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鸿星尔克捐助‘出圈’”导写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7月,河南连降暴雨,灾情非常严重。不少国内企业慷慨解囊,其中鸿星尔克捐助5000万元物资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
  一个效益并不好的公司,却为灾区捐助5000万元物资,媒体对此及时跟进报道。为支持这个爱心企业,众网友纷纷通过消费产品的形式给予回报。该品牌直播间和实体店销售额暴增数十倍,“野性消费”成为热词。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道时政类材料作文题,关注的是当下的一个热点事件,但这一热点事件又不是孤立的个例,具有相当鲜明的代表性与典型意义,命题符合“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也易于引发写作者的兴趣。
  材料提及了三个对象(企业、网友、媒体),分别从“企业自觉承擔社会责任”“网友通过消费给予回报”“媒体对舆论的正面引导”等角度立意,属于中规中矩的立意思路。只不过,从媒体的角度来写,信息量较少,不太好把握。
  着眼材料整体,思考“企业的善行义举”与“网友的善意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我们可以有进一步的思考。如果着眼于企业,可以立意为: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才能走得更远。如果着眼于网友,可以立意为:为正能量的“野性消费”叫好!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事件——先有企业的善行义举,再有网友或消费者的善意回报,进而激发整个社会的一种共鸣共情。所以,围绕“善意的传递与共情”这个论题展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站在更高远的角度看待此次事件,从“消费者的赏善罚恶功能”“理性看待‘野性消费’”等角度思考,也可以写出颇有新意的文章。
  备用素材
  “大眼睛”女孩的故事
  苏明娟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改变她命运的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致谢:“如果没有那张照片,我想我可能只能读到高中毕业吧;如果没有那张照片,我想我后来的人生路,也不会这么顺利……您带给了我幸运的同时,也带给了我力量,带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纪实摄影家解海龙曾经用十年的时间,走了两万多公里,途经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和上万名的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最广为人知,那就是诠释着“我想上学”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大眼睛”的照片不仅让无数人认识和帮助了苏明娟,更让无数人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发动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改变了中国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
  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苏明娟成功步入了大学校园。2005年,苏明娟参加工作后,把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部捐给了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从此,她每年都会去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捐献1000元助学金,至今从未间断。2018年6月12日,她来到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办理了设立“苏明娟助学基金”的相关手续,并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助学基金的启动资金。
  【运用方向】摄影家通过一张摄影作品改变了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命运,这是因为爱心产生的共鸣;“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由一个受助者成长为一个捐助者,这是一种善意与爱心的传递。当今时代,很多时候,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爱心和善意的传递与共鸣。
  “火”车司机获赠新车
  2020年7月14日,辽宁省新民市货车司机孙刚的大挂车,在焊接维修时突发燃烧,情况危急。见大火一时难以扑灭,周边又有民居、加油站,孙刚迅速驾车驶离闹市。“驾驶室里相当热,后面跟个大火炉似的”,孙刚下车后没几分钟油箱爆炸,“我坐地上了,后怕。我给爱人说咱家车没了,对不起你……”孙师傅的这辆车,是他在双胞胎儿子出生后卖掉婚房,又加了些贷款才买到的,事发时,他刚刚还完贷款。
  孙刚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不少网友表示想要“众筹”给他买辆新车。7月30日,一汽解放官微的一则消息让孙刚和网友们惊喜不已:“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企业决定赠送孙刚一辆全新的解放J7牵引车。7月31日,孙刚收到了车,还获得了发动机10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他在镜头前笑得很开心,也透着憨厚。他表示将会把自己开新车挣到的第一笔钱捐赠出去,“把爱心传递下去”。
  【运用方向】众人为孙师傅点赞,是看到了平凡人身上的光和热;网友要为其“众筹 ”,是为了不让好人因善举而陷入困顿;企业大方捐赠新车,则是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人们向孙师傅致敬,同时也是在鼓励那个努力生活、与人为善的自己。
  例文一
  企业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田谨瑜
  近期,一直不温不火的国产运动品牌鸿星尔克突然爆红。这个平时看起来“存在感不高”、经营也面临困难的民族企业在河南遭遇暴雨袭击后,为了救灾不遗余力,一出手就是5000万元物资,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有人说,在营销泛滥的年代谈社会责任,有点“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企业捐资捐款,就是在“做秀”。鸿星尔克在企业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尽己所能,援助河南,不以营销换流量,而以责任赢人心。鸿星尔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社会责任的价值,同时也充分说明,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必备素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说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而身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必须明确自身对国家、社会负有的责任。一家企业应该时刻想到,自己的效益源自时代基础、政策引导和大众信赖等。基于这些思考,企业应回报社会,绝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在这一点上,一些大企业管理者做得比较好,如比尔·盖茨,并没有只是追本逐利,而是建立基金会,致力于将人类的创新才能应用于减少健康和发展领域的不平等现象,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责任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要想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参与竞争,就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此次鸿星尔克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担当,体现出满满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最好的形象宣传,超越一切精妙的策划和广告。由此可见,企业眼里不能只有业绩,而应该看到业绩背后的每个消费者,他们对灾难中的同胞有着天然的共情,而鸿星尔克的行为恰好呼应了这种情感,收获消费者的热情支持也就水到渠成。   从更深的层面说,企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有序。对于一个自愿担负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为共建美好时代献出自己的一些力量,在当下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更应如此。从鸿星尔克捐助灾区引发网友“野性消费”来看,一个民族企业,只有将初心使命和人民利益绑在一起,将企业命运和国家命运绑在一起,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与回报。
  新时代要有新责任与新担当。对民族企业而言,走多远的路,就需要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点评】
  这篇例文偏重于说理,体现出鲜明的逻辑性。开篇引述材料,点明话题后,结合材料有针对性地反驳了一些错误观点——有驳有立,这是逻辑性之一。主体部分的三個段落,层层深入,论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这是逻辑性之二。
  例文二
  善意的传递与共情
  罗嘉煕
  向受灾的河南捐赠5000万元物资的鸿星尔克,最近线上线下都火了:数百万人“野性消费”参与扫货。只因网友发现,鸿星尔克家底不厚,却十分低调地向灾区捐赠大笔物资,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动了无数网友。一传十,十传百,网友自发支持的力量不断汇聚,造就了鸿星尔克的意外爆红。
  客观地说,鸿星尔克这次捐助灾区,确实有点“奋不顾身”的意味:自身经营也面临困难。有网友搜索发现,在捐赠方面,鸿星尔克一直不遗余力: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都有它的身影;此外,公司还曾向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几十项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献爱心物质和现金超过2亿元。一以贯之的善行义举,显得弥足珍贵。可见,善意是这一次激发网民共情的“燃点”。
  鸿星尔克在创业初期遭遇大水,半数设备和大量原材料等资产被水淹,或许是明白那种身处危难的不易,所以想尽己所能,帮助这次被大水困住的河南。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伞,这是一种朴素的善意。而鸿星尔克的善意赢得消费者的响应,网友力挺的背后,是善引发善、爱传递爱的情感共鸣。类似的事件,去年媒体也曾报道过:一位货车司机冒死将起火货车开离闹市区,结果车烧毁了。为了不让好人因善举而陷入困顿,网友要为其“众筹 ”买新车。后来,企业大方给这位货车司机捐赠新车,目的在于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这类善引发善、爱传递爱的故事,相信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因为绝大多数人心底都有一粒善良的种子,只要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善良的种子便能茁壮成长。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说,网友支持鸿星尔克,实际上是人们对“好人终有好报”正义观的坚守。辜鸿铭先生曾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所以,我们不仅感谢鸿星尔克的善行义举,也要感谢广大网友的善意回报。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愿每一份善良都被善待!
  透过鸿星尔克的爆红,我们不仅看到善意的传递与共情,更看到中国人团结一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汶川地震后的举国救灾中,我们曾经看到;在新冠疫情时的全国驰援中,我们再次见证。而今,河南暴雨后的各界义举,正是这种力量的延续。因为经历过各种灾害考验的中国人,对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着更深刻的感悟和更强烈的共鸣,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善良、情意与担当!
  【点评】
  这篇例文大体按“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始终围绕“善意的传递与共情”这一论题展开,关联紧密而又自然。开篇引述材料,进而就事论事和就事说理,将论题明确凸显出来;接下来的论述,既有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又有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分析;结尾的总结升华也体现出一定的思想高度。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及其引发的教学模式的革新,慕课混合式教学因其能够将传统线下课堂的“面对面”教授同慕课线上课堂的“点对点”教授有机结合,因此成为当下方兴未艾的探索方向。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顺应时势,积极探索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总结了这一模式对教师、助教、学生的三重效应,即有力地激励三方在学习、沟通、思考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
期刊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教材内外的文本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智慧,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更认真、积极、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文學作品集中出现对生命的感叹和思考,主要从东汉末开始,即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
期刊
原 文 再 现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4月,30名清华北大学子响应祖国号召,他们走出校园,奔赴疆场,志愿到祖国最艰苦的边疆服役,用行动去感受人生,开启别样的热血青春。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发热议。有人说,大学生参军,在军营里接受严格的纪律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受益终生的;有人说,适龄青年参军本着自愿原则,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大学生入伍耽误了毕业时间,得不偿失;有人认为
期刊
《红楼梦》中提到“淡极始知花更艳”。生命亦是如此,平淡才是生命中最绚烂的风景。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百态,再回首才发现,淡才是灯火阑珊下最初的存在。  淡,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有人说,归隐入山,悟山看水才是真正的淡。王巩受贬时,歌妓寓娘随行到岭南,北归后苏轼问其岭南风土,这个聪慧的女子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以心为乡,我认为寓娘活成了他人眼中的一道美妙的风景,活出了生命的底色
期刊
那座山被命名为东山,掩映着古典韵味和清秀气息。学校在山巅,从山脚抬眼望去,山顶的水景与几块巨石相映成趣,潺潺流水声和周遭鸟鸣蛙叫平添生机。彼时的我思绪满怀,思考这所山巅的学校将如何接纳我。  山路笔直,数十棵高大的乔木香樟树掩映两旁。高大的树干往上长时往往分成几股茂盛的枝丫,庇护着树下大块的土地。盛夏时节,耸立的枝叶遮蔽住了阳光,也挡住了不期而至的风雨。瞥见这素净质朴的树,我便不自觉地生出亲近之感
期刊
一  三十世纪末的某一天,地球将遭受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在这次大劫难到来之前,世界科技组织就把三十世纪所有的新型科技和新物种基因浓缩植入机器人“伽玛”的芯片中。利用当时人类的最新技术“虫洞”,“伽玛”穿越到二十一世纪。这样,人类将有九个世纪的时间去研发高科技,以抵御九个世纪后的那场大浩劫。  没想到,“伽玛”在穿越“虫洞”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机身脱落,仅剩一个脑袋。因导航失控,本该降落于国际科技组织
期刊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这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毕业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中的一段文字,最近在网络走红。在论文“致谢”部分他讲述了自己的苦痛记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出身贫困家庭的少年的种种不易。这个当年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少年,“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
期刊
沏一壶香茗,手捧一卷诗集,端坐于书桌之前,又是一个惬意的下午。读至兴起时,不經意间向窗外一瞥,原先枝头上一片片金黄的树叶,现今却都正徐徐地跳着它们的最后一舞,秋已经深了。秋,飘落的是寂寞;叶,落下的是悲伤。众多诗人不禁感慨:秋天既是个悲凉凄怆的季节,也是一个寂寞萧索的季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这首《秋词》虽然立意独出心裁,但在现实生活
期刊
[内容提要] 回应“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立场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回答“犹太人问题”的过程中,在区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意义上,马克思确立了从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到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鲍威尔认为犹太人获得平等地位的关键在于放弃宗教信仰,提出了超越民族的、宗教的狭隘性的平等来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准则。但是鲍威尔的平等意识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自我意识”,即使国家从宗教中解放,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