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传统武德势在必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认识其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和最广泛的社会性、民本性特征。首先,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武德文化之“仁”的思想体系中,爱民、爱国是武德的最核心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精忠报国”与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出武德文化核心价值的真谛。一部中国古代史揭示,那些被历史讴歌、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大多是“精忠报国”“扶众安民”的典范。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又是职业性与广泛的民众性、社会性相统一的文化体系。尤其是以捍族保民为特征的这面爱国主义旗帜,不仅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而且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在反对外敌入侵、军队一时成为民族生存寄托的战争时期,军人的“精忠报国”精神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放军报》作者 王联斌
钓鱼岛会变成第二个海参崴吗?
近日,《日本新华侨报》发表报道称,日本海上保安厅要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视船。面对日本按部就班地实施占据钓鱼岛计划,人们有必要担心,钓鱼岛是否会变成第二个海参崴。
海参崴,因盛产海参而得名。1860年6月,沙俄军队悍然占领海参崴,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
虽然香港、澳门早已回归,但中国却永远失去了海参崴和珲春两个重要的出海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已经失去过海参崴的中国绝对不会同意再失去钓鱼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海上保安厅不断派遣船只到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所谓的警戒和安全巡视。2008年12月8日,中国两艘海洋调查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对领海展开正常科学考查,不料此举却刺激了日本的神经,反诬中方“入侵其领海”,随即将常驻这一地区的常规巡视船数量由2艘增加至3艘,还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石垣基地派出了直升机进行监视。
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灯塔,海上保安厅加强防卫措施,政府向民间“租借”等许多个单独事件串联起来,就是有预谋的完整事件,日本试图通过加大控制力度逐步强占中国钓鱼岛,强化“实际控制”,企图成为既定事实。虽然中国目前还无法实际控制和占领钓鱼岛,但需要不断地提出自己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明确表明态度,才能避免海参崴的悲剧重演。
《国防时报》北京著名学者、军事评论家王锦思
拿破仑何以功败垂成
拿破仑作为一代枭雄,曾经在欧洲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至今,他的指挥艺术和赫赫战功仍为法兰西人民所津津乐道。黑格尔曾经超越疆域限制和民族感情,盛赞他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和一股勇往直前的“世界力量”。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它可以迅即造就一个英雄,也可以轻易使之走上末路,拿破仑作为法国大革命的经纪人和代言人最终败走滑铁卢和莱比锡。究其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既有其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拿破仑的战略目的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利用统一的法典、原则和情感联合欧洲各大国组成一个伟大的“邦联”,并以法兰西作为宗主国,然而如此宏大的计划注定要破产,因为它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
擎着资产阶级革命大旗,呼喊着平等与自由等启蒙口号的拿破仑最终背叛了他对欧洲的允诺。当拿破仑为捍卫法国革命胜利果实而驰骋欧陆的时候,欧洲各国的下层民众为他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意大利甚至视他为“解放者”。然而自他称帝,并为欧洲各国送去了他任命的国王的时候,他对欧洲各国的解救变成了征服和占领,沉重的奴役和压迫严重伤害了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并促使其民族主义情感的觉醒,这种情感在莱比锡战场上得到了总的宣泄和爆发。
《解放军报》作者 和鹏
机动权就是主动权
机动能力是一支部队最基本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能不能按照执行任务的要求把兵力按时投放到指定地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军事行动的进程和结局。《孙子兵法》中说:“兵之情贵速,乘人不及。”国外军事谋略家也曾指出,整个战争艺术的秘密,就是成为交通线上的主人。有效运用投送手段,快速机动兵力,对于形成有利的战略战役态势,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一分钟到达,就早一分钟主动,晚一分钟到达,则可能处处被动,贻误战机,导致全盘皆输。战争史上,以时间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为扭转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10天之内向前线紧急投送5000个军列的兵员,从而迟滞了德军的进攻,为转入战略相持、赢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间在军事上的运用,可以使优势装备成为一堆废物,也可以使劣势装备发挥超常作用。有人把时间叫做“软装备”,这是很有道理的。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世界各国莫不把战略投送能力作为适应军事变革、推进军队建设转型的有效举措,加大战略投送训练,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美军在其联合构想中,明确提出了“全球到达”理念,以“全球投送”代替“前沿存在”,要求具备4天将一个旅、5天将一个师、30天将5个师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能力。
我军传统的兵力投送主要采取铁路运输的方式。但随着武器装备的高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转变,战略投送空间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展,战略投送的方式手段不断改进,并逐渐向陆海空天多维一体发展。因此,在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上,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研究,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编组,将最强的力量在第一时间投送到指定地点。
《解放军报》作者 陈远英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认识其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和最广泛的社会性、民本性特征。首先,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武德文化之“仁”的思想体系中,爱民、爱国是武德的最核心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精忠报国”与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出武德文化核心价值的真谛。一部中国古代史揭示,那些被历史讴歌、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大多是“精忠报国”“扶众安民”的典范。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又是职业性与广泛的民众性、社会性相统一的文化体系。尤其是以捍族保民为特征的这面爱国主义旗帜,不仅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而且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在反对外敌入侵、军队一时成为民族生存寄托的战争时期,军人的“精忠报国”精神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放军报》作者 王联斌
钓鱼岛会变成第二个海参崴吗?
近日,《日本新华侨报》发表报道称,日本海上保安厅要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视船。面对日本按部就班地实施占据钓鱼岛计划,人们有必要担心,钓鱼岛是否会变成第二个海参崴。
海参崴,因盛产海参而得名。1860年6月,沙俄军队悍然占领海参崴,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
虽然香港、澳门早已回归,但中国却永远失去了海参崴和珲春两个重要的出海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已经失去过海参崴的中国绝对不会同意再失去钓鱼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海上保安厅不断派遣船只到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所谓的警戒和安全巡视。2008年12月8日,中国两艘海洋调查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对领海展开正常科学考查,不料此举却刺激了日本的神经,反诬中方“入侵其领海”,随即将常驻这一地区的常规巡视船数量由2艘增加至3艘,还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石垣基地派出了直升机进行监视。
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灯塔,海上保安厅加强防卫措施,政府向民间“租借”等许多个单独事件串联起来,就是有预谋的完整事件,日本试图通过加大控制力度逐步强占中国钓鱼岛,强化“实际控制”,企图成为既定事实。虽然中国目前还无法实际控制和占领钓鱼岛,但需要不断地提出自己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明确表明态度,才能避免海参崴的悲剧重演。
《国防时报》北京著名学者、军事评论家王锦思
拿破仑何以功败垂成
拿破仑作为一代枭雄,曾经在欧洲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至今,他的指挥艺术和赫赫战功仍为法兰西人民所津津乐道。黑格尔曾经超越疆域限制和民族感情,盛赞他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和一股勇往直前的“世界力量”。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它可以迅即造就一个英雄,也可以轻易使之走上末路,拿破仑作为法国大革命的经纪人和代言人最终败走滑铁卢和莱比锡。究其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既有其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拿破仑的战略目的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利用统一的法典、原则和情感联合欧洲各大国组成一个伟大的“邦联”,并以法兰西作为宗主国,然而如此宏大的计划注定要破产,因为它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
擎着资产阶级革命大旗,呼喊着平等与自由等启蒙口号的拿破仑最终背叛了他对欧洲的允诺。当拿破仑为捍卫法国革命胜利果实而驰骋欧陆的时候,欧洲各国的下层民众为他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意大利甚至视他为“解放者”。然而自他称帝,并为欧洲各国送去了他任命的国王的时候,他对欧洲各国的解救变成了征服和占领,沉重的奴役和压迫严重伤害了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并促使其民族主义情感的觉醒,这种情感在莱比锡战场上得到了总的宣泄和爆发。
《解放军报》作者 和鹏
机动权就是主动权
机动能力是一支部队最基本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能不能按照执行任务的要求把兵力按时投放到指定地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军事行动的进程和结局。《孙子兵法》中说:“兵之情贵速,乘人不及。”国外军事谋略家也曾指出,整个战争艺术的秘密,就是成为交通线上的主人。有效运用投送手段,快速机动兵力,对于形成有利的战略战役态势,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一分钟到达,就早一分钟主动,晚一分钟到达,则可能处处被动,贻误战机,导致全盘皆输。战争史上,以时间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为扭转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10天之内向前线紧急投送5000个军列的兵员,从而迟滞了德军的进攻,为转入战略相持、赢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间在军事上的运用,可以使优势装备成为一堆废物,也可以使劣势装备发挥超常作用。有人把时间叫做“软装备”,这是很有道理的。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世界各国莫不把战略投送能力作为适应军事变革、推进军队建设转型的有效举措,加大战略投送训练,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美军在其联合构想中,明确提出了“全球到达”理念,以“全球投送”代替“前沿存在”,要求具备4天将一个旅、5天将一个师、30天将5个师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能力。
我军传统的兵力投送主要采取铁路运输的方式。但随着武器装备的高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转变,战略投送空间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展,战略投送的方式手段不断改进,并逐渐向陆海空天多维一体发展。因此,在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上,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研究,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编组,将最强的力量在第一时间投送到指定地点。
《解放军报》作者 陈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