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20年来,由于血小板采集袋的改进和细胞分离器的应用,血小板输注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血小板免疫学已经从血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血小板抗原的生化特性和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已逐渐被揭示。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机 构】
:
广州市血液中心(510095),广州市血液中心(51009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由于血小板采集袋的改进和细胞分离器的应用,血小板输注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血小板免疫学已经从血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血小板抗原的生化特性和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已逐渐被揭示。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t-related protein,LRP)是近年提出的一种与耐药有关的转运蛋白,分子量为110KD,不位于细胞膜处,而以颗粒的形式分布于细胞浆外部区域,推测其可能与核、浆及囊泡/溶酶体系统的物质转运有关。近年研究表明LRP过度表达与白血病、卵巢肿瘤等肿瘤耐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可预示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再生不良为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免疫机制异常在A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晚近对AA患者的T细胞亚群分布、T细胞克隆、淋巴因子及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发现作一综述,为AA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生理与病理性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活化的因子Ⅶ是组织因子途径的启动因子。因子Ⅶ水平受饮食脂肪,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冠心病患者因子Ⅶ凝血活性水平(FⅦc)明显升高,高FⅦc水平可能通过促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参与冠心病发病,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广泛应用于肿瘤等疾病治疗。白血病细胞对MTX发生耐药与细胞膜转运功能、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以及MTX代谢等的改变有关。应在细胞系氨甲蝶呤耐药机制研究基础上加快进行原代细胞研究。
近年免疫组化的长足进步,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增进了对其病变细胞来源的认识。本文综述免疫组化在MDS诊断、预后判断及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c-myc、P53基因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重要基因,其表达缺陷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在白血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myc、P53基因“操纵”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及联系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为探索其病因提供了线索。现认为CD56是区分良恶性浆细胞的标志,但大多数细胞表面抗原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价值的判断还存在许多争论。表面抗原在肿瘤耐药的研究中及移植治疗时进行阳性及阴性选择时也起着重要作用。
荧光原位杂交是利用非放射性物质标记核酸探针,通过免疫荧光在间期核和染色体上检测特异DNA序列的一种分子遗传学技术,具有快速、安全、准确和灵敏等优点,它为肿瘤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手段。
流式细胞仪(FCM)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血小板表面特异的抗原与糖蛋白(GP)的检测,FCM日益成为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CM在血栓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HLA相关疾病是由于很多不同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类疾病,其最主要的遗传因素常常为HLA复合体。疾病相关基因主要为编码抗原递呈分子的基因,特别是与HLA分子肽结合凹槽中的一些“口袋”有关。本文综述近几年在强直性脊椎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的HLA分子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该领域的不断深入,HLA分型对预防及阻止HLA相关疾病的发展将在临床HLA领域得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