种,可以分出不同口感,用作不同销路,有的可以烤、有的用来煮、有的则用来做粉丝。
4月引种苗,农民们买走适销的浙大种苗来种;10月收番薯,农民们拿着丰收的果实换成钱。在山里,不同品种一一对应浙大的研发代号,这些代号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名片。这背后,是老汪以及浙大整个涉农团队科技支农的成果。
跟农民打交道,老汪用的是农村熟人社会的老道理。每到一个乡,他都会拍下公示栏里的联系方式。脱贫交道打多了,一来二去就成了老朋友。
开拓思路改变靠山吃山的旧观念
要想富,不仅要掀开重山来造路,还要丢掉旧的思想包袱。
老汪心里急,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不能嘴上喊着苦,却手上闲着、脑子空着。
品牌意识,是老汪带进泰顺农村的一股清风。
泰顺县龟湖镇上宅垟村出现了一株长着黄叶的变异茶苗,叶形别致、叶色稍淡,连野兔都特别喜欢吃。泡水后,汤色黄亮,清香扑鼻。原本农民准备卖了这株独苗,老汪闻讯及时劝阻,并把该茶叶样品带回学校测定,还取了一个风趣的名字——“泰上黄”,寓意为泰顺上宅垟村发现的黄茶,建起了自有品牌。
此外,结合泰顺石,汪自强准备捆绑营销,打造“一软一硬”的泰顺特色名优产品。汪自强认为,通过理念转化,用好市场规律,能让农产品从低端销售转向高附加值运行,从山沟沟走向全国。
老汪的帮扶工作,也是这样延长供应链,扎根万排乡、辐射全泰顺,哪里使得上劲,他就往哪里钻。
改变旧观念,是老汪作为一名浙大教师常说常做的,努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是他心心念念的。
2010年,在一次会上,汪自强得知鑫农果业专业合作社主营枇杷,但投入产出率低、坐果率低、冻害严重,老汪带领农户申请温州市科技局的农业科技项目,获得了15万元的项目资助,并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大五星枇杷山地促成栽培技术。第二年恰逢早春冻害,有了先进的实用技术躲过了一劫,枇杷收成一点都没减。
农业脱贫,要有眼界、有思路、有方法,老汪教会农民拿起笔杆子,写项目、做创意,做大做强农产品。
就这样,12年,老汪成了家里的“放鸽子大王”,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鼓起了腰包。
12年,让汪自强这名科技特派员,在欠发达山乡留下了好口碑。
如今,老汪年满60岁将退休,但他依旧被派驻在万排,守着那块他念兹在兹的乡土。他說,带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去,农民不富,他不还乡……
后来,万排乡来了位与贫困“较劲”的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2004年,47岁的汪自强评上正高职称,科研做得风生水起。2005年,他选择成为浙江省第三批科技特派员,离开实验室,踏进泰顺县万排乡,开始了帮扶路。
12年,汪自强把自己当成了万排人。人们感叹,老汪就像一头老黄牛,埋头拉车从不说。但泰顺人心里明白:“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
扎根乡村教授成了农民兄弟的“老汪”
大草帽、下地裤、解放鞋,2005年,一身农民打扮的汪自强,一头扎进了万排乡。
摸清门路,才能找准贫困病灶。
茶叶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效益却不好。年轻人都去山外讨生活,没有了采茶工,从外省请劳动力占去盈利的一多半。怎么办?
破釜沉舟,不破不立。汪自强给茶园下了一剂猛药——重割茶园、改良新品、机器换人。万排乡农业合作社的谢细和刚开始想不通,尝到甜头后才知道,空出道路才能机械采摘,一个机器能顶20个采茶工,节省了大量成本。这一做法一经推广,万排乡5000多亩茶园有一半实现茶叶机采。其中,让茶农们赚得腰包满满的茶叶新品种,其实是浙江大学研发的。茶学是浙大的优势学科,相关的新型实用技术用在万排茶园,可谓适销对路。老汪并非一人“打天下”,农民有需要,他就请来浙大涉农专业的教授、专家帮忙。
要安下心,先要扎下根。汪自强在乡政府支起了临时住所。2012年前他以此为据点,每个月总有一周泡在乡间。张家作物长李家作物短,都会请老汪过去看看,来来回回,他跟农民亲得像自家兄弟。
2006年,台风“桑美”肆意侵袭,所到之处损失惨重。“桑美”尚未离开浙江,老汪不顾自身安全,赶往台风第一线万排乡查看农民受灾情况。见到老汪时,农户彭作智早已流不出眼泪,自家的杨梅树一夜间大多被“剃光头”。汪自强二话不说,整树冠、补堆肥,争取杨梅树来年正常挂果。老汪还将这套杨梅树恢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县受灾户。
带动农民致富让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
牵着山羊来感谢养蜂大户严立超的吴学友,去年初还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拜师学养蜂。经过严立超指导,吴学友带回几箱种蜂,不到半年就赚回几万块钱。严立超明白,将他拉进蜜蜂王国的是科技特派员汪自强。
2006年,严立超的蜂场效益不好,守着一方水土,但是放不好蜂、收不了蜜。老汪知道后,主动上门,还请来浙大养蜂专家,一同筛选种蜂源、培育蜂种。汪自强手把手教严立超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国际通用的养蜂科技“嫁接”到本土,并申请了专利蜂箱。
原本每个蜂箱产蜜10斤,如今至少可获30斤;从最初100来万元产值,到如今3000万元的规模,严立超的养蜂场,转变成长为科技型企业,“我就跟着汪老师学,他教技术都是倾囊相授,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一人富了不算富,带动周遭才是富。严立超认死理儿,喝水不忘挖井人,也不忘分水给他人。
“番薯大王”彭作生是当地的农技员,也是老汪将优良种源落地泰顺的“中转站”,负责农作物品种的筛选、繁育和推广。
从彭作生手里筛出的番薯品种,确确实实让农民翻了身。说来奇怪,老汪带去的几十个番薯品种,可以分出不同口感,用作不同销路,有的可以烤、有的用来煮、有的则用来做粉丝。
4月引种苗,农民们买走适销的浙大种苗来种;10月收番薯,农民们拿着丰收的果实换成钱。在山里,不同品种一一对应浙大的研发代号,这些代号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名片。这背后,是老汪以及浙大整个涉农团队科技支农的成果。
跟农民打交道,老汪用的是农村熟人社会的老道理。每到一个乡,他都会拍下公示栏里的联系方式。脱贫交道打多了,一来二去就成了老朋友。
开拓思路改变靠山吃山的旧观念
要想富,不仅要掀开重山来造路,还要丢掉旧的思想包袱。
老汪心里急,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不能嘴上喊着苦,却手上闲着、脑子空着。
品牌意识,是老汪带进泰顺农村的一股清风。
泰顺县龟湖镇上宅垟村出现了一株长着黄叶的变异茶苗,叶形别致、叶色稍淡,连野兔都特别喜欢吃。泡水后,汤色黄亮,清香扑鼻。原本农民准备卖了这株独苗,老汪闻讯及时劝阻,并把该茶叶样品带回学校测定,还取了一个风趣的名字——“泰上黄”,寓意为泰顺上宅垟村发现的黄茶,建起了自有品牌。
此外,结合泰顺石,汪自强准备捆绑营销,打造“一软一硬”的泰顺特色名优产品。汪自强认为,通过理念转化,用好市场规律,能让农产品从低端销售转向高附加值运行,从山沟沟走向全国。
老汪的帮扶工作,也是这样延长供应链,扎根万排乡、辐射全泰顺,哪里使得上劲,他就往哪里钻。
改变旧观念,是老汪作为一名浙大教师常说常做的,努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是他心心念念的。
2010年,在一次会上,汪自强得知鑫农果业专业合作社主营枇杷,但投入产出率低、坐果率低、冻害严重,老汪带领农户申请温州市科技局的农业科技项目,获得了15万元的项目资助,并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大五星枇杷山地促成栽培技术。第二年恰逢早春冻害,有了先进的实用技术躲过了一劫,枇杷收成一点都没减。
农业脱贫,要有眼界、有思路、有方法,老汪教会农民拿起笔杆子,写项目、做创意,做大做强农产品。
就这样,12年,老汪成了家里的“放鸽子大王”,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鼓起了腰包。
12年,让汪自强这名科技特派员,在欠发达山乡留下了好口碑。
如今,老汪年满60岁将退休,但他依旧被派驻在万排,守着那块他念兹在兹的乡土。他說,带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去,农民不富,他不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