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认识我国稳就业保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来源 :中国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产业链恢复面临较大挑战,就业压力加大。党中央将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就业优先的导向。中国经济韧性较强,疫情对于就业影响是短期的、总体可控,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就能够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国有稳就业保就业的
  信心和能力!
  
  这种信心和能力,源于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一个很重要优势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突发的新冠疫情对生活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外贸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加大,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增加。面对疫情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快速行动、密切配合,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强化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实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彰显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人社部门明确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益面。住建部门明确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财税部门通过减轻税费,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金融系统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境。工信部门制定政策,畅通产业链。市场监管部门简化复工复产审批和条件、清理取消阻碍劳动力有序返岗和物资运输的繁琐手续等即时性政策,全力保障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正常运转。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这种信心和能力,源于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受疫情影响,尽管稳就业的任务艰巨繁重,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就业的基础条件也就没有改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这样的经济实力是战胜疫情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我们在探索中选择了一种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新形态经济等,成为经济和就业的增长点。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将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疫情期间,以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无接触商业、线上问诊、共享员工、混合销售等“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催生更多就业机会、产生更多新职业。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整体经济稳步复苏,同时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这种信心和能力,源于丰富的宏观政策手段  疫情发生以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针对小微企业和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财政贴息、缓缴税款等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急迫问题,推动了复工复产工作有力有序迅速开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准施策,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切实落地,对中小微企业生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加大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力度,累计可为中小微企业减负6000亿元,对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付息,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市场需求逐步回升,经济增长逐渐恢复,劳动力需求也将陆续恢复,就业市场正产生积极变化,就业形势得到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这种信心和能力,源于高效精准的就业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牢牢抓住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出台了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一系列超常规的扶助性政策措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对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促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常态,防止出现大规模失业风险,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呈现了稳中有落的态势,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从年初6.2%的高位持续回落。前期因疫情影响退出的勞动力陆续返回,绝大多数已重新寻找并找到工作;城镇就业人员中在职未上班比重从2月份的近50%降至1%以下,已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达46.8小时,比2月份提高6.6小时,比1月份略高0.1小时。
  
  总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虽然就业形势较疫情初期有所好转,但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企业用工需求偏弱,失业率高位运行,总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处于高位,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到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仍高0.2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同比减少近200万人。农村就业人口和农民工没有列入统计范围,全社会面临的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二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重点行业复工复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还需一段时间。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复工率较低。中小微企业用工难、开工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支撑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制造业企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冲击。    三是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数据显示,9月份,20岁—24岁的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了2.4个百分点。但也应该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高,部分毕业生存在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错位现象,尽管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有所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仍然上升了4个百分点。外出务工劳动力虽然三季度末比二季度末有所增长,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减少380多万人,下降2.1%。
   四是新冠疫情对原有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用工需求等造成直接冲击,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失业人员、大龄低技能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应急举措
  
   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要果断采取应急举措,更要考虑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结合,综合施策,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和恢复经济增长,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
   第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就业优先置于纳入宏观政策层面,把就业状况作为确定宏观政策方向和力度的依据。推动援企政策的落地见效,把已出台的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帮扶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对遭受冲击严重的特定行业、地区和群体采取定向扶持政策。
   第二,要立足于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发挥线上新型消费的牵引效应,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经营环境,从需求端引导其健康发展,从供给端更好满足消费需求,用线上新型消费激活内需。
   第三,要立足于保企业、保就业,坚持稳定现有岗位和创造新就业岗位相结合。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切实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牵引作用,着力支持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商复市。鼓励创业创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力促进“双创”,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
   第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力度,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基层项目招募規模、应征入伍规模,以及就业见习规模。扩大专升本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更多的招生指标投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养老服务管理、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急需专业,着力更多培养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充实基层教师和医护人员队伍,鼓励毕业生围绕民生服务需求就业创业。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要通过挖掘当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用工潜力、组织投入农业生产、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渠道,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第五,制定更加积极的培训政策。要以这次疫情为契机,把就业问题与职业技能培训相协调,逐步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技能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实现从“向人口要红利”到“向人才要红利”的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要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整合公共资源,将暂时未就业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等群体吸纳到本地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税费减免和资金补贴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市场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实行员工储备。针对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建立终生学习计划,避免过早被新技术新就业淘汰。加强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与本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职业培训服务。适时延伸义务教育阶段,多渠道创造条件为农村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提高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阿左旗就业服务局高度重视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发挥自身职能优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农牧民就业创业。以增强农牧民“造血”功能为目标,重培训、强引导,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根据培训意愿,积极打造农牧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送教下乡。在乌力吉农牧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中式烹饪、地方特色食品制作培訓班后,近日,又举办摩托车修理、焊工培训班,以帮助农牧民掌握技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
期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禁捕退捕工作的要求,湖北省宜都市人社局站在“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政治高度,全力抓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工作……  宜都市禁捕退捕區域涉及“两江一河”,长江在市内河段长46公里,清江41公里,渔洋河55公里。全市退捕渔民涉及6个乡镇的12个村、8个社区,共349户,渔船349艘,渔民679人,其中481人需要进行就业帮扶。
期刊
11月9日,BOSS直聘发布的《2020电商主播求职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从618到双十一期间,电商主播的平均招聘月薪为10636元,和去年同期10570元的平均月薪相比增长0.6%。电商主播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增,期望从事电商主播岗位的求职者较去年同期增长110.7%。(11月9日《新京报》)   新职业不一定是“薪职业”。电商主播是经过官方认证的新职业,一开始或只是零星的从业者,之后,成为群体的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用,肥西县依据“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工作主线,由县人社局牵头组织,于9月份正式启动创业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32期,培训人员2670人。  培训筑梦。聚焦培养微小型企业经营者,围绕SYB培训、创业模拟实训、网络创业培训三块,课程设置上除了企业的运行周期及流程、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等基础创业知识,另有创业指导师结合创业成败案例,科学理
期刊
进入毕业季,对于告别校园走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将从学生向劳动者转变。但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他们却很容易落入职场“隐形陷阱”——试用期“白用”。“职场小白”们如何躲避,专家、媒体和网友纷纷支招……  微言E语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律师: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考量试用期劳动者的标准没有进行具体规定,只是在第21条中提到“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这种模
期刊
近年来,南康区人社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技能人才作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政策、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等措施,全力打造“工匠精神”培育高地,为全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南康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立足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长远规划,通过组织常规培训、开展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积极激发企业员工学技术、比技能、比贡献的热情
期刊
近期,宿松县经开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宿松县“四送一服”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进场企业15家,提供职位62个,需求职位总人数1533人,进场求职人数71人,达成意向数24人。  招聘期间,安徽省“四送一服”督察组到市场进行了现场督察工作,期间对市场的运营情况进行了了解并表示了肯定与支持,本次招聘会是“四送一服”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的一项活动内容,以后会进一步常态化组织开展“2+N”招聘活动,为各类
期刊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枣阳工作,为枣阳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储备力量,11月13日,依照国家、湖北省、襄阳市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枣阳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医疗卫生人才急缺的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病控制中心及部分乡镇卫生院前往湖北医药学院参加校园招聘会,现场公开面试考核签约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  此次招聘会场面火爆,按照防控疫情,适度规模的组织
期刊
邓昱林,今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华侨大学,毕业后回到户籍地自贡市,通过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推荐,2020年8月应聘到自贡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从事失业补助金窗口受理工作,目前她已经通过了事业单位的公招考试,将到新的单位工作。  这是自貢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353人中的缩影,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精准服务,自贡市出台了《关于做好2020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导全
期刊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东凫山村在地图中查看贫困户翟洪付在采摘扶贫苹果。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通过“特色农业+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帶动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方式,让贫困户持续增加收入,早日步入小康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