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街道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量的企业人变为社会人,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迫切需要紧扣问题,冲破瓶颈,创新举措,求得实效。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 人社中心; 劳动保障
加强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是街道办事处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某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该街道办事处人社中心在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为主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手段,深化优质服务,推进文明建设,使得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就业服务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积极推进就业政策实施。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并充分吸纳就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全街道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0356名,2012年实有失业人员803人,其中上年结存64人,当年新登记739人,再就业758人,再就业率达94%。其中通过自谋职业援助就业354名并为其办理社保,通过帮助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扶持创业26人,通过举办招聘集市帮助失业人员灵活就业368人,并使辖区5户零就业家庭中的10人实现再就业。
2.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认真开展离退休人员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进一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对全街道8392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并将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并对患重大疾病、高龄、特困等离退休人员专门设档,为其提供专门的生活帮助和慰问。为方便与退休人员联系、沟通,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街道还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化管理联系卡,做到了“一人一卡”。
3.居民医疗服务及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该街道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3936人,其中,2012年新增医疗统筹人员1992人。另外,2012年新增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2486人;医疗保险 896人;失业保险 532 人;新农保1450人、征缴金额125.52万元。街道办事处在进行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配合市医疗保障部门做好关于辖区内大、重病患者和低保、特困、重残等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2012年1月份协助相关部门对11年发生医疗费用的共计226名低保、特困、大病等困难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并发放医疗救助金约55.547万元。
4.劳动关系及劳动监察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将劳动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街道办事处对街道辖区实施网格化监管,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控,动态掌握企业的用工状态,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建立与维权执法工作,累计登记289家辖区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17059人,其中对273家用人单位发放书面审查报告书,并对辖区20家企业的人员工资情况进行长期动态跟踪。
二、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深刻剖析,笔者发现该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1.社区信息与街道信息存在脱节现象
街道办事处一般下辖多个社区(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信息化进程不同步。部分社区劳动保障网络与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劳动保障网络不联通,失业人员、退休人员信息社区不能及时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的工作量。
2.劳动保障管理后台支撑机制不完善
一是经费不足。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是以公益性占主导地位,其中包含多项服务内容和活动项目,服务内容一般可作为街道人社中心的本职工作去完成,但开展一些活动,却缺乏相应的专项经费;二是街道办事处所辖部分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落实不完全到位,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机能也因此无法完全实现;三是“费随事转”不完全到位。有些部门给予社区的相关经费补贴不到位或远远低于工作所需,导致一些社区劳动保障及就业服务无经费办理,挫伤了部分社区开展相关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3.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社区工作涉及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功能建设、社区问题解决等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工作者专业基础、沟通和组织能力等有要求更高。当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选拔任用不够规范,影响社区工作效能;二是收入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三是学习培训还需规范,未形成经常化、正规化的培训制度,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
4.部分社区协理员负担过重导致职能错位
一是按照社区劳动保障服务项目,有的社区服务对象太多,一个协理员办公显得力所不济;二是各种“协助”工作难以推辞,劳动保障协理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应付社区其他工作。据粗略统计,有的社区仅有3~5名工作人员,却承担了15大类近百项的工作,政府职能部门涉及的工作,社区几乎都要涉及参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和琐碎事务,占据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影响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履行,影响社区劳动保障服务质量。
三、街道劳动保障解决瓶颈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街道是社会的细胞,街道劳动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街道办事处在劳动保障管理中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1.突出后台支撑,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一方面,提供专项经费保障,完善岗位职责及工作机制,使街道及所辖社区(村)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制办事,并出台一定的激励举措,提升街道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学习,提高文明服务素质,规范程序,简化手续,文明用语,热情接待,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高质量。第三方面,进一步增强管理服务的整体功能,推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首问负责制,通过健全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推进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2.突出重点主抓,确保就业服务成效就业服务是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议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通过广泛采集空岗信息,组织举办适合本街道失业人员特点的专场招聘集市,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免费交流平台,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安置1名有就业愿望人员上岗就业。以达标社区为样本,全面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建设,重点在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加快培养技能型劳动者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3.突出政策宣传,促进各项政策落实紧贴新一轮新政策的出台,积极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主动走进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深入村组,进行板块宣传,深入居民家庭,进行零距离宣传,努力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扩大劳动保障政策的知晓度,提高政策的普及率。抓好社区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落实援助对象的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调查等。同时结合社区服务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大力发展社区劳务派遣组织、服务实体和就业基地,为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开通更多渠道。
4.突出监督管理,健全动监察网格
街道办事处人社中心要积极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对辖区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库,重点要在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完善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和增长机制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监管,全力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 人社中心; 劳动保障
加强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是街道办事处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某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该街道办事处人社中心在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为主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手段,深化优质服务,推进文明建设,使得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就业服务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积极推进就业政策实施。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并充分吸纳就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全街道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0356名,2012年实有失业人员803人,其中上年结存64人,当年新登记739人,再就业758人,再就业率达94%。其中通过自谋职业援助就业354名并为其办理社保,通过帮助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扶持创业26人,通过举办招聘集市帮助失业人员灵活就业368人,并使辖区5户零就业家庭中的10人实现再就业。
2.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认真开展离退休人员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进一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对全街道8392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并将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并对患重大疾病、高龄、特困等离退休人员专门设档,为其提供专门的生活帮助和慰问。为方便与退休人员联系、沟通,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街道还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化管理联系卡,做到了“一人一卡”。
3.居民医疗服务及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该街道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3936人,其中,2012年新增医疗统筹人员1992人。另外,2012年新增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2486人;医疗保险 896人;失业保险 532 人;新农保1450人、征缴金额125.52万元。街道办事处在进行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配合市医疗保障部门做好关于辖区内大、重病患者和低保、特困、重残等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2012年1月份协助相关部门对11年发生医疗费用的共计226名低保、特困、大病等困难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并发放医疗救助金约55.547万元。
4.劳动关系及劳动监察工作
该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将劳动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街道办事处对街道辖区实施网格化监管,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控,动态掌握企业的用工状态,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建立与维权执法工作,累计登记289家辖区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17059人,其中对273家用人单位发放书面审查报告书,并对辖区20家企业的人员工资情况进行长期动态跟踪。
二、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深刻剖析,笔者发现该街道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1.社区信息与街道信息存在脱节现象
街道办事处一般下辖多个社区(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信息化进程不同步。部分社区劳动保障网络与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劳动保障网络不联通,失业人员、退休人员信息社区不能及时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的工作量。
2.劳动保障管理后台支撑机制不完善
一是经费不足。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是以公益性占主导地位,其中包含多项服务内容和活动项目,服务内容一般可作为街道人社中心的本职工作去完成,但开展一些活动,却缺乏相应的专项经费;二是街道办事处所辖部分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落实不完全到位,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机能也因此无法完全实现;三是“费随事转”不完全到位。有些部门给予社区的相关经费补贴不到位或远远低于工作所需,导致一些社区劳动保障及就业服务无经费办理,挫伤了部分社区开展相关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3.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社区工作涉及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功能建设、社区问题解决等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工作者专业基础、沟通和组织能力等有要求更高。当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选拔任用不够规范,影响社区工作效能;二是收入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三是学习培训还需规范,未形成经常化、正规化的培训制度,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
4.部分社区协理员负担过重导致职能错位
一是按照社区劳动保障服务项目,有的社区服务对象太多,一个协理员办公显得力所不济;二是各种“协助”工作难以推辞,劳动保障协理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应付社区其他工作。据粗略统计,有的社区仅有3~5名工作人员,却承担了15大类近百项的工作,政府职能部门涉及的工作,社区几乎都要涉及参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和琐碎事务,占据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影响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履行,影响社区劳动保障服务质量。
三、街道劳动保障解决瓶颈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街道是社会的细胞,街道劳动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街道办事处在劳动保障管理中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1.突出后台支撑,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一方面,提供专项经费保障,完善岗位职责及工作机制,使街道及所辖社区(村)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制办事,并出台一定的激励举措,提升街道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学习,提高文明服务素质,规范程序,简化手续,文明用语,热情接待,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高质量。第三方面,进一步增强管理服务的整体功能,推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首问负责制,通过健全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推进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2.突出重点主抓,确保就业服务成效就业服务是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议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通过广泛采集空岗信息,组织举办适合本街道失业人员特点的专场招聘集市,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免费交流平台,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安置1名有就业愿望人员上岗就业。以达标社区为样本,全面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建设,重点在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加快培养技能型劳动者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3.突出政策宣传,促进各项政策落实紧贴新一轮新政策的出台,积极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主动走进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深入村组,进行板块宣传,深入居民家庭,进行零距离宣传,努力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扩大劳动保障政策的知晓度,提高政策的普及率。抓好社区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落实援助对象的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调查等。同时结合社区服务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大力发展社区劳务派遣组织、服务实体和就业基地,为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开通更多渠道。
4.突出监督管理,健全动监察网格
街道办事处人社中心要积极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对辖区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库,重点要在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完善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和增长机制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监管,全力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