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品小辑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灵的珍藏
  吴丹红
  有一所低矮破旧的老屋,炊烟从老屋后袅袅升腾,宛如一条扯不断的舞动的白绫,窗前有一个小小的人痴痴地等待着盼望着那个人回家……
  爷爷已经年近六十,身材有些矮壮,背也稍稍驼着,有着一双健壮有力的像蟹钳的大手,头发却已斑白,面色被阳光晒得黝黑,额头上像是被刻刀划了几道深纹,脸上布满了浅浅的皱纹。那都是一波三折的往事吧。
  爷爷虽然四肢不方便,但他就是闲不下来,时不时就往山上钻。那天中午爷爷换上了他那破旧不堪的绿解放鞋,鞋尖处稍稍凸起,还有那醒目的翘起来的胶皮垫。“家里的柴火不够了,我到山上去弄点回来,实在是闷得慌。”“爷爷带上我呗,闷得慌!”爷爷系上竹刀,揪了一下我的小辫。“好嘞,把你也捎上!”拉着我的手步履蹒跚地往山里挪。爷爷的手宽阔,粗糙黝黑,满是老茧,又硬又多。关节肿大分明,指头敦实,满是乌黑的脏东西。我拉着爷爷的手踏着一条弯曲的石路,朝这一片青葱的大山走去,那分明是一副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嘛。
  “早上起来天气凉,唱首山歌解心肠,只有山歌来解恼……”爷爷就好山车,一唱山歌连手脚都利索了,我蹲在一旁帮他把柴摆好等他来捆上,又给自己捆了一小把。爷爷身背着一捆柴,把他的小脑袋藏在了木柴后面,有点踉踉跄跄的,但又无比坚定地迈出每一步。突然,爷爷嗖的一声踩空了,山上那窄窄的巴掌大的路把爷爷推下去了,径直地滑下去,胸贴着地面,爷爷胡乱地慌张四处扒着。腿重重地碰到了那个嵌在土里的石头,万幸还能抓住那颗细小而又坚挺的山茶树,爷爷接着又被那捆木柴重重一击,那个邪恶的恶魔试图把他推向死亡,拽下深渊。我感觉身体里的血液因为那可怕的景象急速的冷却了,冻结了。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了,窒息得厉害。“爷爷!爷爷!”爷爷死死地抓住那棵山茶树,试图挪动自己的身体想把自己拽上来,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爷爷没事,马上就上来了!”爷爷弱弱地应着我。仰起头,靠着那棵树蹬着腿,狰狞地往上爬。
  爷爷爬上来后直接瘫坐在地上,全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裤子被划破了一个洞,身体在发颤,嘴唇微微发白。“丹丹,我记得你跑步可厉害了,回家帮爷爷拿个木棍。爷爷的腿有点疼不敢动。”我点点头,朝家里跑去,腿一点力气也没有,软趴趴的使不上力,心里像被人揪住了一样,我好想跑快些,真的好怕爷爷突然就去别的世界了。下山的路都是石头,坑坑洼洼的,大树根也淘气的往土外钻,那些烦人的小草也一个劲的拦着我,那条我时长走的路,突然变得好长好长,那次奔跑定是我跑过最远的路,也是最漫长的一次奔跑吧。
  我气喘吁吁地递过木棍,腿部肌肉里像是填满了石头一样胀胀的。爷爷轻轻地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一瘸一拐的走着,我扶着爷爷努力的为他分担一些身体的重量。到家以后爷爷把伤口随意的处理一下,又将它遮的严严实实的。爷爷说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除了我们就没人可以知道这件事。那一次我做了一次爷爷的拐杖,知道了爷爷终不能永远护着我,而我要开始学会如何去保护爷爷了!
  我开始住校了,好久在能回一次家,坐在窗前等待好像也就成了爷爷的家常。每次我朝着家里的方向轻盈快步地走去,好像空气都是带着一丝甜甜的味道,阳光最懂我心跟随着我的步伐洒满了大地。“丹丹,回来了!”爷爷坐在窗前摆着他的手,扯着嗓门。听到爷爷的叫唤幸福感像泉水一样用上心头。“爷爷,爷爷。”我奔跑着,踩在木梯上放出咚咚咚的声音,迫不及待推开门冲着他跑过去。
  爷爷在他胸前的口袋掏了好一会。“爷爷你在干嘛呢?”“看,爷爷特地给你留的。”爷爷脸上笑的开一朵绽开的菊花,几颗用纸巾包住的早就快化没了的冰糖,被爷爷当成宝一样从口袋里掏出呈到我面前。“你最爱吃甜的了,这几颗专门留给你的。”爷爷有些浑浊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眼角的皱纹更密了。我轻轻地吃了一颗甜甜的,就像我的心也甜甜的。
  那天我在房顶放了一壶酒,白云偷喝了那杯酒。于是她的脸红成了晚霞,羞涩地散发着柔软的金黄的光,像个青涩少女与我们慢慢挨近。
  再后来尽管爷爷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对我的期盼和与我相聚却总能让他忘掉身体的疼痛和不适。爷爷得了老年痴呆症,什么也记不清了,却总是呢喃着:“丹丹,回来了,回来了……”
  深秋的树木,泛着这个季节特有的金黄,爷爷眯着眼试图看清小路的尽头,痴痴地等待着回家的孙女。秋风吹过,竟也忘了自己衣着單薄。
  那没有玻璃的窗,那把陈旧黯淡的长椅,那条弯弯地泥土路都还和以前一样,那份纯纯的爱我会永远藏在心底。只是啊,爷爷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小巷剃家
  黄思颖
  老街把一些手艺和精湛的人称为家。字写的好的叫写家,戏唱的好的就叫唱家,剃头剃得好的叫剃家。被称为家就是最高赞誉了,表明手艺好,还德行高。在小巷口开理发店的老陆,就是一个剃家。
  小说故事里写剃头匠的传奇多了,老陆却是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人,论长相,普通得没有任何特点,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了。论身世从小在街流浪,十几岁跟着一位剃头师傅打杂,师傅过世,他就接了理发店,平平淡淡。非要说出点绝活来,那就是左右手都会用剃刀。
  老陆几十年在巷口开着理发铺,童叟无欺,随叫随到。有的客户半夜里要外出进货,需要打理,会去敲老陆的门,老陆的灯就会亮起。他一丝不苟地给客户刮脸梳洗干净,不多收一分钱。有时客户过意不去,多放下几块钱,他也会记在心里,下次来理发就不会收钱。
  当老街的买卖更新换代飞快时,唯有巷口老陆家的理发店没有换老式的招牌,其他理发剃头的店铺几年也就换了门面,大大的霓虹灯映衬的美发厅,发型设计中心门口站立着的都是年轻的孩子,发型古里古怪,还染着各种颜色。老街和巷子,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还喜欢来老陆的理发店理发剃头刮脸。老街的人还是愿意听理发推子的咔嚓咔嚓质感声,小巷里的人还是享受剃刀,在脸上游龙走蛇的舒适感。老街的人理发爱扎堆,越是人多越来凑热闹,在等待中抽烟喝茶,便把老街近几天发生的奇人怪事数落一遍,评论一番。   临近过年,这平时冷清的老街也热闹起来,大商店小店铺生意也多了。真是事不逢时,西大街的一家商店着了火,火光冲天,几十号人来不及逃生,在火中丧了性命。好不容易热闹的老街又冷清了,被巨大的伤痛笼罩住了。街道处理事故的人找了几家理发店,请去给死者修修面容,打理干净了,让家人来认领。给死者理发梳发,没有人愿意干,这种晦气的事情会有损利益的。
  街道人找到了老陆,老陆闷头吧嗒地抽烟,烟雾弥漫着他没有表情的脸。几个老客户说老陆就是要自砸立起几十年的招牌啊,接了这趟活,他的店就开到头喽。老些的人都讲究运气,谁还来你店里找晦气啊。但是,老陆看着门店的招牌,说:“死者为大啊。咱不能让不幸的人走了也憋屈啊。”老陆把烟抽足,收拾好工具,爽快的说去干活。
  我的梦
  石淑珍
  有首歌的歌词写得不错:“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为你是我的梦……”这首歌一度让我喜欢,不过它也给我带来了一个问题: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关于这个,我此前只有些朦胧的想象。而真正地思考它,是在高一暑假的夏令营。
  那是一个志愿者的演讲。她说:“按部就班的人生其实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你已经可以预见你的一生怎样度过了,仿佛你都能亲眼看见。”她描述她高中时对此的感受:“我害怕我厚厚的人生履历压平后只是一张白纸,一切不过是重复与重复的叠加。”
  心房在那一刻被击中。我开始想,有没有办法去选择一件我非常热爱的事情,去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一些不同。
  “梦想”这个词,上是华夏复兴的中国梦,下是普通人的小幸福。那时候我想的是,生为一个普通人,我的梦想又可以是什么呢?
  前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却是那么令人心向往之。
  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万里黄沙没有使张骞却步,滔天海浪没有让哥伦布胆怯。史公的文字在竹简中煜煜生光,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响彻美国大地。
  他们的梦想,是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我所热爱的,大概是笔下的文字吧。
  这一个个方块字里,有鲁迅的辛辣冷峻,有李敖的嬉笑怒骂,也有金庸的侠之大者。这一支细长的笔,写过無数英雄豪杰,写过多少王朝兴亡,也写过华夏的兴衰荣辱。
  我想好好地握住这支笔,写出很多很多的故事,写那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用笔记录人生,在生活压力的缝隙中追寻洁然自若的光明,在脱缰的妄念中安一颗清和淡泊的心;寻找茫茫人海里的共鸣,慰藉深夜孤单寂寥的心。
  都说“一个人没有梦想,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梦想不需要多么高大上,不需要像水中捞月一样无法实现。无论是你、我,还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小幸福。往小了说,可以是希望自己明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可以是掌握一项技能。往大了说,可以是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更多快乐。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这是三毛;“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这是海子。但于我而言,梦想可以陪我们渡过许多难过的日子,和我们走过一段孤独的岁月,为我们的生命创造更多的不同,让我们浸透烟火后,依然一腔诗意。
  这就是梦想的意义。
  水自流,云自飘
  金芝蓁
  静静流淌地桑江水上笼罩着一层厚厚的水雾,此时,太阳还没爬上那高耸连绵的山峰,却有几辆大卡车从路的尽头驶进了县城,一路轰鸣,最后驶进了沿江的菜市场……
  两个人从卡车上一跃而下,打开车后箱,从上面拖下一袋袋的蔬菜。菜市场里还没有多少人,那些四边形的摊位上盖着白色的塑料袋,中间拱起,四角用棍子或石块压着,有的货摊上方还吊着一盏白炽灯,发出白晕的光,黑黑的地板上还有掉落的红色塑料袋和青黄萎缩的菜叶,小贩的板凳静静地立在上面,四周是昏暗的。
  过了一会儿,有人陆陆续续的从发出光亮的入口走向卡车。他们拿过称好的蔬菜,从腰间斜挎的鼓囊囊的、颜色不鲜艳的包中掏出钱来,递给那两个人,再扛着那一大包蔬菜回到自己的摊位,掀开覆盖的膜,悄无声息地将蔬菜放上去。开始了一天的等待。这时,会有从各村镇来的老奶奶、老爷爷和中年的大妈挑着一担蔬菜,疾步晃悠地走进市场,挑选一个好位置坐下。鸟儿也出巢了,太阳缓慢地爬上山坡。
  这就是龙胜市场早上的光景,在这个对县城人无比重要的地方,摆满了各色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你可以在那方形木板上找到黄圆的糕,撒着黑色的芝麻,在那摆放在摊前的蒸锅里看见大颗的螺蛳,沸腾的汁水散发着香辣的气息,空气中还散发着粽子的糯香,蒸玉米的香甜,人从旁边走过,带起一阵风,拖着一条带着气味的尾巴。摊前还有用桶泡着的酸菜,在这里的一年四季,你都可以看见这些美食,它们已经占据了龙胜人一年四季的餐桌,简单朴素从不腻味。
  你从市场入口走进,会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在摊位上,你甚至可以发现许多老式电器和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用品,还有菜种、药材和饼干等,密密匝匝的躺着,它们的主人坐在椅子上,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只是静静的坐着,或者摆弄着眼前的东西,见着有人在摊位前停留就抬起头来,问一声:“你要些什么?”龙胜的小贩不喜欢吆喝,所以,市场里从不会嘈杂。这里,没有阳光可以照射进来,光线较昏暗,每一个摊位上都会悬挂着一盏灯,暖洋洋的照着,有那么些温馨。什么土鸡土鸭土鱼、野蜂窝,用笼子、盆装着,满满都是的。尽管这里有点黑、有点杂乱,空气不是那么新鲜,装修也不是很好,却出入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的浓妆艳抹,有的一身朴素,游得欢快,有的劳累,都在这里购置物品。
  市场南边已经重新整改过了,沿河建了一个别具民族特色的风雨长廊,供农民们摆卖土特产。早出晚归的农民在这静静守候一天也能挣个盆满,欢喜而归,成了干净的走廊。
  时间的流逝是悄无声息的,黄昏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降临,有的蔬菜已经售完,有的还剩下,处理这些对小贩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农民们也早已收摊回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明天,一切都会回到早晨的模样。
  水自流,云自飘……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前不久受父亲之托,帮忙改了外公的回忆录,外公是个乐于助人的人,短短一万多字记载着从远亲到近邻他帮助别人的琐事,有些人我认识,更多是不认识的,一个名字出现眼前,我突兀地反应过来,他也曾占据过我生命不轻的分量。  有一位表亲,年纪比我小的男孩,按辈分却比我大许多,我应该称他为“舅舅”,在外公的亲戚圈中,辈分是很重要的,我的脑海里也一直隐隐有着他需要尊敬的概念,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绝佳的童年玩伴,我从没叫
期刊
在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后,一个亲戚领着六岁的我,从外婆家返回到爸妈身边。妈妈读完博士回到大学工作,而我也将进入小学,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了。为此我们搬了新家,而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见过新家的样子。新家在一个公园似的地方,绿色的三轮车咿呀转响,荷花远远送来清香,道路两旁种植着各种树木,阳光热烈,蜂蝶飞舞。  那是一栋包着暖黄色土皮的小楼,斑驳褪色,色块模糊,青苔和潮湿的痕迹顺着它的脚跟往上爬,红褐色的水管光
期刊
黄姚古镇是一座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千年古镇,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列为4A景区。发祥于宋朝年间,据传是因从前黄姓和姚姓居民较多而得名。许是因为偏僻,黄姚古镇犹如养在深闺的美人,宁静、淡雅、秀美,有着特属于它的灵秀。  与三两好友相约于黄姚古镇,既是赏景亦是叙旧。黄姚古镇很难辜负人们对它的期待。黄姚古镇很小,但也很大,它以方圆3.6公里的胸怀容纳着与它日夜陪伴的当地居民,
期刊
两根粗糙而简单的拐杖支撑着他的身体,支撑着他艰难的人生,也支撑着他的信念他的追求。我不止一次目睹着他拄着那拐杖,在风中雨中艰难的移动着脚步。他只有一只脚落地,另一只空荡荡的裤管在风中瑟瑟摇动。没有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儿去,更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被谁无意间随手丢弃在小城的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张破椅子。或许这小城只
期刊
花生地  秋无约,风渐凉。伫立阳台,望向故乡的方向,我仿佛看到坡地里扯出的花生已饱满,丰实。  过去,老家前山光秃秃一片,几乎全是风化的紫色页岩。记忆中,父亲在坡岰到处垦荒,刨沙,育土,整成一块块红褐色的沙壤地,秋栽油菜,春种花生。  当油菜褪去金色的外帔,挂满青青长角果的时候,母亲就提前挑好壮实圆润的花生做种子,带着我穿梭在油菜丛里套种花生。打窝,播种,施肥,盖土,浇水。十天过后,母亲会去地里走
期刊
大外甥让外甥女传信,说樱桃熟了,再不去吃,就罢园了。  外甥的村子,在汉江北岸的山上。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不同,外甥的村子已经现代化,清一色新楼,楼前栽花种草,植树兴竹,与富人的别墅无异,而且楼与楼间距更大。  这一天,我们早早开车上路,赶在太阳刚从东山升起来,到了外甥的村庄。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村里所有的事物,楼房、花木、竹林等,显得又端庄又明丽。鸟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嘹亮的叫声,让寂静的村庄充满
期刊
春节前,朋友送来了一盆名为“朱砂根”的小树。它约高40公分,树干笔直,叶子青绿油亮,看起来很是精神。最妙的是中层的树枝上,参差地缀着一串串鲜红的小果子,大概四、五十颗,也是油亮油亮的。单凭眼观,我甚至怀疑这不是一棵正真的植物。经过反复地抚摸感受,我才得以确认这确实是一棵活生生的植物。至此,这盆便正式成为阳台绿植的一员。由于精神焕发的外表,这盆“朱砂根”受到全家人的喜爱,所以被妥善地安置在阳台的显眼
期刊
这一年过得颇不宁静。  七月,我在南昌出差时,突然接到二弟的电话,称父亲身体不适,急于见我。此刻,我预感到了将会发生什么。父亲已八十有七,近年来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出门我都十分惦记。我立即抛下庞杂的事务,直奔机场,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当我匆忙赶到父亲面前时,父亲伸出苍白的手,将我紧握。他虽然说不出一个字,但从他全无血色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的喜悦。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似乎无声地说了许多话。凌晨时分
期刊
一  鸣沙山的沙子是喜欢和孩子们玩的。所以,当我儿子在鸣沙山尖叫着冲向沙子的时候,沙子一下子就变幻了表情,扫荡了疲惫和懒散,盛开了笑容,装饰了身体的姿态,软绵绵地,把自己弄成宠物狗,等着他来逗弄。  跟在我儿子后面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跟他妈妈一路都在吵架,说话恶声恶气,没有好表情。他一定是看见沙漠变幻了表情,才露出难得的笑靥,奔跑着,故意重重地把自己砸在沙子的身上。  沙子当然无耻地笑着,腆
期刊
一  假期给岳父家打枣,岳父家四个子女都回到山西这个名叫圐圙头的小村来帮忙,几个孩子便在地里玩耍,大点的慧慧捉住一只小虫,其他的三个孩子都说这只小虫是蝴蝶,尤其妻弟家的牛牛,一副理直气壮的小模样,为了证明他们所言非虚,四个孩子一起把小虫小心翼翼拿到我面前让我辨认,我一看哪是什么蝴蝶,而是一只土灰的小飞蛾,我便实事求是地说,大花翅膀的才是蝴蝶。牛牛恼了,硬要我说这是一只蝴蝶,一边用小拳在我背上打个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