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用于牙齿缺失患者气管插管前声门上通气的效果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用于牙齿缺失患者气管插管前声门上通气的效果。

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并伴有牙齿缺失(缺失牙齿大于8颗)的患者60例,年龄67~83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组(S组)和面罩组(M组)。麻醉诱导结束后,S组经鼻腔插入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声门上喷射通气,M组患者进行双手扣面罩,通气5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于给氧去氮5 min自主呼吸时(T0)、麻醉诱导后无自主呼吸1 min(T1)、2 min(T2)、3 min(T3)、4 min(T4)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5)时用超声测量膈肌呼吸运动振幅;同时行血气分析,并记录pH值<7.30、SpO2<90%、MAP和HR波动≥术前30%的发生情况。记录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M组比较,S组T1-5时膈肌呼吸运动振幅升高,T2-5时PaO2升高,T3-5时PaCO2和PETCO2降低,咽喉痛和鼻粘膜出血发生率升高,牙龈损伤和胃胀气发生率降低(P<0.05),MAP和HR波动≥术前3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见pH值<7.30、SpO2<90%发生。

结论

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可为牙齿缺失患者气管插管前提供满意的声门上通气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大鼠持续性术后痛形成时脊髓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2月龄,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0):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溶媒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假手术+GRK2降解抑制剂MDL28170组(M组)、持续性术后痛组(PPP组)、持续性
目的评价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在脂肪乳剂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n=5)、布比卡因组(B组,n=20)和脂肪乳剂组(L组,n=20)。经20 s静脉注射0.4%布比卡因30 mg/kg诱发心脏停搏,制备心脏毒性模型。复苏时,L组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5 ml/kg,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负荷
目的评价Annexin-A1模拟肽Ac2-26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按随机排序的方法分为4组(n=24):对照组(C组)、LPS组、LPS+乱序肽对照组(LPS+Src组)和LPS+Ac2-26组。LPS组加入LPS终浓度1 mg/ml;LPS+Src组加入LPS终浓度1 mg/ml和乱序肽终浓度3.3 mmol/L;LPS+Ac2-26组加入LPS终
目的评价超声确定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诊断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低脑灌注压(CPP)的准确性。方法颅脑损伤患者49例,年龄18~64岁,BMI 18.5~23.9 kg/m2,性别不限。于术后1 d时采用超声确定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和EDV,记录MAP和颅内压(ICP),计算脑灌注压(CPP)=MAP-ICP。结果EDV与CPP呈正相关(r=0.746,P<0.0
目的评价去铁胺对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70~23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高氧组(H组)、去铁胺组(D组)及空气对照组(C组)。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C组吸入空气,H组和D组吸入90%氧气。在机械通气同时,D组经尾静脉连续输注去铁胺50 mg·kg-1·h-1 4 h,共4 ml。H组和C组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 h时,取肺组织,观察病理
目的评价DNA甲基化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44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sis组) 、假手术+SAM组(Sham+SAM组)和脓毒症+SAM组(Sepsis+SAM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Sham+SAM组和Sepsis+S
目的评价基于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多模式监测的麻醉管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38例,年龄18~75岁,体重45~95 kg,ASA分级Ⅲ或Ⅳ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经验组(C组,n=122)和多模式监测组(M组,n=116)。C组监测桡动脉有创血压、CVP、ECG、Sp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放电监测模型。方法选取6~7周龄的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不拘,体重230~270 g。大鼠麻醉后,分离左侧星状神经节,悬挂于铂电极头,观察其电信号。分别于麻醉成功即刻(T0)、星状神经节悬挂于电极头即刻(T1)、星状神经节悬挂于电极头后10 min(T2)、20 min(T3)和30 min(T4)时,记录大鼠HR。于T1-4时记录星状神经节神经放电频率和幅度。T4时记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