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商业界,李书福是一种可能性。
一家国有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在准垄断行业获得一席之地?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后进者,有没有可能在汽车行业中争出一片天?一种类似混业经营的模式,能否让中国企业走得更快、更远?一位草根出身的商人,有没有可能蜕变成具有现代商业气质的企业家?
可能性是硬币的两面,五五分波。
怎么会是他?
我第一次听说李书福是10年前,那时还在新华社当记者的我去台州的路桥小商品市场调研,那里是全国仅次于义乌的第二大小商品集散地。当地官员历数企业时说:台州的摩托车装配工厂很多,非常赚钱,其中比较大的一家就是李书福兄弟办的。我去工厂参观了,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工厂就在国道线边,设施简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厂的人见我们去还很紧张,因为不久前刚刚发生过门卫打人的事件。
过了几年,突然冒出李书福想造汽车的新闻。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我很吃惊。因为我对江浙一带的知名企业了如指掌,其中最有可能做成汽车的,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他靠万向节起家,20多年来一直在汽配领域中蓄力,最大的梦想就是造汽车。可是,这回却被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抢了一个先。李书福造车,没有牌照,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我听过李书福的多场演讲,能讲出这么有哲理和煽情的名言,真是为难他了。在一开始,李书福就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堂吉诃德似的、随时有可能被强大体制吞没的悲情英雄。而李书福本人似乎也十分“配合”这样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天生的本色演员。有一次,我作为评委参加一个颁奖晚会,电视台直播,轮到获奖人李书福上台了,他走路的动作明显放慢,好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主持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一脸茫然地说:是他们(导演)让我走得慢一点的。一言即出,满场莞尔。
可是,李书福并没有真的变成一个只会演戏的“喜剧演员”。在他不断做秀的同时,吉利集团却以无比扎实而坚定的步伐在汽车行业迅猛成长。在过去的5年里,它一直引领着中国轿车产业成长的方向。如今回视,无论是耸动的价格战,与跨国公司的车型专利官司,还是对自主创新的追求,都似乎符合一个追赶型企业的发展逻辑。这是一个远远还无法用成功来定义的企业,但是,它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获得的战绩却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所以,有人送给他一个雅号:“汽车疯子”。
为何只有他?
“疯子”首先是一种精神。李书福做汽车,从人才、资本、技术、品牌到政府支持,无一亮点,但他就是铁了心要造车,而且高调前行,只求一败。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出现这种疯子般的企业家,都是让人胆战心惊的。因为,他可以被“击毙”,但却不会被“击垮”。商战如战场,很多时刻的成败均在咬牙一瞬间。李书福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跟他的那种疯子精神大有关系。
“疯子”更是一种专注。李书福要造车的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至少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都纷纷提出了造车战略,媒体还起了新名词,曰“民企造车运动”。数年下来,硕果仅存的就是吉利一枝。这未必是说其他企业家不如李书福,而是因为那些企业造车,都给自己留了后路原来的产业不放弃,把造车变成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钓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就不干别的,心无旁鸳,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
制度经济学的大师科斯说过:“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这段话用在李书福和吉利集团身上很适用。
(本文作者系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
责任编辑:杨 光
一家国有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在准垄断行业获得一席之地?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后进者,有没有可能在汽车行业中争出一片天?一种类似混业经营的模式,能否让中国企业走得更快、更远?一位草根出身的商人,有没有可能蜕变成具有现代商业气质的企业家?
可能性是硬币的两面,五五分波。
怎么会是他?
我第一次听说李书福是10年前,那时还在新华社当记者的我去台州的路桥小商品市场调研,那里是全国仅次于义乌的第二大小商品集散地。当地官员历数企业时说:台州的摩托车装配工厂很多,非常赚钱,其中比较大的一家就是李书福兄弟办的。我去工厂参观了,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工厂就在国道线边,设施简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厂的人见我们去还很紧张,因为不久前刚刚发生过门卫打人的事件。
过了几年,突然冒出李书福想造汽车的新闻。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我很吃惊。因为我对江浙一带的知名企业了如指掌,其中最有可能做成汽车的,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他靠万向节起家,20多年来一直在汽配领域中蓄力,最大的梦想就是造汽车。可是,这回却被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抢了一个先。李书福造车,没有牌照,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我听过李书福的多场演讲,能讲出这么有哲理和煽情的名言,真是为难他了。在一开始,李书福就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堂吉诃德似的、随时有可能被强大体制吞没的悲情英雄。而李书福本人似乎也十分“配合”这样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天生的本色演员。有一次,我作为评委参加一个颁奖晚会,电视台直播,轮到获奖人李书福上台了,他走路的动作明显放慢,好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主持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一脸茫然地说:是他们(导演)让我走得慢一点的。一言即出,满场莞尔。
可是,李书福并没有真的变成一个只会演戏的“喜剧演员”。在他不断做秀的同时,吉利集团却以无比扎实而坚定的步伐在汽车行业迅猛成长。在过去的5年里,它一直引领着中国轿车产业成长的方向。如今回视,无论是耸动的价格战,与跨国公司的车型专利官司,还是对自主创新的追求,都似乎符合一个追赶型企业的发展逻辑。这是一个远远还无法用成功来定义的企业,但是,它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获得的战绩却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所以,有人送给他一个雅号:“汽车疯子”。
为何只有他?
“疯子”首先是一种精神。李书福做汽车,从人才、资本、技术、品牌到政府支持,无一亮点,但他就是铁了心要造车,而且高调前行,只求一败。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出现这种疯子般的企业家,都是让人胆战心惊的。因为,他可以被“击毙”,但却不会被“击垮”。商战如战场,很多时刻的成败均在咬牙一瞬间。李书福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跟他的那种疯子精神大有关系。
“疯子”更是一种专注。李书福要造车的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至少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都纷纷提出了造车战略,媒体还起了新名词,曰“民企造车运动”。数年下来,硕果仅存的就是吉利一枝。这未必是说其他企业家不如李书福,而是因为那些企业造车,都给自己留了后路原来的产业不放弃,把造车变成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钓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就不干别的,心无旁鸳,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
制度经济学的大师科斯说过:“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这段话用在李书福和吉利集团身上很适用。
(本文作者系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
责任编辑: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