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品味 领悟 提升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
  
  《陈奂生上城》是人教版大纲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之前的两篇是《药》和《项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小说的主题和结构,学习《药》要通过明暗相互交织的线索,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学习《项链》要感受作者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学习《陈奂生上城》则要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设计思路
  
  《陈奂生上城》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把握小说人物的时代性。陈奂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形象,离学生很遥远,如何引导学生走近这个人物是教学的着力点。品味小说的语言则是走近人物的桥梁。
  初读课文,学生不理解陈奂生的行为、语言,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而了解作者创作这一人物的目的。
  结合学生的问题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 品味语言,分析陈奂生的典型性格:
  2 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典型性和时代性:
  3 领悟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 感知——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用所给句式概括陈奂生。
  句式:他是一个……的人
  (2)根据示例仿写,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示例:祥林嫂是鲁迅笔下一个苦难深重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朴实、淳厚、善良、本分、吃苦、耐劳但又麻木、甘于做奴隶,相信封建迷信,顺从封建礼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2 品味——分析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1)阅读分析
  陈奂生在上城的过程中,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小说,找出反映陈奂生心理的语句。然后思考分析,给文句加批注。
  (2)讨论交流
  ①……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简直就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
  分析:“晃荡晃荡”表现的不仅仅是陈奂生脚步轻快,还有人物心理的轻松愉快,陈奂生摘掉了“漏斗户主”的帽子,没有任何负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整个人充满了力量。这一动作描写使人物的兴奋劲儿跃然纸上。
  ②他渴望过精神生活,……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
  分析:陈奂生的精神追求是能遇到一件别人没有经历过的新鲜事,讲给大家听,这样,他就有了炫耀的资本,可以在众人面前神气起来。这样的心理我们看来可笑,但在陈奂生却是一种进步。物质生活满足以后,他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了,他是进步的。
  ③卖完一算账,竟少了三角钱,因为头昏,怕算错了,再认真算了一遍,还是缺三角。看来是哪个贪小利拿了油绳未付款。他叹了一口气,自认晦气。
  分析:“竟”“怕”“还是”“自认”等词反映出陈奂生的小农意识,他逆来顺受,不管怎样的结果,都会接受,也只能接受。
  ④合上的眼皮,流出晶莹的泪珠,在眼角里停留片刻,便一条线挂下来了。
  分析:这处描写突出显示了陈奂生的诚挚与单纯。这感动的泪水,说明他容易满足,也说明他知恩感恩。
  ⑤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生怕弄脏了被子。
  分析:“缩”是指手、脚、身体都蜷起来,不伸展。这是陈奂生的下意识动作,第一次住在这样高级的房间里,自然不敢伸展,自然胆战心惊,手足无措。
  ⑥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开口。
  分析:本没有错却认为是自己说错了话,这是他自卑心理的体现。
  ⑦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的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
  分析:这五元钱对于尚不富裕的陈奂生来说非常重要,他太在意了,恐怕数错,才会细细数三遍,才会出汗。
  ⑧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
  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
  分析:这些举动反映了陈奂生狭隘、自私的一面,他举动反常仅仅是因为拿出了五元钱。这样的任意糟践、故意报复,离现代文明多么遥远!
  ⑨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
  现在别的便宜拾不着……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
  虽然还剩得有二三个钟头,又带不走,忍痛放弃算了。
  分析:这样的心理体现了陈奂生自欺、卑微、不健全的人格,五元钱已经花掉,他只能用这样的想法来弥补失去的痛苦。这样,他的心理才能恢复平衡。
  ⑩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花得值得。
  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
  分析:陈奂生虽然赔了钱,但坐上了吴书记的汽车。住过高级房间,因此他有了炫耀的资本,这大大提高了他的身价,五元钱换来的是一种精神满足、一种优越感。
  (3)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理性地评价人物:陈奂生是一个转型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他淳朴、善良、节俭,有进取心,但又狭隘、自私,善于自欺,盲目自卑,处于精神贫血的状态。
  3 领悟——分析小说主题
  讨论分析:(1)小说中除了陈奂生以外,还出现了众多人物,你觉得他们是不是陈奂生?
  分析:机关诊室的那位医生、招待所的大姑娘、大队干部、村上的人、农机厂的采购员等人都是“陈奂生”。他们和陈奂生的心理本质是相同的,如果不是坐过吴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一夜的高级房间,大队干部、村上的干部就不会对陈奂生改变态度甚至羡慕不已,这说明,他们都有陈奂生一样的精神追求,希望在别人面前显示出优越感。
  陈奂生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许多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2)作者通过这篇小说要反映什么问题?
  这篇小说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和对他们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
  (3)用高晓声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深化学生的认识。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面对着人的灵魂,面对着自己的灵魂。……我的任务,就是要把人的灵魂塑造得更美丽。……人的灵魂扎根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它受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制约,但又无时无刻不想突破这种制约前进。《陈奂生上城》里的陈奂生,他的灵魂,就是受到制约和突破制约的,所以他只能是那个样子。惟其如此,才给人以亲近贴切之感。”
  4 提升——剖析人性弱点
  讨论:你是否有过陈奂生式的经历?你是否见过陈奂生式的人物或听过陈奂生式的故事?
  面对生活,我们也时常会碰到陈奂生式的尴尬,也时常会做出陈奂生式的对策来应付各种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吃穿方面的,而是精神、思想和观念价值层面的。
  5 小结 其实,作者塑造陈奂生这个典型形象,是把人的灵魂深处的某些弱点剖开来呈现给我们看,透过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陈奂生,而且是我们自己。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它能穿越时空走到我们身边,映照着我们的灵魂。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侧重对话与交流的课。在探究品味的过程中,学生走进文本与陈奂生对话;对人物的不同理解,激起学生的思想交锋,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来,剖析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学生和老师对话。通过品味语言,学生逐渐走近了与他们相隔近30年的陈奂生。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走进文本,又从文本中走出来。学生看到了转型时期的农民陈奂生,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人性弱点。通过对话与交流,学生掌握了鉴赏小说的一般过程——感知、品味、领悟、提升。
其他文献
“我们”这个词在《大雁归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共出现了十多次,其中多处做定语,如“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沼泽”“我们的农场”等。事实上,去掉这些做定语的“我们”,文章语言会更精练,意思也不会发生变化。这个似乎可有可无的词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指,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又包含了哪些对象呢?对这个词语的思考是否可以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呢?  以下是该问题的教学片段。  师: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中提出的创作理论,至今虽已历千年,但读来仍觉鲜活,富有生命力。面对今年全国各地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一百多道作文试题,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白居易的这两句话能够表明今年作文命题的主流。  今年全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面临的大背景主要是:南方冰冻灾害、奥运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尤其是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每一个人的心灵。通常的命题
吴树勋  男,1937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中学特级教师。1951-1957年就读于石家庄师范学校。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分配到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直至退休。曾获“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工作者”“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曾任国家教委第一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普教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著有《童心美》《跟我画》等美术系列丛书30余
李节:阅读教学占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多数课时,改善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改善阅读教学。关于阅读教学,您提出了“两个转向”的观点: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更为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更为关注学的活动。请问您是怎么注意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这样两个转向的?  王荣生:这两个转向,是从阅读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我们正在试图推进中小学阅读教学往这两个方向发展,努力促进这两个转向。语文课堂教学,要点其实
新闻列入高中选修课以后,很多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搜集社会热点进行新闻写作,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得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有机会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生活,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成长。这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空前繁荣的时代,每天都会面对各种新闻报道。阅读新闻,不仅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热点的一个重要
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阅读教学前解读文本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解读文本难免会受到原有观念、思维定式的影响,在解读中按图索骥,缺失了自我的独特理解与体验,缺失了对文本的理性分析与把握。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先生的《解读语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找到了理性分析与把握文本、获得独特的理解与体验的门径。  这门径在哪儿?书中钱理群先生说:“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不应该是某些既定的观念,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泰斗亚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古希腊悲剧中的扛鼎之作,自问世以来,“不仅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持久话题,而且成为影响整个西方思想史中一个永远的神话。”本文通过感性呈现下的俄狄浦斯的人物形象,来分析理性观照下俄狄浦斯对人的本质的思索,最终实现人物性格的升华。    一、感性呈现下的人物形象    在本剧的开场中俄狄浦斯以一个理性王的身份出现,他依靠
李节:在这次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看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上语文课,让我们眼前一亮。爱听故事的确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故事点亮课堂,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您怎么看?  贾志敏:我们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是儿童语文。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就要按照孩子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善于讲故事,每一个老师至少要储备100个故事,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用故事来点化孩子,用故事
古文史类典籍中只有“疆埸(yì)”或者意义相类的“沙场”,绝没有用“疆场”的。谓余不信,不妨去翻查一下汉语工具书(指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到清代为止,较大型语词类的词书,莫过于康熙时代的《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算“钦定”的。晚近的如《辞通》《联绵字典》《辞海》及商务版《辞源》,均足证余言之不虚。这些词书都没有“疆场”而只收录了“疆埸(yì)”(或“沙场”),因为古文献中本没有“疆场”这一说。 
我第二次教《勾践灭吴》,用的是人教社2003年6月版的教材,这篇课文文面并不艰深,我用一课时指导学生梳理文字,解决了阅读障碍之后,就布置学生准备讨论勾践这个人物形象。我把《国语》中未经删节的《勾践灭吴》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研读;另外,要求他们课外收集有关“吴越之争”的其他史料,如《史记》《越绝书》《东周列国志》《绍兴县志》等,比较全面地了解勾践其人;同时,引导他们上网搜索一些评价勾践的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