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性的天平上告别二十世纪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三联书店2000年3月出版的《冷眼向洋——二十世纪风云启示录》受到广泛欢迎。当时时论以为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世界百年沧桑鉴往知来的文明史大著。我作为生物化学工作者,初接触这方面的专著,读来更是如饮甘泉。在得益之余,感到对此书的评论还应该把司马迁第三句话也加上,即“成一家之言”。
  时隔七年之后,经原作者修订,《冷眼向洋》由三联书店重新出版,于今年八月问世(资中筠、陈乐民主编)。
  《冷眼向洋》直面世界百年历史,从文化、经济、政治诸多方面以果求因,既有对逝去的这个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人类未来发展道路的深情展望。作者凭借自己的理性判断,发出独立的、有说服力的声音,使人们从文化的视野接受了一场百年来外国和国际问题的“解惑”启蒙。书中写的是世界,想的却是中国。主编在序言中一句“近乡情更怯”,胜却多少无端笔墨!
  为什么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没有如列宁所预言的走向腐朽、垂死、灭亡,却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曾经一度令全世界进步人士无限向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时之雄的超级大国,以及其在东欧的附庸国,却在七十年后或訇然解体、或突然易帜,作为一种制度,遭到严重挫败。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无产者并未实现“工人无祖国”的联合,而资本主义世界却正以各种形式联合起来,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这都是为什么?
  本书主编资中筠从促成二十世纪社会变迁的两大动力——求发展和求平等的视角,探讨了国家兴衰之道。书中通过对美国、欧洲和苏联模式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总结了人类在二十世纪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指出新世纪里人类生活的方向,以及中国如何顺应历史潮流,走向民主和繁荣实现长治久安。这是本书最精彩之处。
  国际关系史传统观点认为,由一次大战所确定的世界格局,只有等待下一次大战才会有重大改变。苏联解体前,几乎所有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雅尔塔格局还会继续下去。其根据就是不会发生美苏直接卷入的大战。”但是,突然“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雅尔塔格局就此成为历史……这一历史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内部变迁的重要性。既然国际关系反映了各国间力量对比,那么决定各国力量的,主要是内因而不是外因”。
  所谓内因,就是一个国家“求发展”和“求平等”愿望的实现程度。求发展导致一国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突飞猛进;而求平等则导致改良或革命。书中特别指出,十八世纪欧洲哲学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的观念以后,平等的追求才提到日程上,人生而平等(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观点才逐渐深入人心,并且成为革命(或改良)的动力。“就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而言,所谓成功和失败主要不在于政权在谁手中,或者是疆土的扩大和缩小,也不是单纯的增长数字,而是要看相对来说,哪个能更好地满足这人类的两大要求,同时较好地解决或至少缓解二者的矛盾,取得相对平衡的发展,从而达到真正的兴旺发达,否则反是。”
  “大国之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时至今日,即以如何才能求得真正的稳定而言,也在于逐步满足人们求发展和求平等两大要求,缓解二者的矛盾,取得相应平衡的和谐发展。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义所在。读者从书中可以领会到,一国之兴旺,也是举国从愚昧走向启蒙的过程,这一启蒙上上下下概莫能外,而当政者本身的启蒙显得尤为重要。人间好景君须记——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了!
  
  (二)
  
  关于美国部分,作者提出:二十世纪的美国的确如列宁所说,是在挽救资本主义。从世纪末回顾,挽救基本上是成功的,是在相对成功地解决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诉求——即在发展和平等中走向百年强盛之路。
  作者以为历史上一切大国兴起,首先决不仅仅是“船坚炮利”、“开疆拓土”,而必须有优秀的历史人文传统。美国享有源自欧洲的悠久而丰富的精神遗产,这种遗产经过新大陆的繁育,而具有了美国特色。“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精神和体现在宪法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精神对美国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中的净化剂”。
  那种认为美国“物质文明昌盛而精神文明贫乏之说,首先从理论上就讲不通,那等于说一个民族不要精神只要物质就可以达到繁荣富强”。美国第一部民主共和国的宪法诞生比法国大革命还早两年。它从立国伊始就摒弃了人治,选择了法治。人们都承认华盛顿“权欲淡薄”,他以如日中天的威望,在促成符合法治原则的宪法和政府后,即功成身退,美国历史上从未有纠缠不休的“继承大统”问题,即始源于此。“这种‘淡薄’不同于东方式的消极个人修养(假如真诚的话),而是出于对代议制和宪法政府的坚定信仰”;而所以有坚定的信仰,在于他一身载荷了欧洲几百年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人文传统。
  美国社会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自由主义,这始终是美国主流思潮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经线,强调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但如果只有这一条主线,发展下去必将使美国成为弱肉强食的国家,可能引发动乱乃至革命。但美国发展还有另一条主线——即改良主义思想,也就是关心弱势群体,主张实行福利政策,更倾向于平等,反对垄断。
  “二十世纪美国总体政策有如钟摆,每隔一段时间即向另一方摆动,进行有效的微调,总的趋势是向中间靠拢”。可以说美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断在渐进的改良和妥协中化解矛盾,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化解危机。它在思想和信仰上,没有经过我们习以为常的“与传统决裂”的过程。在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都始终在原有民主政体和自由主义人文传统的框架内更新,比任何一个大国都要稳定。这正如胡适所说:“美国不会有社会革命,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进步之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
  作者认为美国以欧洲为师,不是如一般所言止于南北战争后迅速发展的那一时期,而是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对‘进步的衡量标准’。这一标准,恰恰是代表了一种新的觉醒,就是认识到生产水平、社会总体富裕程度并不一定代表进步”。在十九世纪最后二十年到二十世纪初二十年,全社会财富激增而社会矛盾尖锐的关键时刻,美国突然发现自己“在人道主义行进队伍”中落后于欧洲了,即在社会两极分化中对底层百姓的关怀和与之相应的一系列学说、思想和措施上落后了,由此而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完成了一次基本和平的转型。
  本书新版将决定美国方向的历史性转折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罗斯福的“新政”,前伸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进步主义运动”,认为它奠定了二十世纪美国进程的基调,而且有诸多普世意义,这一点在我国研究界注意得不多。事实上老罗斯福时期的改革作为“进步主义”的一部分,已开始构成对资本主义残酷竞争的制衡,对后来美国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例如老罗斯福拆解老洛克非勒标准石油公司,以制止超规模的垄断。威尔逊时期为实行累进税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等等,开扩大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先河。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小罗斯福又大幅度改变了传统自由的含义,将旧的四大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受恐惧的自由。“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基本人权中注入‘经济正义’的因素,‘免于匮乏’的观念是对放任主义的思想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第一次重大修正,把社会平等订为一项原则”,从此免于匮乏成了公民的权利,而社会福利和保障则成了政府固定的义务。
  不能不说,新的四大自由的概念,与马克思“自由的人”的理想在核心价值上重合。免于匮乏和免受恐惧巧妙地吸收了社会主义早已提出的原则,将其具体化了。
  
  (四)
  
  本书作者之一的冯绍雷将“俄国——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作为《冷眼向洋》俄国部分的标题,并在一开始即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作为对俄罗斯及有七十年命脉的苏联的特征概括。
  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地跨欧亚大陆。在文化的层面看,东西方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交会,并与俄罗斯多民族文化融合和激荡,形成了独特的东西结合部的文明。在其历史进程中,俄罗斯这种“结合部文明”往往以慢一拍的节奏,以多种社会形态交叉融合的文化,追随着近代欧洲工业文明向前推进。
  在社会结构上俄国具有与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特点,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先进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农奴制几乎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不论从西欧移植近代文明已达到多么高的水平,但俄罗斯却始终难以摆脱东方与半东方传统。俄国极力维护的是拥有强大的不受议会和法律制约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这与英国十六世纪末奠定其强盛基础的伊莉莎白女皇所坚持的“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反差何等之大。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可见到“东西方结合部”文明带来的断裂和对立。
  十八世纪彼得一世目光如炬,以学徒身份微服去西欧学习。读者可以看到,他的“西学为用”,比我国当年光绪皇帝及张之洞等人坚决多了,收效也大多了,但和我们祖先一样,什么都学,独独不学西欧的宪政、法治和民主的精髓,也是走“中(俄!)学为体”之路,企图依靠君权,将俄国强行推入现代社会,结果只能浅尝辄止,未竟全功。
  迁延到十九世纪末,专制王朝固然无力照旧维持统治,软弱的自由主义改革者也没有找到出路,于是就只有等待即将来临的社会革命风暴来决定前程了。
  苏联成立后,列宁先是起草了法令,提出在苏维埃中实行“基础是承认党派,通过有组织的政党来进行选举”的比例选举制。后来由于军事共产主义遭到抵制等等许多原因,列宁改变了初衷,清除了包括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内的所有反对派。稍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本来是挽回极端错误收拾人心的好时机,可就在放宽经济的同时,政治上反而愈加收紧了。新经济政策刚刚见效却又变了,时机转瞬即逝。斯大林主政后,党内斗争更加荒唐和严酷,举世为之震惊的“大清洗”接踵而来。资中筠在另一文中指明,大清洗绝不是什么“肃反扩大化”,而是体制的本质问题。还指出至今对于苏联前期,有人仍然在沿用斯大林《联共党史》的论点,以为用残酷手段镇压农民、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重工业、要大炮不要黄油等等都是不得已的;甚至还说这些极端措施反倒是后来战胜法西斯的条件等等。不该再让这些说法误导人心了!
  十月革命曾经引起全世界向往自由、平等的人士欢呼,以为见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可革命后,随着特权阶层的形成,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的“平等”也恶化了,苏联从此走上了七十年的不归之路。
  那末,苏联是否存在像中国那样渐进改革的条件?其解体是否历史的必然?本书绪论说:“东西结合部的文明造就了俄罗斯的特点,发展到本世纪初,社会结构中没有中间阶层,各种矛盾的激化程度使得客观上议会改良难有成功的余地。到戈尔巴乔夫时,一切已经太迟,戈氏实际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回天乏术;叶利钦及其谋士们也绝不是无能之辈,不能认为他们无视本国条件,盲目追随美国经济学家的指导。局外人很难体会在那种积重难返的经济体制中决策者所面临的艰难选择。也许俄罗斯人民命中注定要经历大起大落。当然这是从既成事实向后推理,但是设身处地很难想出另外的道路。”《冷眼向洋》的作者们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国际研究领域向史官文化告别,讲了自己研究所得的真话,很值得敬佩和高兴。
其他文献
车是古代最重要的陆上交通工具之一,它既可以代步,又可以用于运输等.因其为古代使用最为广泛、技术含量极高之一种机械,故不同时代之车辆制造,都代表着该时代机械制造能力的
【摘要】我们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校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学困生。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只是因为学习不好而得此  名,其实,每个学困生的心理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得当,而导致学生心理出现不同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学生凸显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高度的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找到问题的关键,帮助他们疏导前因后果,克服心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统计有助于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统计的问题,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统计的作用,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统计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统计;问题;作用;对策  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致使许多外企进驻中国,招揽
摘 要:面对新形势的发展,国企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就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重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特征;挑战;策略  一、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  随
现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赏美景、悟真情、品语言这几方面来品读文本,在教学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婚了.他和她拿出全部积蓄买了这间40平方米的小房子,不远处就是他们曾经就读的大学.他们是校友.
摘要:场景设计作为动画影片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动画影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角色提供表演的时间与舞台。且场景的设计水平及质量直接影响到整部动画设计风格、角色塑造、情绪氛围等。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场景设计在动漫游戏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做好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动画影片;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是指动漫游戏中随着时间改变而变化物的造型
本文主要讨论《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进行研究和分析,做一个简要的讨论,为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设想.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任意选取96例于2016.1-2018.11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
摘 要:从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系统来分析,氢化炉/还原炉是生产多晶硅的核心设备,也是决定系统产能、能耗、环保指标,以及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氢化炉/还原炉是依靠炉筒边与炉底盘、电极与炉底盘密闭,炉内有三氯氢硅、氢气等易燃易爆的介质,在1100℃左右进行反应。电极是整个还原炉比较脆弱的地方,因此电极的安装一定要满足在高温高压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运行。介绍了氢化炉/还原炉电极的特点、安装工艺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