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师的节俭家风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国历代文化大师都是学贯古今之人,通晓王朝更迭,见惯家族兴衰,无不将“静”“俭”二字奉为圭臬,并融入自己的家风家教当中。
  孔子:见不善如探汤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终于民国时期(1935年),承袭了32代,近900年。历代衍圣公都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以及为政以德的孔氏家风熏陶。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每天孔家的烧水户都会自带薪材烧水,水沸即回,开水无人使用。虽然人们觉得怪异,但这是多年沿袭的祖传之举,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其实,这水并非白烧,当中蕴涵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见到完美的,自我比对还有什么差距,看见丑陋、邪恶的事应不为,为则如同把手伸向开水,必须赶快缩回”。衍圣公作为朝廷要员,经常与官员、宾客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善”的人与事。祖辈于西学出口处设一锅开水,就是要提醒子孙后代“见不善如探汤”,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情操,保持敬畏,而非心存侥幸。
  通过“探汤”示警的特殊家规,能够体会孔子后裔要求子孙修身齐家、德高行洁的良苦用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个人和家庭的品德,终将汇聚成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之源、治世经国之法。
  司马光:君子寡欲,不役于物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在家走动,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之后,感到不安,便写诗告诫:“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意思是你们切不可骄傲,要牢记兴家的辛劳,修身立业只能依靠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光又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写了一篇《训俭示康》的文章。他说自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而《训俭示康》也成了传统家教家训中的千古名篇。
  朱熹:以箪食瓢饮为乐
  南宋朱熹乃理学之集大成者,乃当世大儒。
  有一次,他去看望女儿与女婿,未料女婿出门不在家,女儿留他吃饭。但因家中贫寒,女儿只煮了麦饭,又摘了几根香葱做成清汤。女儿看着粗茶淡饭,觉得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很香甜地与女儿共同进餐,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自以为乐。吃完饭后,他又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有葱汤麦饭已然很不错了,要知道,前村或许还有揭不开锅的挨饿人家,与百姓的疾苦比起来,自己吃得好不好实在不足挂齿。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悬挂于书房,垂训后人。
  郑板桥: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弟弟郑墨家。小宝6岁上学,为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郑板桥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嘱咐弟弟:“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殘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后来,郑板桥把儿子接到身边,经常教育他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人,要“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郑板桥还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没有谁能将物质财富传之无穷,而凡是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家族,无一不有良好的家风传承,所以说,比起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才对子孙后代更有益。
  范仲淹:自奉俭,不营私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与楷模。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清代大学士纪昀评价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过朱。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这样的生活他维持了整整三年。
  尽管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范仲淹仍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他曾谆谆告诫诸子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范仲淹对子女的告诫,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中。他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饮食等种种花费与当天所做之事。如果花费与所做之事相称,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如果不相称,就终夕辗转反侧,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作出弥补。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次子范纯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质之女,王质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宰相的王旦。范王两家结亲并非范仲淹贪图富贵,攀附高门。王质与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祐三年,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贬官,当时在朝的士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吕夷简,被指为朋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质毅然“载酒往饯”。患难见真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儿女亲家。纯仁之妻由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生长于锦绣堆中,据说在娘家曾用罗绮做帷幔,罗绮是一种质地轻软而又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价格非常昂贵,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在媳妇未过门前,范仲淹听说了此事,尽管与王质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当众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火于庭!”范仲淹给亲家及未过门的儿媳妇“上了一堂俭朴课”,维护了范家一向清苦节俭的家风。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upling device based on periodic dielectric waveguid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evice size, two resonant cavities are added so that
Energy is critical to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y country. Indigenous energy resource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the optimum level to minimi
蚊传播疾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类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缅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边境人员往来密切等因素影响,导致蚊虫种类繁多、种群组成复杂
[目的]该文选取云南省石漠化地区2个休耕试点区为研究区,研究使用RapidEye多光谱影像监测地块休耕状况的方法,为休耕精准监测提供参考。[方法]获取2017年8月2日覆盖研究区的R
采用2013年我国285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截面数据,在对城市碳排放进行核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进行定量解析,探讨了城市碳排放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和空
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过渡期,通过不断剥离户籍制度承载的福利,逐步缩小居住证持有人和户籍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最终消除户籍制度藩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作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居住证暂行条例》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年来,这项制度从地方探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效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目前,至少已有21个省份出台或修订相关居住证实施办法与条例接轨。不过,各地
目的:由于准确的受照剂量资料是各种条件下的急慢性辐射损伤伤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以及辐射安全评估等的基础,所以如何确定受照个体的受照剂量是核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快速
台湾海峡(TaiwanHaixia)位于中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属东海海区,它南通南海。南界为台湾岛南端猫鼻头与福建、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连线;北界为台湾岛北
以40 t双透气砖钢包为原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模型与原型尺寸比为1∶2的钢包底吹氩物理模拟系统,研究吹气流量、双透气砖位置对钢包混匀时间的影响规律,以便提升钢包搅拌效率
We point out that a suitable scale of time for the Schrödinger perturbation process is a closed line having rather a circular and not a conventional stra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