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自组织视角的创客空间发展研究

来源 :新世纪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客空间是知识社会重要的创新平台之一,为知识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知识自组织以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学为基础,是研究知识自发性创新的重要视角。论文从知识自组织视角出发,通过探索知识自组织与创客空间之间重要的逻辑关联,最终为创客空间的发展及其知识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创客空间 知识自组织 知识创新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3.010
  Research on Makerspac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elf-organization
  Li Ce
  Abstract Makerspa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novation platforms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which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for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e.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hypercycle theory and synergetic theory, knowledge self-org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viewpoint for the spontaneous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elf-organiz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makerspace development and its knowledge innovation at last by means of searching for significant log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akerspace and knowledge self-organization.
  Keywords Makerspace. Knowledge self-organization. Knowledge innovation.
  近几年来,创客空间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当下,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亟待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创业和知识创新的平台之一,创客空间能够为社会的良性与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提供有效的实践途径。
  知识自组织伴随知识组织而出现,它弥补了后者的不足。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1],它从知识本体去探求知识自身的运行原理和规律,发现知识进化的内在机制,关注知识子要素及其关联性的知识存在环境,进而推动知识的协同性发展与机制驱动的知识创新。
  创客空间是一种具体的知识创新形态,它的运作效能将决定知识产出成果。于是,探求影响创客空间的内外因素对其良序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知识自组织视角作为知识创新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创客空间的探讨会是一次有益尝试。
  1 知识自组织及其核心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由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及协同学三部分组成的整体,是一门研究系统自组织过程机制规律及形式的科学,自组织研究强调从世界的本身去研究世界,因而从属世界进化机制问题[2]。其中,耗散结构理论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状态[3]。可见,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知识创新能够发生的主要原因,即由于系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会引起知识、能量的流动(知识创新的过程),直到系统开始稳定。协同学理论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系统内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使系统要素有机结合,实现系统总功能大于要素单独简单加和的效果。超循环理论则揭示了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超循环的规律,它以开放性、自适应、自稳定、突变及选择评价等为基本原理,展述了系统中物质间相互作用和进化的非线性特征[4]。
  知识自组织作为自组织的子集,遵循以上理论,关注知识子要素间的协同性与组合形式,自我整合分散的知识,形成知识重组的机制,进而激发知识再匹配与知识互动,推动知识创新的发展。
  2 创客空间及其关键特征
  创客空间(makerspace)由黑客空间(hackerspace)与创意盛会(maker faires)发展而来,它由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读问题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借助技术工具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空间[5]。主要特征是创新性、跨素养、开放性、关联性[6]。
  其中,创新性是指创客空间的存在是以创新为目的,创客们的聚集是为了新想法、新创意以及新产品等新生事物的涌现;跨素养体现了创客们多元化和差异性的背景,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具有强烈的互补性,能够更有效地相互启发;开放性表明创客空间包容的特质,使得知识、能量等不仅在组织内自由流动,而且能够积极吸纳组织外有价值的信息;关联性则反映了创客空间的渗透作用,由于该组织开放心态,其创新活动会影响到组织内外的其它实体,进一步触发更大范围的良性互动。
  3 知识自组织与创客空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3.1 知识自组织的核心理论蕴含了创客空间的关键特征
  知识自组织以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创客空间以创新性、跨素养、开放性和关联性为关键特征,前者的理论内涵中包含了后者的特征。   耗散结构理论侧重于揭示开放系统在不平衡状态时会发生能量、信息和知识等内容的流动,探究影响因素则是该理论的目标之一,而创客空间的跨素养和开放性正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部分原因;超循环理论主要强调了事物发展时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过程,相互作用则要涉及到开放性与关联性;协同学关注系统内要素间的协作与竞争,创客空间的关联性与该理论的要求具有密切的关系。知识自组织的三大理论与创客空间的关键特征相互融入,后者会受前者的运行机制影响,它们间的包含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自组织创新体系
  3.2 创客空间形成的最初原因与知识自组织的决定性属性相契合
  创客空间最初产生于创客们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将一些人群吸引到了一起,形成了兴趣小组,进而在成员们之间展开了思想和创意的交流与学习。即创客空间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知识自组织正是一种无需系统外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并自主走向有序的组织[7]。以上两种组织形态在其关键属性上都由自身决定,没有组织之外的外力干预,显示了高度的契合性,也揭示了两者间内在的某种相似性。
  3.3 创客空间是知识自组织的一种具体实践形态
  创客空间是以创客为核心,以相关技术设备为工具的知识创新载体。创客们是构成创新的知识单元,并在创客空间内与设备组成了有机的知识自组织,是知识自组织的一种实践方式。
  首先,从知识存在形态来讲,单纯的知识自组织是抽象化的概念,而创客空间则是去抽象化后的一种知识自组织的应用形态。创客空间提供了知识交流的平台,平台上每个创客是构成知识创新的节点,创客空间内若干个节点共同形成了知识创新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既是知识个体的汇集,又是知识自组织具体化的存在形态。
  其次,从知识创新产生的方式来看,创客空间遵循了自组织运行的规律。创客空间内的特定组织经常围绕确定的目标开展知识交流,由于不同个体间知识背景的差异性,各节点间彼此协作,使分布在不同节点间的离散知识进行碰撞和相互启发,促进知识交流中新的理念、思路等创新产品的形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该创客空间致力于产生良好的创新产品,以推动知识创新的完成。因此,知识节点间是深度交流,知识是深度融合,具有强稳定性。综上所述,创客空间运作过程遵循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相关规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自组织视角下的知识创新模式
  4 知识自组织视角对创客空间发展的启示
  知识自组织视角是对创客空间的理论化抽象和还原,透过抽象理论可以研究创客空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需要掌握的要领。总体来讲,耗散结构理论为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之一,正是创客们差异性的知识结构背景及其兴趣和组织目标等综合作用下,打破了个体原有的知识平衡状态,使知识、能量等开始自发性流动,最终创建新的均衡(知识创新);超循环理论影响着创客空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强度,使创客空间沿着组织目标,保持可控的创新路径,不断革新,追求高的创新成果;协同学在这一进程中提升了创客空间的运转效率,通过运用该理论,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与优化,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富有生机的创新团体。具体而言,它们对创客空间发展可提供以下启示。
  4.1 以组织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为着力点,强化创客空间内的知识、信息和能量间“势差”,促进其在创客们间的流动
  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组织内事物的不平衡状态既导致了系统的不稳定,又是知识、能量等运动的根源之一。因此,通过向创客空间内引入更多彼此间知识结构差异性大的创客们,使空间内的知识不平衡性增强,会有助于知识互动的活跃度,并且会激发创客们间的互启性,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保持创客空间对外的开放性,充分利用组织外有价值的影响因子,积极吸纳与交换,促进组织内的创新进程发展。
  4.2 通过借鉴超循环理论的相关原则,掌控创客空间发展中的自稳定、自适应等问题
  一方面,创客空间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征为创新提供了各种可能;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即不恰当的开放会造成组织边界无限放大,组织的内外界限逐渐模糊,成本增大以及组织目标弱化等后果。因此,需要统筹协调创客空间自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的关系,着重以创客空间的组织目标为中心,围绕关键影响因素,培育具有粘性的组织自循环体系,使组织在发展进程中既可以不断吸收创新元素,又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在创客空间发展的过程中,耗散结构理论和超循环理论扮演了相互平衡的角色,前者试图充分激活促进创新的一切可能因素,后者则强调吸纳影响因子时需考虑吸纳范围和程度的问题,避免其对创客空间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冲击。
  4.3 以协同学理论为行为指导依据,正确把握和处理创客空间内组成要素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保障知识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确定了共同目标,创客空间内客观存在着创客们间的合作与竞争、创客们与技术工具间的必要协作等事实,使得组织内要素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但是,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理念、理解和实现路径等各方面的差异性,这种不一致会导致创客们之间的分歧,对分歧的处理得当与否,又会影响创客空间目标实现的绩效。因此,需要积极协调要素间的关系,以组织目标为中心,优化要素的组合,积极探索协商式的分歧解决方式,营造创客们间有序的合作环境,又保持适度的竞争氛围,使组织充满创新活力,最终实现组织合力远大于要素间简单加和的效力。
  5 结语
  创客空间代表了新的创新形态和创新理念,通过提供必要的创新环境,聚合与调动有兴趣的人们对相关创新主题的热爱,激活他们自发性的创新精神,形成全社会热衷创新的氛围,这是知识和创新驱动社会的表现和必然趋势。作为一次尝试,本文引入了知识自组织的视角,目的在于探索创客空间运行的动因、良序发展的条件和内在自我控制机制,进而从理论上系统性的把握创客空间的发展规律,为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可以预测,由于知识型社会对创新的巨大需求,以及创客空间相对低廉的创建成本和强劲的创新能力,创客空间会在更多组织和场所涌现,对其更深入与系统化的研究也将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了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固体流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主要性能,同时给出了在塑料车间投运的参数及应用结论。
【正】 城市交通拥堵是工业发达国家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近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城市采取收费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加坡是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网络书评作为一种新兴的书评服务模式,是图书馆2.0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阅读时代下读者书评服务的发展趋势。论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OPAC书评现状,深入剖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图书馆OPAC书评的发展趋势是联合模式。  关键词 书评 Web2.0 网络书评  分类号 G252.1  DOI 10.16810/j.cnki
我们从事环保工作已有很多个春秋,从介入这一事业始,就直接参与环境信访、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以下通称环境信坊)的处理工作,后来作者中的一个工作岗位虽有变化,但仍分管这项工作
本文通过对ISO14000标准要素的分析,对“一控双达标”工作的总结,提出了抓住时机,用“一控双达标”促进ISO14001体系的大发展和利用ISO14001体系来遏制污染反弹的论点,指出并分析
【正】 8月21日,青岛“双星”集团实施“百千万工程”暨首家“双星下岗女工连锁店”开业典礼在京隆重举行。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
论文介绍众创空间和众筹的概念及其发展,指出图书馆众创空间应用众筹理念的必要性,阐述图书馆众筹项目的理论框架,以及图书馆众创空间设备和项目的众筹模式,并指出以众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