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戒”的世界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通过丰富的影像语言传达了“注视”这一主题,反映了他人的注视对个人的异化作用和注视作为国家机器的一种权力建制方式的存在。不同于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对于男女主角妄念的嘲讽,影片对“注视”主题的强调在情感上拉近了观众与男女主角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历史高度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 戒 注视 异化
  
  李安导演的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影片《色·戒》是一个普通的美人计锄奸的故事,但结局却和传统的叙事套路不一样:女主角王佳芝在关键时刻对汉奸易先生动了真情,导致行动失败和杀身之祸。不完满的结局给了观众更多思索的空间,而对王佳芝的选择和易先生一角的理解成为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对片名中“戒”字的解读则是探索影片深层涵义的一个突破口。“戒”的本义是“守边”,其字形体现了“从人荷戈”,“以备豫不虞也”,即对没有意料到的事有所准备。《辞源》上释“戒”则有防备、警告、戒除、界线等义。佛教术语中,“戒”亦称“戒律”,是信徒防非止恶的言行准则,是对妄念、妄行、妄言的绝对防禁。对比张爱玲的小说与李安的电影,可以看到小说《色·戒》是通过文字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现王佳芝和易先生的男女情感方面的妄念。故小说中的“戒”带有佛教的警戒意义,告诉人们“色即是空”。而作者对于男女主角也是带有一丝嘲讽的。电影《色·戒》则是通过影像语言强调了“注视”对于人性的一种异化力量,在情感上将观众导向同情男女主角的方向,使影片具有一定的历史高度和人文关怀。因此影片中的“戒”更侧重表达了对这种由“注视”带来的异化力量的防备。
  
  一、注视与异化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即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主观意愿造就的。他认为作为自为存在的人与作为自在存在的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因此人应当认识自己,按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决定自己的存在。然而,现实中的多数人并非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决定自己的存在,使自己处于“非本真的存在”之中,这就导致了人的异化。异化的一个原因是人的物化。萨特曾用“他人就是地狱”来描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他人在窥视我,把我变成客体,变成物,同时也不能正确的理解我:然而,我需要他人,因此,就产生了他人的折磨,即地狱。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他人眼光来折射自己,评判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丧失了自己作为个体选择的自由。上升到文化意识形态层面,这种由人与人关系纽带实现的人的物化过程则成为了历史主义派定了个体的固定角色,它使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价值受到扼杀。
  片中可以从王佳芝与周围人的关系看到这种异化作用。分析王佳芝两次参与刺杀行动的原因,除了表面上爱国锄奸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第一次参与刺杀是受到邝裕民小团体的影响。流亡到香港大学之后,王佳芝认识了邝裕民,并成为邝小团体中的一员。在港大成功的爱国话剧表演之后,王佳芝成了港大话剧社的当家花旦。年轻漂亮,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再加上对邝裕民的恋慕之情,王佳芝加入了小团体的刺杀行动。她的参加虽然有爱国的成分在内,但年少无知的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扮演“美人计”的女主角),以及博得邝裕民的好感。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幕是,王佳芝独自一人来到自己曾经风光过的舞台上徘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突然被站在观众席上的邝裕民等人一声叫醒。王佳芝不觉中成为邝小团体注视的对象,且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去扮演“另一场戏”的女主角,一场生死之戏。就这样,王佳芝在周围人的“注视”下和自身被别人关注的需求下,选择去刺杀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易先生,她却不知道,这样的“注视”只会使她一步步走向毁灭。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王佳芝在扮演了美人计的女主角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大家的关心和认可,反倒与小团体越来越疏远。王佳芝为了这次行动,损失惨重,白白牺牲了自己的童贞,其他人则更像没事的看客。在海滩上,有个学生不耐烦的说道,“再不杀就要开学了。”显然,这次刺杀行动对于有些人来说,根本就是儿戏。在他们合手把曹副官杀死之后,血腥的场面彻底粉碎了王佳芝的梦,她只有哭着逃离了小团体。
  王佳芝第二次仍旧接受了继续刺杀行动的要求,是为了逃避与姨妈不愉快的共同生活,也是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当她得知当时小团体的其他人已被重庆方面吸纳了之后,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继续参加刺杀行动。一方面,似乎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她才能继续得到他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她不参加刺杀行动,她第一次刺杀时所付出的贞操代价就无法得以偿还。而事实上,这种贞操价值也是存在于他人目光之下的。
  在第二次行动中,王佳芝陷入到一种自欺的困境之中。萨特认为,自欺是人逃避焦虑的一种手段,是放弃自己的自为本质,将自己混同于自在之物,从而得以逃避自己选择的自由和责任。王佳芝在成功的接近易先生之后,却陷入到个人感情的尴尬境地。为了赢得老奸巨猾的易先生的信任和感情,王佳芝必须自己首先投入自己的感情,正所谓假戏真做,戏假情真。可王佳芝却明白自己不能爱上他。王佳芝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种“自欺”,在老吴面前她终于爆发出来:
  老吴:记着,情报工作人员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忠诚,忠于党,忠于领袖,忠于自己的国家,你明白吗?
  王佳芝:只有“忠诚”的呆在这个角色里面,我才能钻到他的心里。
  为了完成任务,王佳芝没有选择,只能对自己的情感自欺。她只不过是戏里的一个角色,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她如同一个没有生命的自在之物,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这正是“注视”的物化结果。影片的一些场景和拍摄方式也象征式的向我们展示了王佳芝这种被“注视”的境遇。比如,有意刻画作为女人美的一面,王佳芝的“被看”的痕迹明显。李安通过展示王佳芝身穿一件又一件精美旗袍的美丽躯体的和多次浓妆艳抹的美丽面容的特写,告诉观众,王佳芝在实施“美人计”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观看者不仅有易先生,还有邝小团体和重庆方面组织。就这样王佳芝被彻底的“物化”了。王佳芝不再是朴实无华的学生王佳芝,而是美艳的商人妻子“麦太太”。导演也通过老吴之口透露出王佳芝这种状态:“可能到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谁了。”在刺杀行动失败后,王佳芝在大街上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经过一家商店,她留恋的看着商店橱窗内的精美的女装。对王佳芝而言,或许只有美丽的外衣才是她唯一的寄托:而她自己就像橱窗内的模特一样,永远都是别人观看的对象,这无非是对王佳芝命运的一种反讽。
  因此,王佳芝错在不懂得“戒”。她知道如何在特务和官太太面前演戏,在他们面前小心翼翼。但是她对邝裕民期待的目光没有戒,对好友赖秀金嫉妒的眼光没有戒,对易 先生深情的目光没有戒,更没有对自己的心存戒。她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也就是别人的“目光”。她沉迷于舞台上的光彩照人、顾盼生辉。却没看到了舞台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对她而言,别人的赞许就是自己的成功。就这样,在邝小团体期待的目光之下,她参加了刺杀行动,又在易先生深情的目光之下,她背叛了整个行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王佳芝的“妄念”与其周围人的“注视”联系起来。异化是周围人的作用,而妄念是主体自身行为的动机。而李安电影的视觉语言似乎更强调周围人对王佳芝的异化作用。“戒”不仅仅是对王佳芝而言,似乎也是对观众提出的一种“警戒”。
  
  二、注视背后的权力之网
  
  这种对周围的人的“注视”的“戒”不仅仅是对其异化力量的防备,还有对国家机器的监视力量的防备。
  福柯在他的《规训与惩罚》中,提到了注视对于规训化权力的作用。他以英国哲学家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作为现代建制的隐喻,说明现代社会是任何运用无所不在的注视来实施对身体和心灵的规训的。这里“囚犯”处处可见,而监视者却是隐匿的。在这样的建制下,权力不再属于任何一个行驶权力的人,权力已成为一台可以自我生产的无情机器,每一个人,只是这台机器上产生不同权力效果的零部件。监视者也可以成为被监视的“囚犯”。没有人能逃脱这张权力之网,也没有人能享有对它的占有权。
  影片开始的一幕就通过无所不在的特务体现了国家机器的监视力量。紧张的气氛为整部影片奠定了基调,而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是处于一种时时警戒的状态。对这种监视力量体会最深的无疑是故事的男女主角一王佳芝和易先生。王佳芝在执行任务时小心谨慎,极力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让特务察觉。然而,王佳芝自始至终都是被“注视”着的。王佳芝的真实身份早已被易先生的手下识破。此外,两次刺杀行动背后都有重庆方面组织的关注,第一次王佳芝不知道,第二次王佳芝加入了这组织,但至死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个组织。王佳芝只有服从组织的命令,却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从王佳芝身上可以看到双重的“注视”力量,一种是显性的,是她努力反抗的一种注视权威,另一种则是隐性的,是控制她的一种注视力量。
  作为特务头子的易先生扮演的则是监视别人的角色,可以说是体现国家机器监视力量的代表。然而即便是易先生,也未能逃脱被注视的命运。他不仅受到地下党组织的“注视”,随时都有被刺杀的危险:他的一举一动,也时刻处在日本侵略政府的“注视”之下。他身边的张秘书和一些家人,都有可能是日本人派来监视他的眼线。尽管影片没有太多的揭露易先生背后的日本人,妓院一幕却巧妙的揭示了易先生与日本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王佳芝到日本人的妓院与易先生赴约,王佳芝进入易先生的房间,在房间门关上的一刻,房间外对面有一个日本军官迎面走过来,易先生忙低下头,用手遮住自己的脸。显然,他不愿被这个日本军官认出。接着王佳芝对易先生说道:“我知道你为什么约我来这里,你要我做你的妓女。”易先生回道:“做妓女?我带你到这里来,比你懂怎么做娼妓。”易先生的话语无不讽刺,做日本人的汉奸走狗好比做娼妓。而易先生躲避日本人的行为也无不象征性的反映了易先生对于背后日本侵略政府的“注视”的躲避。
  作为“注视者”,同时又是“被注视者”,易先生对这种权力运作机制深有感触。他明白每天在监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无数双眼睛所监视。他深深处在这种被监视甚至是被暗杀的危机之中,终日高度警觉,连每次与王佳芝约会都要临时更换地点。他忍受着这种被监视的痛苦,向王佳芝诉说着自己每天面临的恐惧。他感到自己犹如行尸走肉,只有与王佳芝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而与王佳芝的性爱则成为他发泄痛苦的渠道。
  由此,我们得到片中“戒”的两重涵义:一是对他人“注视”的异化力量的警戒,一是对国家机器的监视力量的防备。王佳芝不幸成为这两种注视力量的牺牲品。而作为国家机器监视者的易先生也逃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李安充分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媒体的优势。通过影像语言突显出“注视”这一主题。对比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影片增加的一些细节,帮助我们理解这一主题。如邝裕民小团体杀死曹副官一幕,观众与王佳芝一起目睹了一种属于集体行为的残忍,这种行为事实正是集体中他人注视的异化力量使个人丧失作为个体选择的自由的结果。又如,日本人的妓院一幕也是原小说没有的,通过这一幕可以看到“注视”背后的权力之网,和电影带有同情色彩的对特务易先生的处境的描写。李安对角色同情性的表现还可以从对原小说细节的改写看到。影片中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后,坐上了人力车。说到福开森路。观众知道福开森路有易先生给她的房子。原小说是到愚园路,因为她有住在愚园路的亲戚,她想住过去几天,看看风声再说。这个细节的改动说明了导演希望引起观众对王佳芝的同情。王佳芝是不幸的,孤立无助的她在生死的关键时刻只能将易先生给她的房子看作是自己的家,因为重庆方面的人一定不会放过她,而此时她只能指望易先生能救她。从这个角度,观众或许更能理解王佳芝的选择。通过这种同情性的描写,影片更深刻的体现了对“注视”这种异化力量的警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女性主义理论在电影《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中所展现的对男性中心意识下父权制社会的冲击和由此带来的困境,指出女性主体身份在影片乃至当下社会中的两难;主动地拒绝与被动地退让,这使建立在,性别基础之上,以自主为旗帜的女性主义理论,滑落进主体“在场”与“缺席”的二元对立与延搁之中,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影片中女性主体身份进行宽泛性阐释
【摘要】本片根据上海女作家须兰短篇小说《银杏银杏》改编而成,极度忠实于原作。这部影片要比原作来得震撼,因为电影多了些渲染,添了些煽情,再加上凄美的背景乐,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观感神经。  【关键词】《爱有来生》阿九 阿明    好久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如此感动了。看完《爱有来生》之后,我哭红了眼睛,心里像是缺了一块什么似的无比失落。对于今生来世我向来想得甚少,无论是爱还是恨,我都想在今生了结,那样的人
[摘要] 将电影引入高职英语课堂益处颇多,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把影视与英语课堂结合,不仅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听说训练,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去充分了解英语世界里的风俗民情、人生哲理。把DVD电影引入英语课堂,是现在EFL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尝试,教师  [关键词] DVD英语电影 英语教学    人类记忆持久性的实验显示:学生
[摘要]文学与影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学名著改编为电视剧也成为一种趋势,时下,四大名著的新一轮改编成为当今电视荧屏上的一大热点。由于编导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受众需求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四大名著的改编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被称为我国古代小说之典范的四大名著的改编更应该慎重严肃地去对待,既不能不顾艺术现实的需求呆板的忠于原著,更不能以“时代要求”为幌子进行无原则的恶搞。  [关键词]四大名著 
[摘要]《投名状》有别于传统电影文学结义题材而将结义放在一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三人的情感与理想矛盾所展现的张力突出人性的弱点,官场的黑暗以及制度的变迁,进而使得电影从一个单纯的暴力美学上升到了对人性的关怀。  [关键词]《投名状》 潜规则 博弈    中国的文学电影作品当中,关于结义的题材,往往不乏经典之作,古有如《三国演义》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产电影诸如《喋
摘要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启示》是其鼎盛时期的一部作品,显示了奥康纳作品的典型特点:暴力突然降临与暴力后获得新生,根据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特平太太实际上是以《圣经·约伯记》中的约伯为原型。特平太太突遭打击后意识到自己罪行进而悔改获得灵魂拯救的过程就是约伯故事的翻版。  关键词 约伯 原型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加拿大文艺批评家弗莱认为
[摘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是二战后出现的第一个电影流派,它通过真实性的创作手法使其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真实美学”是安德烈·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具有关注直接现实性主题,强调镜头段落、提倡非表演性的特点,贾樟柯在他的电影中努力践行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中国电影的回归树立了标尺。  [关键词]贾樟柯 电影创作 现实主义    贾樟柯这个被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尔里希·
【摘要】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有明显的讽喻性和警戒性,狄更斯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的改良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历史观。通过对小说家狄更斯代表作品《双城记》中的人物德伐吉太太的深刻分析,探讨了狄更新思想的矛盾性。  【关键词】 德伐吉太太双城记矛盾性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著作中,他创造了1900多个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
摘要 英国种族移民主题电影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的表现传统,对英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种族移民问题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反映。进入21世纪,英国移民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何去表现这一主题,成为电影人面临的新的课题。  关键词 种族 移民 现实主义 种族歧视 移民体验    在英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以种族移民为主体的影片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其数量少,影响面小决定的。这种现象在以白人文化占绝对主
[摘要]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如何真正发挥出“多元化风格”音乐的优势,使得中国当代电影音乐文化在保证内部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新型个性特征的彰显是当代电影音乐创作的又一课题。本文对当代电影音乐的文化特征与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态势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影视音乐的特点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多元化 创作 动机    电影是艺术的综合体,是科学技术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