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场上的乌龙事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历史,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历史当事人亲手写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一定公正客观,但是,它具备感性的特质,至少让我们可以探究到当事人想诉说什么,想掩盖什么,从而从这诉说和掩盖中探究历史的原本面目。
  例如,清朝的科举如何?怎样录取,尤其是改卷的标准是什么?当年就有一位名为何德刚的前清官员,他亲自参与过清朝科举考试的监考和改卷,可以说是历史的亲历者,民国的时候,他将这些见闻发表在报纸上,后结集成书:《春明梦录》。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历史亲历者笔下的清朝科举考试。
  ?笏乌龙改卷:考官用鼻烟壶决定考生成绩
  清朝的福建省科举考生流行一句话:“进学是文章,中举是命。”在学业路上决定成绩的是你自己的文章,但决定你能否中举中进士,那就得看你的命了。这个命不是抽象的命运,而是考官的态度。
  据何德刚回忆,如果是地方考秀才,试卷不算多,阅卷量不大,因此公正性和客观性比较有保障。但如果是全省规模的乡试则不然,阅卷量陡然增多,而阅卷的官员数量未见增多,于是,在阅卷疲劳的效应下,录取的偶然性就增大了。《春明梦录》如是记载:“若乡会试则不然,试卷黑格朱书,本已目迷五色;时间既逼,卷帙又多,一人精神,一日看数十艺,已属神昏目眩,况三场十四艺。以十余日工夫,每人须看数百卷。”阅卷量本来就大,而且那些试卷好似穿了迷彩服一般,黑色的格子,紅色的字,让人“目迷五色”,于是就免不了有些乱来。
  晚清时期的一位中堂级别的总考官,懒得细看试卷,于是有一个颇具“创意”的改卷方法,他将试卷呈圆形摆开,中间放一鼻烟壶,然后转动鼻烟盒。神奇的鼻烟盒转呀转,转了几圈静止下来后,鼻烟壶的头部对准哪张试卷,那就是谁走运,行,就取这张试卷了!这个鼻烟盒,就是天下考生命运的主宰者。
  ?笏 乌龙考官:向考生赔偿一头骡子
  还有一位人称“宝师”的总考官,也懒得阅卷,他有一个原则:只看诗,不看文,理由是:“我只看诗,诗好则文无不好。”因为诗比文章短,看起来不费力。
  很多的时候,考官们忙不过来,居然让家里的佣人参与改卷,人多手杂,自然乌龙事件闹不停。
  某年,有个落第的考生,设法弄得了自己的考卷,居然发现考卷赫然贴着一张购物便条:“火腿一支。”这是啥意思?考生经过上下打听,发现改卷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熟人。
  考生气愤不过,拿着那张贴了“火腿”字样的试卷去找考官理论,考官惶恐不已,慌忙解释:“不好意思,是我叫佣人去考试供应处索要火腿,写了张便条,结果忙乱中被佣人贴您试卷上了。”
  那位被“火腿”侮辱了满腹才华的落第考生勃然大怒:“好啊,好啊,你一心想着吃火腿,我辛辛苦苦写的试卷连根火腿都不如,还把它扔给佣人去改,你严重渎职!”
  考官也生气了:“你我都是熟人,你说话好听点好不好?”考生更怒:“你还好意思说熟人呢,我三年复习的功夫,你看都懒得看。”
  考官只好摊牌:“这录取都定下来了,我除了内疚,实在没什么赔给你的,我就一穷翰林,没几个钱,你看着办吧。”
  据何德刚记录,“从前京官,以翰林为最清苦。编检俸银,每季不过四十五金……主考一次可得数千金,最苦如广西,只有九百金。”晚清的翰林薪水低,一季度的薪水不过四五十两银子,全靠发放到地方去监考改卷赚外快,例如主持监考,好的地方一年能赚几千两银子的补助,最差的是广西,一年九百两银子的补助。
  考生也无可奈何,最后达成协议:考生牵走考官的一头骡子,作为赔偿。
  ?笏 乌龙录取:定好的状元名字可用刀刮掉
  《春明梦录》记载,某一年殿试,改卷老师都是朝廷大官吏: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考生到了这个级别,水平相差不大,第一第二的偶然性更大。吏部尚书改卷在前,他取了一名考生为状元;户部尚书改卷稍后,也看中了一位考生的文字,要取其为状元。
  按照当时的惯例,谁在前面定下状元,就按照前面定下的操作,也就是按改卷的先后定状元。偏偏户部尚书那一年跟吏部尚书杠上了,一定要取自己中意的考生。两个尚书在改卷现场吵起来,吏部尚书说:“你选中的考生就是不配做状元。”
  户部尚书则坚持不承认已经定好的状元。闹了好几天情绪,大家于是坐下来开会,最后达成协议,以户部尚书看中的考生为状元,然而有一个技术障碍不好处理:吏部尚书定好的状元的大名已经贴在办公室里,不好清除。大家正为难间,有个尚书挺身而出,走到墙壁边,“乃袖出刮刀改之”。从袖子里拿出一把神奇的小刮刀,刷刷刷,果然好刀法,将原来的名字刮掉了。这位尚书大人不去刮街上的小广告,真是屈才了。
  ?笏 乌龙校对:斗大的错字没看出来一路通关到考取
  光绪三年,即1877年丁丑年,当时的何德刚作为一个学生,还在参加会试,有一位被他称为“昭兄”的人和他同场考试。在考写诗的那一场上,这位“昭兄”一点也不“昭昭”,犯了点小糊涂,把“痕”错写成“浪”,当时心里疑惑了一下,没有下决心改,于是交卷。之后心里懊丧得不得了,认为自己此番必定落榜。
  结果呢,竟然高中了,高兴之余,他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考卷改出来之后,还有复审,当时叫“磨勘”,不太准确地说,还要把试卷再校对一遍。“昭兄”悲观地认为自己可能还要补考:“补殿”。出人意料的是,居然还是通过了复审校对这一关,高中了。
  这个斗大的错字,就这么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一道道高文化人士的关卡,带着“昭兄”金榜题名。
  何德刚这么解释:“场后试卷,房考必核校一次,尽可设法改正;或云,磨勘亦有勘不出时候皆未可知。”考试后的试卷,有关负责人“房考”会再复审校对一次,并尽量摘出来改正,但也未必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总有漏网之鱼,“昭兄”逮到了一条幸运的“漏网之鱼”。
  当然,以上例子并不能推翻古代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然而,事物皆有多元的一面,这些应该比较真实的故事,能为严肃的历史增添一丝趣味,也可警醒办事人要认真负责,尤其是决定别人命运的事情。
其他文献
现代人说起八股,往往摇头。其实就是古代人,大多对它也没什么好印象。古人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愚钝,咱们看出了八股文的坏处,他们其实也都看出来了。问题是,其他的替代方案可能还不如八股考试呢!于是,在八股取士的制度下,闹出了很多心酸的笑话。  有学者认为八股戕害学问  很多学者都认为八股这个东西败坏人心,戕害学问。比如顾炎武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廿一史废。”他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期刊
2012年5月底,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去世。在所有纪念文章中,都说到了胡适当年给他的“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胡适给周先生的信)以及对他的高度评价,连《光明日报》也近乎破例地在周汝昌有关文章后“链接”《胡适与周汝昌的“红楼缘”》。关于帮助,大家都知道,周先生最早关于《红楼梦》文章发表后,胡适立即去信赞扬,并在1948年夏“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用三层报纸包好”,借给他看。  这是明的,其
期刊
巴金的低调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  黄宗江的生死观  编剧黄宗江对生死看得很开,曾写小纸
期刊
“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大”是中国国家最高权力和行政监督机关,“政协”则是中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机构。那么,古代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民意的?古人有“提案”一说吗?  ?笏 古代“两会”是什么样的会议  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共和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当然,古代中国的国家议事体系与现代是有本质区别的。  
期刊
不能饿死齐白石  解放后,齐白石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演。有学生指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时任学校军代表的艾青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来,他没有饿死。国民党来,他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  谁是皇上  1962年,溥仪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那里的学员就餐,每人先交四毛钱。一次,溥仪掏出一块钱,付过之后,转身就
期刊
邂逅萧军,开始文学生涯  1911年端午节,萧红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一座小城呼兰,当时她还不叫萧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廼莹,是慈祥的爷爷给起的。据说张家祖籍是山东人,早年闯关东来到东北,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到了萧红的爷爷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不过尽管如此,家里还有四十多垧(在东北地区一垧等于15市亩)土地、三十多间房子和一座油坊,在呼兰一带仍属于殷实人家。  萧红的父亲
期刊
西汉时期,高级官吏因年龄或健康问题而自行恳请免除官职,退休回家的,仍可以享受一定的经济待遇。有的临时规定其享受某一官职级别的俸禄,有的由皇帝一次性赏赐巨额财物,没有统一的规定。  孝景帝末年,诸侯相石奋告老还乡,退休待遇是上大夫的官俸。西汉时,诸侯相是“秩中两千石”,每月的俸禄是一百八十斛;上大夫为“秩比千石”,每月八十斛。也就是说,石奋退休后的收入还不到在任时的一半。汉武帝时,郎中周仁因病退休,
期刊
自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全国到处掀起了反抗秦朝的起义。秦朝被推翻后,又经过了五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皇朝,于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一个新时代。之所以说进入一个新时代,是因为从春秋以来,随着周天子的大权旁落,国家就陷入了战乱纷争状态。《史记》把这段历史依次概括为:“周室衰微,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
期刊
中國的四大发明可谓人尽皆知,如果让你再选一种发明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你会选什么?我想我会选一种制度上的发明——科举制。  推举是符合人的直观和习惯的,九品官人法之类则是顺势而为的产物。将这些轻车熟路的惯例和经验推翻,改以考试遴选政府官员,的确算得上一种大胆的创建。科举制让“布衣卿相”成为可能,用历史学家钱穆的话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此开始自觉地关注国家的命运。然而同时,科举加重了读书的功利色彩,让学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谱谍学研究学会李吉先生的说法,修姓来源有两支:  一支为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为汉姓“修”。  二支为出自古代少昊氏。关于少昊氏,《史记》上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