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华易逝,酷夏难挨。一天一天,不是过,是熬。周六下午,我上街购物,不敢走升腾着逼人气焰的大街,专挑背阴的小巷穿。虽然小巷也很闷热,但至少地面没了明晃晃刺激眼球的阳光,或多或少地让人心理上感受到一丝凉爽。当走到小巷尽头时,一只摆在小饭馆侧门边四方桌上的黑色泥砂茶壶引起我的注意。这只泥砂壶高一尺多,壶的中间直径也超过一尺。壶制作得很粗糙,用肉眼都看得见其表面的细砂。在这大夏天,能够邂逅幼时见过、用过的大茶壶,我的心中无端地生出些许清凉。
为了喝上一次大壶茶,我只好委屈自己还没来得及消化午餐的肚子,进店要了一碗米面。坐在寥无几人的小饭馆里吃了几口面后,就悠然自得地端起老板从大茶壶里倒出的茶,喝一口,再慢慢喝一口,满腔火气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我高喊:“老板,再来一杯茶!”不知不觉间,我懒洋洋地连喝了三杯茶,肚子已胀得承受不住了。于是我放下茶杯,推开米面,将顽皮的童年和火辣的青春也回忆了一遍。当然,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还是茶。喝茶,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喝茶在古代就是一种雅事。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就是明证。画中有一层峦叠翠、溪流环绕的小山村,参天古木下有草屋数椽,飞瀑似有声,屋中一人置茗有所待。又见小桥流水,桥上一老翁依杖缓行,后随抱琴小童,应约而至。看这幅画,给人的感觉便是自然与雅致。
有很多人喝茶就是要体会这种自然与雅致的心境。有人喜欢静静地坐在家中喝茶,手里捧一本书,呷一口茶,看一会儿书,出一会儿神;或在书房手捧香茗走走,或临窗望望,一切都很悠闲很随意,什么都能想得开放得下,没有嘈杂没有是非,有的只是所喜爱的寂静与恬淡。也有人喜欢邀上朋友、知己去喝茶。清雅地相对而坐,一起品着,在相互的倾诉中,随心所欲地释放心中的情感,一任时光静静地流淌。从前骚客的“会茶”,便是一种雅集,在这种场合,文人骚客们都风生两袖,魂到月庭,但有驰神逸仙之趣,绝无酗闹烂饮之虞……
而我喝茶的心境是开心而痛快的,那是从喝大壶茶开始的。小时候,母亲会根据天气变化沏壶茶。夏天,也会用和那小饭馆里的大泥砂壶一样的壶沏茶。夏夜纳凉时,往往也是家人在一起“会茶”,虽然少了古代文人“会茶”时的”之乎者也”,但却有浓浓亲情随茶弥散。母亲和姨妈们谈论着家里的柴米油盐,父亲和姨父们说着今年的庄稼长势如何,而我和堂弟堂妹们,往往是喝茶最快的人。在一旁玩耍多时的我们,忙不迭地拿起晾凉的茶,大口喝起来,惹得旁边摇着蒲扇聊天的长辈哈哈大笑。
尽管那时喝茶有“牛饮”之嫌,但是细品起来,却有一番别样的温馨和从容。可如今的茶,已经变得有些面目全非了。不仅宾馆饭店难觅大壶茶,就连许多茶楼茶吧也是慢茶快饮。批量产出的茶叶,批量加热的纯净水,批量冲泡的过程,多了产量和收入,少了用心与认真。这样的茶很难让人找到悠闲、淡定的感觉。更明显的是,喝茶这样的雅事也提高了速度,正飞速向喝酒靠拢。依照酒的模样制成的,摆放在超市、便利店的茶饮料,尽管不能说全无茶味,但也不能让人细品慢饮了,它需要你奔走在路上喝、在飞驶的车上喝,在翱翔蓝天的飞机上喝,唯独不能坐下来慢慢地喝。等细细品过,你会发现这些茶饮料,先是甜的,后是苦的,与真正的茶刚刚相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毫无遮拦,直来直去的甜,而忘记了苦尽甘来才是完满的体验。只顾预支未来的甘甜而把自己陷入无尽的苦,这又何必?
感慨良多,不如再饮一口。我饮尽了最后一点茶,准备离开。当我起身离开小饭馆时,一束阳光正射在泥砂壶上,那一刻,这泥砂壶仿佛也有了表情,那是一种从容,一种平静,表达着泥砂壶的追求:虽然布满尘埃,但始终充满希望。我也满意地点点头,决定以后经常来这个小饭馆,浅斟慢饮一番,不只为了回忆,更为了体会那份久违的自然与雅致。
为了喝上一次大壶茶,我只好委屈自己还没来得及消化午餐的肚子,进店要了一碗米面。坐在寥无几人的小饭馆里吃了几口面后,就悠然自得地端起老板从大茶壶里倒出的茶,喝一口,再慢慢喝一口,满腔火气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我高喊:“老板,再来一杯茶!”不知不觉间,我懒洋洋地连喝了三杯茶,肚子已胀得承受不住了。于是我放下茶杯,推开米面,将顽皮的童年和火辣的青春也回忆了一遍。当然,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还是茶。喝茶,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喝茶在古代就是一种雅事。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就是明证。画中有一层峦叠翠、溪流环绕的小山村,参天古木下有草屋数椽,飞瀑似有声,屋中一人置茗有所待。又见小桥流水,桥上一老翁依杖缓行,后随抱琴小童,应约而至。看这幅画,给人的感觉便是自然与雅致。
有很多人喝茶就是要体会这种自然与雅致的心境。有人喜欢静静地坐在家中喝茶,手里捧一本书,呷一口茶,看一会儿书,出一会儿神;或在书房手捧香茗走走,或临窗望望,一切都很悠闲很随意,什么都能想得开放得下,没有嘈杂没有是非,有的只是所喜爱的寂静与恬淡。也有人喜欢邀上朋友、知己去喝茶。清雅地相对而坐,一起品着,在相互的倾诉中,随心所欲地释放心中的情感,一任时光静静地流淌。从前骚客的“会茶”,便是一种雅集,在这种场合,文人骚客们都风生两袖,魂到月庭,但有驰神逸仙之趣,绝无酗闹烂饮之虞……
而我喝茶的心境是开心而痛快的,那是从喝大壶茶开始的。小时候,母亲会根据天气变化沏壶茶。夏天,也会用和那小饭馆里的大泥砂壶一样的壶沏茶。夏夜纳凉时,往往也是家人在一起“会茶”,虽然少了古代文人“会茶”时的”之乎者也”,但却有浓浓亲情随茶弥散。母亲和姨妈们谈论着家里的柴米油盐,父亲和姨父们说着今年的庄稼长势如何,而我和堂弟堂妹们,往往是喝茶最快的人。在一旁玩耍多时的我们,忙不迭地拿起晾凉的茶,大口喝起来,惹得旁边摇着蒲扇聊天的长辈哈哈大笑。
尽管那时喝茶有“牛饮”之嫌,但是细品起来,却有一番别样的温馨和从容。可如今的茶,已经变得有些面目全非了。不仅宾馆饭店难觅大壶茶,就连许多茶楼茶吧也是慢茶快饮。批量产出的茶叶,批量加热的纯净水,批量冲泡的过程,多了产量和收入,少了用心与认真。这样的茶很难让人找到悠闲、淡定的感觉。更明显的是,喝茶这样的雅事也提高了速度,正飞速向喝酒靠拢。依照酒的模样制成的,摆放在超市、便利店的茶饮料,尽管不能说全无茶味,但也不能让人细品慢饮了,它需要你奔走在路上喝、在飞驶的车上喝,在翱翔蓝天的飞机上喝,唯独不能坐下来慢慢地喝。等细细品过,你会发现这些茶饮料,先是甜的,后是苦的,与真正的茶刚刚相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毫无遮拦,直来直去的甜,而忘记了苦尽甘来才是完满的体验。只顾预支未来的甘甜而把自己陷入无尽的苦,这又何必?
感慨良多,不如再饮一口。我饮尽了最后一点茶,准备离开。当我起身离开小饭馆时,一束阳光正射在泥砂壶上,那一刻,这泥砂壶仿佛也有了表情,那是一种从容,一种平静,表达着泥砂壶的追求:虽然布满尘埃,但始终充满希望。我也满意地点点头,决定以后经常来这个小饭馆,浅斟慢饮一番,不只为了回忆,更为了体会那份久违的自然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