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精神感召下的匹夫之责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cfl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嶷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的神奇,重要的不在自然风光的美妙,而在人文底蕴的深厚,因为这里是中华文明始祖舜帝的归葬地,又有着娥皇、女英为追寻舜帝而来、泪洒斑竹、最后投江殉情的千古绝唱。因此,这一片土地,不仅是历代帝王将相的朝圣之地,也是文人骚客的朝圣之地。同时,在舜帝精神的感召之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页页辉煌业绩,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譬如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砥柱中坚的作用,其理论贡献光耀千秋;再如乐天宇,他为新中国的农业科学所作的贡献且不去说它了,晚年离休回到家乡,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创办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地上第一所民办高校——九嶷山学院,为培养农村基层急需的人才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以身殉职,他的贡献和人格魅力光照后人。
  当然,李达和乐天宇都不是寻常之人,他们生活在不寻常的时代,凭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不寻常的业绩,这是令后人倾慕不已的。似我辈平常之人,常常埋怨自己生不逢时,想创造业绩而无机遇,想创造奇迹而无机会。然而,今读唐曾孝先生的长篇报告文学《北游记》,犹如当头棒喝,作品中的主人公刘湘辉和他98岁的老奶奶肖新翠,无疑都是平常之人,但他们仅凭着一辆三轮脚踏车,却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令我辈读来汗颜。
  
  一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奇迹”就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北游记》向读者所报告的正是一件让人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准确点说,这是一个匪夷所思、有悖常理的故事。
  第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就是刘湘辉竟然选择踩三轮脚踏车去北京。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天上飞的有飞机,时速可达上千公里,而且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交通工具;地上跑的有火车,时速也已达到三百多公里;再慢一点,买一辆小车载着奶奶上北京,时速也可达上百公里,方便而快捷,而且从刘湘辉的家境来看,买一辆小车也不难。而他却要舍弃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偏偏选择最原始的、时速不到十公里的三轮脚踏车,这是一悖常理。
  第二个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刘湘辉竟然敢带着98岁高龄的老奶奶去北京。民间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七老八十的人已是风烛残年油干灯尽,其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如果死在留宿、留餐者家里,这无疑是很不吉利的;而老奶奶已经98岁高龄,其生命体征更是极度脆弱高度危险,生命时间只能以分秒计。所以,当刘湘辉的三轮车到达北方的一个镇上请求住宿时,屋主便坚决拒绝,只允许他“停一分钟就拉走”,而屋主的儿子更是凶神恶煞地说:“快拉走,一分钟也不能停”。这一习俗其实不仅在北方有,南方也有,九嶷山地区也有同样说法,但不像北方忌讳到那种程度。而且,北方的忌讳还不仅仅是农村,北京天桥医院给老奶奶一检查身体便下达病危通知单,“说她重病垂危很难度过当天晚上”,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她的年龄太高”。别人都如此忌讳,刘湘辉自己居然不忌讳,带着老奶奶从3月初出去到8月中回来,在外飘荡长达半年,这是二悖常理。
  第三个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老奶奶自己,有着98岁高龄而且还下肢瘫痪,竟然敢去北京看奥运。这一个“想象不到”更是包含有三层意思:其一,中国人看重叶落归根,人到晚年想方设法也要回归故土,为的就是死后能够归葬祖坟,其灵魂可以进祖宗祠堂,如果死在他乡就会成为孤魂野鬼,这是人生的一大忌讳,因此,七老八十的人不仅是别人不能留,自己也不能轻易外出,怕的就是死在外面。老奶奶似乎从不考虑这些,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出游,对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确实非比寻常;其二,中国人固守着家中的稳定生活而忌讳出游,“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总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里的狗窝”,诚如是,中国文人才有那样多的离愁别绪故乡之思,豪放飘逸如李白者,尽管畅意于仗剑出游,但也免不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毕竟,出门在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带来情感上的疏离,也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更何况老奶奶还拖着瘫痪的双腿,诸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了,但她却毫不在意地毅然出游,这也是非同寻常的;其三,对老一辈中国妇女特别是没文化的妇女来说,一般是不会关心国家大事的,像奥运会这种事情,离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距离很远,更不会关心,但她不仅关心而且热心,非要拖着残疾之躯到北京去亲眼看一看奥运会,这种眼界与执着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是三悖常理。
  在这三悖常理的故事中,哪怕只有其中之一,譬如,两个年轻人脚踩三轮车去北京看奥运,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学题材了,满可以写出一部很有特色的文学作品了,更何况是一个三悖常理的故事。故事本身不做任何加工就已经非常感人了,如果再加工为文学作品,肯定会感人至深。可奇怪的是,刘湘辉的三轮“孝车”一路前行,历时近半年,行程2000多公里,沿途采访的记者成百上千,但都是把这一故事当作新闻报道,无人想到要用此题材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待到事情过去了几个月,唐曾孝先生听说此事后,立即进行深入细致的素材收集,住到刘湘辉家零距离地观察体验主人公的生活,然后快速高效地写出这部《北游记》,拿到《报告文学》杂志发表时,则只能作为北京奥运“周年纪念”之作了。
  我们确实应该感谢作者,凭着当记者的敏锐他看到了这一故事的现实价值,凭着当作家的深邃他看到了这一故事的永久价值,然后用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将这一故事创作出来,让我们有了永久性的读本。不然,尽管对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很多,但“新闻新闻,过眼烟云”,谁也不会把新闻报道拿来反复阅读,那么,这一本该流传久远的故事很可能如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
  
  二
  
  奇迹的创造决不是偶然的事情,其背后肯定有着精神力量的支撑。那么,支撑刘湘辉和老奶奶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描写:
  这辆三轮车上面安装了一个“蒙古包”式的雨布棚,棚顶插着一面迎风飘扬的国旗,棚子前面的挡风门上写着一个显赫的大红“孝”字,左右两面用红漆刷着“九嶷山下一孝孙,骑着单车万里行,带着百岁老奶奶,同上北京看奥运”的标语。……这位年轻人凭着一双钢铁般的脚板,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凭着一份至孝的情,踩着脚踏三轮“孝车”近半年,行程两千多公里,拉着老奶奶来北京看奥运。
  在这里,支撑刘湘辉的精神力量,作者唐曾孝交代得很明白:是“凭着一份至孝的情”;主人公刘湘辉自己也交代得很明白:是那一个“显赫的大红‘孝’字”。可以说,传达一种至孝的精神是这部报告文学的主旨,践行一种至孝的精神是主人公的意愿,这是文学源于生活的典型例证,是作者的思想与主人公思想高度统一的体现。作为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严格遵循反映生活真实的创作原则,真实地再现了“孝车”北游的全过程以及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当然,作者也不是机械地记录事件的过程,而是有自己的选择和提炼,这种提炼主要是突出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
  从精神风貌说,主人公不仅仅是一个至孝精神的践行者,也是一个宣传者,他在车上书写一个显赫的大红“孝”字,这本身就是宣传,而且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宣传,“孝”字的涵义与“孝车”行动的结合,比任何教科书或红头文件都更有效,主人公的这一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天才的创造,显示出主人公在“用心行孝”上的卓尔不凡。
  而且,主人公刘湘辉还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思想者。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有400多个国内外记者和官员的签名留言,这是对他此次行动的褒奖,但他没有把它当做自己的骄傲资本,而是当做可资教育后代的精神财富:“这笔记本上的外国文字,我虽然一个都不认识,但是我会带回去好好地珍藏起来,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让子子孙孙都要做一个以孝为天的好后代”。“以孝为天”,这是多么好的理论概括,没有长时间的思考,是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可见,他的“行孝”,既不是一时的想法,更不是即兴的作秀,而是一种有思想有预见、要为后代树立榜样的行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湘辉的“榜样行动”当然也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小家,他还有着更大的“野心”。当永州市孝文化促进会会长蒋经仟专程去他家拜访时,“刘湘辉把外国记者和官员馈赠的‘宝贝’端了出来向蒋会长展示,好像自己用激情拥抱了世界,眼帘顿时闪放出光芒来。他扬起这些‘宝贝’,指着那三轮‘孝车’说:‘我打算装修一个房间办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孝文化展览室,把这些东西摆进去,免费开放,让广大青少年和群众接受孝道教育”。很显然,刘湘辉希望三轮“孝车”和那些馈赠的“宝贝”能够成为免费教育的教材,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了自己个人的“榜样力量”,也蕴涵了国内外对孝文化的希冀和呼唤,是一种集体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它理应对社会发挥作用。但愿这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能够建立起来并产生影响,能够为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泛起一片绿洲。
  刘湘辉无疑是一个极普通极平凡之人,平凡得在茫茫人海中无法分辨,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毅力和识见,能够创造出如此卓尔不群、独标一帜的奇迹来?这与他生活在九嶷山这片神奇的土地恐怕不无关系。
  刘湘辉在“孝车”上特意标出“九嶷山下一孝孙”的字样,这足可见出九嶷山在他心中的分量,也可见出舜帝精神对他的影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于九疑。从此,九嶷山舜帝陵就成为历朝历代祭祀朝拜的圣地,作为中华文明的先祖特别是作为中华道德文明的创始人,舜帝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本就具有决定性意义,加上历朝历代对舜帝陵的祭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使得舜帝精神在九嶷山地区尤为深入人心。在中华道德文明的内涵中,“百善孝为先”,舜帝的“至孝”精神对民间的影响力更为显著,刘湘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于是就有了震动世界的“孝车行动”,这正是舜帝精神感召下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典型事例。
  不仅是刘湘辉的行动受了舜帝精神的感召,老奶奶的思想行为也是受了舜帝精神的影响。舜帝南巡也已到了耄耋之年,他因“勤于政事而野死”他乡,不仅将他的尸骨留在了九嶷山,也将这种精神留在了九嶷山,所以九嶷山地区的人并不像北方人那样害怕客死他乡,也不像北方人那样害怕别人客死在自己家中。所以,老奶奶98岁拖着残腿还可以心无挂念地外出数月,别人也可以高高兴兴地把她当作有福的寿星来接待,“在南边不管是旅店老板还是农民兄弟,大都欢迎三轮‘孝车’的到来,见是百岁老人来住宿,像贵人驾到一般接待,有的收半价,有的全免”,特别是桂阳的一位汉子,硬是把自己的床让给老奶奶,还说是自己的“福气”,这与北方那个镇子上父子俩对待老奶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在没有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前,我宁可认为是因为舜帝南巡所带来的精神影响力。
  
  三
  
  从本质上说,舜帝“南巡”与刘湘辉以及老奶奶的“北游”是有相通之处的。舜帝南巡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他在尽一个帝王应尽的职责;刘湘辉和老奶奶的北游是为了观看奥运会并为中国健儿呐喊助威,他们是在尽一个平常百姓应尽的职责。职责不同,尽职的形式不一样,但本质相同,精神一致。由是而论,刘湘辉的“孝车”行动,不仅是舜帝精神的感召,也是舜帝精神的延续和发扬。然而,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今天我们提倡继承和发扬舜帝的“至孝”精神,应不应该有新的内涵?怎样来规范今天的孝道文化?这是《北游记》提供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迪。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各尽其责的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国家民族的危亡之时每每被人提起,而在和平年代则很少有人想到。其实,国家危亡之时需要匹夫尽责来挽救,而国家兴旺之时更需要匹夫尽责来推进。刘湘辉他们去北京看奥运,表面看起来只是个人的随机行为,实际上他们是在助奥运的一臂之力,没有他们等众多匹夫的积极参与,奥运会不可能取得完满的成功。因此,带着老奶奶到北京看奥运,是刘湘辉在尽匹夫之责——不管是从参与奥运还是从“行孝”的角度讲,都是在尽匹夫之责。
  刘湘辉是在尽匹夫之责,同样,老奶奶也是在尽匹夫之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匹夫”是“泛指平常的人”,并无男女之别,所以老奶奶也在匹夫之列,看奥运也是参与奥运的一种形式,也可算是尽责。当然,她的尽责更重要的不是看奥运,而是尽“本职”之责,也就是对两个孙子的抚养和培养:“刘湘辉兄弟两个,都是奶奶一泡屎一泡尿拉扯大的。……肖奶奶带着孙子相依为命,过着不是人过的凄惨日子。住的两间旧屋因年久失修,下起雨来到处滴答滴答地漏水,奶奶拿来所有的盛具接漏,还有漏雨声在响,她便把两个孙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任雨水滴打在自己身上”。正因为早年尽了责吃了苦,有了辛勤的付出,到了晚年才有幸福快乐的收获,刘湘辉兄弟才会那样细致入微地照顾她,历尽辛劳也要满足她的愿望。因此,刘湘辉的“孝车行动”,最直接的动因是感恩,是对奶奶养育之恩的回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说,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但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说,则是揭示了另外一个问题。
  其次,与各尽其责相联系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毫无疑问,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中,是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但这种关系又不完全是一种对等的交换关系,父母不能说将来不需要赡养而拒绝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也不能说父母未尽抚养之责而拒绝承担赡养的义务。这种“不对等性”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不能抹杀的;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的权利而让另一方只承担义务。舜帝的父母多次要谋杀他而他对父母仍然是孝顺有加,这是舜帝“至孝”精神的体现。在传统社会,大肆渲染舜帝的这种“至孝”行为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看,父母遗弃子女的少而子女不孝顺父母的多,所以为了矫枉不得不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但在物欲横流、个人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情形则大不一样了,遗弃孩子、不要孩子的大有人在,甚至为逃避家庭责任而不愿结婚,只找性伙伴同居。这种不愿承担父母之责的现象虽然不能说已经超过子女不孝的现象,但也可以作等量齐观。因此,我们今天在提倡晚辈之“孝”的同时,也应强调长辈之“慈”,在这一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不能说完全对等,但也应该保持基本的平衡,过于倾斜某一方,就会造成不和谐。老奶奶当年的付出与刘湘辉今天的付出,正因为体现了这种平衡,所以老奶奶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刘湘辉也可以心甘情愿地服侍,他们的北游才那样地和谐而美妙。诚如是,《北游记》的故事才更值得回味和咀嚼。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彭:何顿兄,这几年你创作可谓大丰收,大部头一本本的,让我不能不佩服,先是《黑道》,那本长篇小说结构非常好,故事特别吸引人,让我一读就放不下。去年,你出的新书《湖南骡子》,更是好评如潮,小说中语言十分讲究,我曾写过一篇读后感,《湖南骡子的诗化语言》,研讨会、评论文章,铺天盖地,全国影响很大。听说还上了“2011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四名,这种来自非官方的学术界的评定,对你这部书写百年湖南历史的《湖南
期刊
问世于2008年并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推拿》延续了毕飞宇一贯的写作风格,它以细腻绵密的细节描写、内敛饱满的叙事语调、灵动曼妙的艺术手法,在展现身处社会底层的盲人推拿师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彰显出一种丰沛沉郁的审美内涵。而就其底层叙事来说,它有别于当下流行的那些以“苦难”为关键词的的底层叙事,它为底层文学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立场,对底层文学的发展来说,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期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不仅是一种认识的差异,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政治分野的象征,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命名谱系、话语原则与文化资本。因为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精神文化的辅助,因此,唯有借助新文化建构才能把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信仰价值观进行普适性传播,以鼓舞新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许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积蓄了大量的战争素材。当新中
期刊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时尚的变化,必然带来文学的变化,文学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型,乃是社会转型期文学生态发展的逻辑反映。由于社会的转型,我国文学也正面临着现代转型,而且已经看到它朝我们迅速逼进:中国文学正由元文学时代进入到泛文学时代。所谓元文学,指网络普及前原已存在的、纯文字为载体的、为其他文学艺术提供母本的文学,它具有传统文学的基本属性;而网络时代新生的与图像关联紧密的涉图文学,可称之为“泛文学
期刊
底层叙事这个概念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思想文化界新左派的积极倡导及推动不无关系。但是底层叙事却早已存在,且在20世纪的文学发展史上有过几个高峰。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先驱鲁迅先生的乡土小说及在他的影响下出现的乡土文学浪潮。鲁迅先生的《祝福》、《阿Q正传》、《故乡》、《风波》等作品堪称底层叙事的经典,鲁迅以清醒、深邃的现实主义笔触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从而将“旧社
期刊
《沧浪之水》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小说的结尾,也就是池大为当上卫生厅厅长之后。对于池大为性格的突然转向,阅读小说时把《序篇》跳读过去的读者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池大为在宦海沉浮中反复调整姿态,用尽各种解数向权力的顶峰靠拢,此过程的艰难在小说中已经有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按照读者的阅读惯性和小说情节的惯常发展逻辑,接下来,池大为就会变成第二个马垂章,如同民间俗语所说:“谁变蝎子谁蛰人”,角色塑造人,人
期刊
神秘主义作为有限的人类对无限的宇宙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历来是文学艺术永恒探讨的主题。近年来,中国当代神秘主义文学有蔓延之势,李洱的《花腔》、范稳的《悲悯大地》、格非的《人面桃花》以及莫言的《生死疲劳》等作品都表现出鲜明的神秘主义倾向。深受楚巫神秘主义文化影响的彭见明,携带着深刻的童年记忆以及对家乡传统文化那份无法割舍的眷恋,毅然深入神秘主义的奇幻之地,创作了又一部神秘主义题材的作品——《天眼》,
期刊
“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由于作家的深入扎根生活、事件的亲历性、社会担当精神,以及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使他们的作品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形象大于思维”,让人可以不停地阐释,每次均有新发现。接受者的解读参与了作品的建构,膨胀了作品的内涵,虽然时有误读误判、自说自话的一厢情愿。    一、两种革命:一个被忽略的常识存在    “十七年”的农民经历着几千年未曾有过的全面转变,那就是摆脱个体劳动走向集体劳动,
期刊
一、《闹元宵》——陈白—工笔画的转型  《闹元宵》无疑是陈白一先生璀璨的工笔画生涯中关键性的转型之作。以一件作品作为一个转折点,常常会使我们忽视画家创作探索的过程和语境。然而作品毕竟是艺术家的足迹,从这个足迹出发,我们可以理清画家的艺术道路,以及道路旁的种种风景。由于陈白一先生是新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乃至新中国美术史的见证者、经历者与引领者,我们也希望可以借此管窥新中国美术的“一斑”之貌。图像是历史的
期刊
一    这里说的小说形式,是指文学作品作为“完整的语言结构”,而形成审美反映的枢纽。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文学价值是作家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鉴赏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在创作和艺术传达过程中不断修改,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尧斯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中,有一个重要的接受就是垂直接受。垂直接受是指从历史考察读者接受的作品,有的文学作品蕴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