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材料学科竞争力,培养一批掌握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创新科技人才,以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对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材料学 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
材料、信息与能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要提高材料学科竞争力,培养一批掌握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创新科技人才,以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以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跨专业界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及适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顺应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
本文就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提出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类专业,作为博士点立项建设专业,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造就了一批批勇攀科技高峰的优秀学子。进行了特色班培养模式探讨,开办了教授博士论坛,为本科生讲授最新的科技知识,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同时也是我校首批在一本进行招生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在全校乃至全省都有重要地位。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及优质生源的优势,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对我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延伸。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
1.打破专业界限。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本6个班学生中选拔组成一个试点班,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发挥学生特长,以培育科学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人才为目标。学生同时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2.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产学研结合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育部及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具体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本科四年教学时间内,在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时间共为三年,另外一年的时间,一部分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进行,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另外一部分学生安排到科研院所或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单位共同培养,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标。校内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借用其优良的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其优良的教学资源和师资优势开展少量的课程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兴趣。
3.实行双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校内及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当学生进入大二时,就开始选定好校内导师,校内导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好今后三年的规划,侧重培养工程应用能力或是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联系好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确保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三、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1.教学队伍的保障
为了提高一级学科培养模式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材料学院的一切师资力量,同时充分利用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精强实干的基地班教学团队。如:由材料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亲自担任该班班导师;充分与我校其它学院的交流与合作,选派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老师任教,加强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我院的师资力量,组建合理的专业课教学队伍,专业选修课采取方向小班上课。
2.课程体系的保障
采取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式培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与本专业其他学生差别不大,主要差别体现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上。专业主干课除了高材专业的课程,还增加一些大材料类的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按高材、无机非、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四个方向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采取小班上课,真正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对所有课程的具体学时要作出科学的分配。
3.实验及实践环节的保障
该培养模式下的学生除了常规班具有的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实践环节外,还具有一年校外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环节培养。要想提高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需要学校及学院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校的董事会、校友会等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提供平台和环境。另外要加强国内外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联合培养学生的桥梁,为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提供基地和条件。
4.经费投入的保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加大了经费投入用于专业建设,用于支助实践教学、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购置、出版专著教材、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费。学校还投入基础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品牌专业基础课的建设,这些经费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办学条件。
我们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次改革试点,改变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单一的现状,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关键词]材料学 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
材料、信息与能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要提高材料学科竞争力,培养一批掌握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创新科技人才,以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以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跨专业界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及适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顺应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
本文就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提出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类专业,作为博士点立项建设专业,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造就了一批批勇攀科技高峰的优秀学子。进行了特色班培养模式探讨,开办了教授博士论坛,为本科生讲授最新的科技知识,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同时也是我校首批在一本进行招生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在全校乃至全省都有重要地位。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及优质生源的优势,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对我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延伸。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
1.打破专业界限。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本6个班学生中选拔组成一个试点班,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发挥学生特长,以培育科学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人才为目标。学生同时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2.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产学研结合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育部及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具体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本科四年教学时间内,在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时间共为三年,另外一年的时间,一部分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进行,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另外一部分学生安排到科研院所或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单位共同培养,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标。校内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借用其优良的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其优良的教学资源和师资优势开展少量的课程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兴趣。
3.实行双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校内及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当学生进入大二时,就开始选定好校内导师,校内导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好今后三年的规划,侧重培养工程应用能力或是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联系好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确保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三、一级学科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1.教学队伍的保障
为了提高一级学科培养模式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材料学院的一切师资力量,同时充分利用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精强实干的基地班教学团队。如:由材料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亲自担任该班班导师;充分与我校其它学院的交流与合作,选派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老师任教,加强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我院的师资力量,组建合理的专业课教学队伍,专业选修课采取方向小班上课。
2.课程体系的保障
采取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式培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与本专业其他学生差别不大,主要差别体现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上。专业主干课除了高材专业的课程,还增加一些大材料类的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按高材、无机非、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四个方向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采取小班上课,真正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对所有课程的具体学时要作出科学的分配。
3.实验及实践环节的保障
该培养模式下的学生除了常规班具有的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实践环节外,还具有一年校外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环节培养。要想提高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需要学校及学院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校的董事会、校友会等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提供平台和环境。另外要加强国内外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联合培养学生的桥梁,为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提供基地和条件。
4.经费投入的保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加大了经费投入用于专业建设,用于支助实践教学、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购置、出版专著教材、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费。学校还投入基础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品牌专业基础课的建设,这些经费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办学条件。
我们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次改革试点,改变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单一的现状,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