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启蒙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并非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是需要以某种活动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启蒙是教育理所具有的内涵,有学者也曾表示“启蒙与文化和教育均属同义词”[1]。当然这里的启蒙不是指某种特定的时代精神,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指在个体心智发育和成长过程中,推动着个体认识世界和反省自我的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因其组织性、目的性、计划性、规模化、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人的启蒙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直接影响教育启蒙效能的发挥。教师面对的是如何将启蒙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自觉的活动,如何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并在现实中发展理性能力。一方面,教师作为学校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作为“闻道在先”的长者,极易将自己置于权威者的位置。也就是说教师这一角色与启蒙的内在精神——反抗权威是极易相悖的;另一方面,不同于近代社会精英分子对广大人民的教化,现代社会的启蒙从根本上是依靠个人理性的觉醒,具有自我唤醒的意蕴。总之,教师做为启蒙者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死亡诗社》(又译《春风化雨》)是美国著名导演彼得
其他文献
我都没认出你  小马哥去省妇幼保健院做采访,正在医院的楼道里走的时候,遇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大夫,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小马哥看着面熟,心想:“这人我好像认识呀,叫啥来着?”那位女大夫此刻也正盯着小马哥。小马哥忽然说:“哦!原来是你呀,你不穿衣服,我都没认出来你!”开门  一天中午,拾谷雨和小马哥外出采访刚回来,大家已经锁上门去吃饭了,拾谷雨掏出钥匙开门,开了半天没开开。小马哥说:“钥匙拿对了吗?你再
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东从第1棵树跑到第200棵,一共跑了多少米?  对于这道题的教学,我突发灵感,大胆设想,设计并生成了以下课例。    一、用图解题    师:同学们,你们提前试做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道题目的?  生1:我直接用算式:200—1=199,199×5=995(米)。  师:为什么?  生1对算式中“1
一、科研之难:想说爱你不容易,何时让我真心待你    在一所高中担任教科室主任,直接面对的就是教育科研。说起科研,教师们心里犹如打翻的五味瓶,“爱悠悠恨悠悠”,且爱少恨多。不少教师在遭遇论文评比“寒冬”之后,向笔者抱怨,要不是评职称才不去受这份罪。也有的老师说,他教书这一辈子也许就是“挤”了两篇职评论文了。写论文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一个字:愁;三个字:愁啊愁。笔者总结了老师们几种对待科研的态度和做
当前,“有效教学研究”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作为山东省课改定点联系学校,我们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以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为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一体联动,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163高效课堂教学”经验在《威海教育》2009年第4期做了经验介绍,2009年12月,威海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的有效教学经验做法受到与会人员的一
有一个故事,一直印在脑海里:一个球上有两个孔,相互贯通,球内却是九曲十八弯。一根线在手里,如何快速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答案是智者用蚂蚁牵引棉线,另一头是蜂蜜。我想那一定是一次完美的旅程。  伴随着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智者的教师能否找到一个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曲径通幽的“棉线”与“蜂蜜”,无疑成为摆在每一个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位教学理念徘徊在陈旧与创新之间的中年教师来说,那好
好奇心是人类的基本特征。通过评价学习的自然规律,探究过程可以给儿童在形成和保持新的世界观方面所需要的直接反馈和个人经验。这些观点可以简化为:探究怎样才能使儿童在获得和理解科学概念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蝴蝶是从哪儿来的?  云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在晚上的时候到哪儿去了?  蚂蚁吃东西吗?  冬天的时候,为什么天黑得那么快?  怎样才能点亮闪光信号灯?  从早年开始,人类就对遇到的自然现象感到迷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2010年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以来,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央财政于2010年专项拨款5亿元支持启动“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标志着国家级教师培训政策的重点转向农村。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全市拥有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12 242所,专任教师23
一、缘结新加坡    2007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接受新加坡教育部科技司的诚挚邀请参加了面向新加坡全国中小学200多名华文教师举办的名为“从课堂到网络学习社群——华文教学”的华文教育科技研讨会。与会期间,何克抗教授作了关于“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的主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支撑跨越式项目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四大
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  在乡村教书,我对芦苇可谓情有独钟:夕阳轻泻舒卷的音韵,依稀的枝叶润吻凉凉的金风,如越过乡村旷野的风铃声;抒情的目光漫过收刈的畦垅和芦竹最缀的清水塘,我如—只归鸟扑向鲁汀河边,与秋水芦花对语,聆听飕飕秋声,心如一朵莲花开放。  芦苇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芊芊芦
小区门口新开了一间小小的包子铺,早晚供应包子。小区离地铁站、公交站都不远,赶地铁挤公交上下班的人经过那里,远远就能闻见热腾腾的包子的香味。包子铺的生意很好。  包子铺是小区门口蔬菜铺的那对中年夫妻开的。他们把蔬菜铺隔出一块地方,靠里的一部分放桌子,朝外的一部分放案板、炉子、蒸笼。  那对中年夫妻很和善,又很勤快,铺子打理得干净有条理。男人姓李,老的少的都亲切地叫他们夫妻“李哥李嫂”。  李哥李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