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几个问题: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忽视学段特点;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忽视训练系统;教学策略本末倒置,忽视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缺乏变化,忽视学生心理。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20年来的习作教学研究,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梳理写作目标体系;然后立足年段差异,厘清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学段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借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分三个学段进行具体阐述。
一、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策略一整合资源
关于写作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可见,写好一段话是低年段写作教学的重要指标。但低年段学生识字量少,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想写好一段话,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如何让学生轻松写好一段话?关键在于通过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和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层次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写话训练。
1.巧用课文资源
儿童具有记忆力好,善于模仿运用语言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读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的儿歌、童谣、绕口令、童诗,就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开发、利用。
例如,《棉花姑娘》的最后一句话,“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学生对“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这样ABAB式的色彩词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模仿句式写话。
2.依托绘本写话
内容简单的图画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和场景,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绘本文字少,图画精美,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最佳范本。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中,可将绘本引入课堂,让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讲述故事。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逐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一猜一猜一读一读一写一写”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猜想故事情节,对比阅读图画和文字,在续写故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演画结合写话
喜欢幻想、动手画画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科幻色彩的场景,创设演画结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写话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画一画:让学生先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外星人。
(2)说一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紹外星人的模样、本领。
(3)演一演:外星人来到了地球,你跟他相遇了,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写一写:将“说一说”“演一演”的内容写下来。
由于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记录有趣语言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阅读“生活的百科全书”。把生活中有趣的见闻及时记录下来,可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写话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当然,除了这四种写话教学策略,还有利用活动来写话,巧用插图来写话,调动多个感官来写话,依靠师生问答来写话等教学策略。不管是哪种策略,都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整合资源,设计得“有滋有味”。
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策略一学“语”致用
关于写作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定位为“习作”,“观察周围世界,积累感兴趣的材料。习作是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要求“能按要求连贯地写一段话,把意思写清楚”,到了四年级要求“能完整、具体地写一件事,具体、有条理地写一个人物或事物、描写一处景物”“能根据表达方式按要求进行仿写”。可见,中年段的习作目标重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是段的教学。掌握段落结构和习得言语形式,是中年段的核心学习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段“意”,掌握段“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学“语”致用,开展语段迁移训练。
1.仿精彩句式,使言之有趣
第二学段教材中有很多富有语言特色的课文,有的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有的长短句结合,句式富有变化。教学时,关注这些精彩句式,或发掘其生动趣味之处,或巧借语言运用到习作中,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中描写天气热的精彩语句:“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后仿写。此外,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段各种花开放的精彩句式、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的排比句式,都可以让学生学“语”致用。
2.仿典型语段,使言之有物
经典的语段不仅表现出独特的语言特点,更有其独到的表达方式。在语段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理解作者写什么,还要感悟作者怎么写,并学习其表达形式,使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
如三年级下册《翠鸟》第一段细致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层次分明,是训练学生描写动物外形的范例。在学生领悟到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后,出示小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模仿课文,从小鸭子的毛、嘴、眼睛、脚等几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3.仿语段结构,使言之有序
总分式文章在人教版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占了很大比例,学生习作中总分式结构的运用也是最普遍的。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都是总分总式结构的文章。指导学生仿写这些语段结构,可以把握构段规律,内化其语言运用方式,使表达言之有序,为高年级的连段成篇、谋篇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从“港湾里闪耀的灯光、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三方面加以描写的特点非常典型,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总分的结构描写一处景物。
三、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策略一广择佳法
到了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开始对“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提出更高要求。而习作的总目标则定位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因此,高年段习作教学的侧重点从中年段对段式规律的把握,上升到对谋篇布局的谋划,包括连段成篇,描写生动形象,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想象合理等。这一学段,揣摩并运用表达方法是训练重点,需要教师广择佳法,优化教学策略。
1.经典课例的读写结合法
根据单元习作训练目标,挖掘课内经典课例的语用点,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读中揣摩写作方法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或语段仿构,或篇章借鉴,或移植情感,或提炼思想。将习作和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的最佳方式。
例如,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范文。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小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课文从小处落笔,结合个人的感受来写,具体、生动、亲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上,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这种以小见大、通过几件典型小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课后迁移运用,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2.写作技能的专项训练法
专项训练主要是结合阅读课和语文园地里的“习作”“我的发现”“交流平台”,在教学中渗透基本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能。
例如,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根据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點不同,可以安排三次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的专项训练:《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侧重比喻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侧重外貌和语言描写方法,《临死前的严监生》侧重经典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的专项训练法
根据学段特点和教材编排安排常用应用文(日记、书信、留言、通知等)专项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要素。如应用文写作训练,五年级侧重于训练写活动计划、读后感、发言稿、研究报告;六年级侧重于训练写梗概、儿童诗、倡议书、演讲稿、建议书和临别赠言。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训练。
除上述三种方法,还可在习作后运用问题解决的升格训练法,根据学生每次习作训练出现的问题,课下单独指导;也可以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设置习作复习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本学期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还可以通过习作展示评比,激发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总之,同样的写作教学,因学段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随之不同。因此,教师要遵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原则,根据学段特点,准确设定学段目标,厘清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20年来的习作教学研究,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梳理写作目标体系;然后立足年段差异,厘清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学段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借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分三个学段进行具体阐述。
一、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策略一整合资源
关于写作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可见,写好一段话是低年段写作教学的重要指标。但低年段学生识字量少,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想写好一段话,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如何让学生轻松写好一段话?关键在于通过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和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层次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写话训练。
1.巧用课文资源
儿童具有记忆力好,善于模仿运用语言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读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的儿歌、童谣、绕口令、童诗,就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开发、利用。
例如,《棉花姑娘》的最后一句话,“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学生对“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这样ABAB式的色彩词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模仿句式写话。
2.依托绘本写话
内容简单的图画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和场景,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绘本文字少,图画精美,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最佳范本。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中,可将绘本引入课堂,让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讲述故事。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逐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一猜一猜一读一读一写一写”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猜想故事情节,对比阅读图画和文字,在续写故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演画结合写话
喜欢幻想、动手画画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科幻色彩的场景,创设演画结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写话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画一画:让学生先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外星人。
(2)说一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紹外星人的模样、本领。
(3)演一演:外星人来到了地球,你跟他相遇了,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写一写:将“说一说”“演一演”的内容写下来。
由于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记录有趣语言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阅读“生活的百科全书”。把生活中有趣的见闻及时记录下来,可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写话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当然,除了这四种写话教学策略,还有利用活动来写话,巧用插图来写话,调动多个感官来写话,依靠师生问答来写话等教学策略。不管是哪种策略,都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整合资源,设计得“有滋有味”。
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策略一学“语”致用
关于写作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定位为“习作”,“观察周围世界,积累感兴趣的材料。习作是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要求“能按要求连贯地写一段话,把意思写清楚”,到了四年级要求“能完整、具体地写一件事,具体、有条理地写一个人物或事物、描写一处景物”“能根据表达方式按要求进行仿写”。可见,中年段的习作目标重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是段的教学。掌握段落结构和习得言语形式,是中年段的核心学习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段“意”,掌握段“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学“语”致用,开展语段迁移训练。
1.仿精彩句式,使言之有趣
第二学段教材中有很多富有语言特色的课文,有的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有的长短句结合,句式富有变化。教学时,关注这些精彩句式,或发掘其生动趣味之处,或巧借语言运用到习作中,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中描写天气热的精彩语句:“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后仿写。此外,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段各种花开放的精彩句式、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的排比句式,都可以让学生学“语”致用。
2.仿典型语段,使言之有物
经典的语段不仅表现出独特的语言特点,更有其独到的表达方式。在语段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理解作者写什么,还要感悟作者怎么写,并学习其表达形式,使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
如三年级下册《翠鸟》第一段细致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层次分明,是训练学生描写动物外形的范例。在学生领悟到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后,出示小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模仿课文,从小鸭子的毛、嘴、眼睛、脚等几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3.仿语段结构,使言之有序
总分式文章在人教版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占了很大比例,学生习作中总分式结构的运用也是最普遍的。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都是总分总式结构的文章。指导学生仿写这些语段结构,可以把握构段规律,内化其语言运用方式,使表达言之有序,为高年级的连段成篇、谋篇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从“港湾里闪耀的灯光、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三方面加以描写的特点非常典型,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总分的结构描写一处景物。
三、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策略一广择佳法
到了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开始对“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提出更高要求。而习作的总目标则定位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因此,高年段习作教学的侧重点从中年段对段式规律的把握,上升到对谋篇布局的谋划,包括连段成篇,描写生动形象,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想象合理等。这一学段,揣摩并运用表达方法是训练重点,需要教师广择佳法,优化教学策略。
1.经典课例的读写结合法
根据单元习作训练目标,挖掘课内经典课例的语用点,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读中揣摩写作方法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或语段仿构,或篇章借鉴,或移植情感,或提炼思想。将习作和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的最佳方式。
例如,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范文。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小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课文从小处落笔,结合个人的感受来写,具体、生动、亲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上,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这种以小见大、通过几件典型小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课后迁移运用,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2.写作技能的专项训练法
专项训练主要是结合阅读课和语文园地里的“习作”“我的发现”“交流平台”,在教学中渗透基本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能。
例如,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根据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點不同,可以安排三次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的专项训练:《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侧重比喻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侧重外貌和语言描写方法,《临死前的严监生》侧重经典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的专项训练法
根据学段特点和教材编排安排常用应用文(日记、书信、留言、通知等)专项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要素。如应用文写作训练,五年级侧重于训练写活动计划、读后感、发言稿、研究报告;六年级侧重于训练写梗概、儿童诗、倡议书、演讲稿、建议书和临别赠言。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训练。
除上述三种方法,还可在习作后运用问题解决的升格训练法,根据学生每次习作训练出现的问题,课下单独指导;也可以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设置习作复习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本学期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还可以通过习作展示评比,激发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总之,同样的写作教学,因学段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随之不同。因此,教师要遵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原则,根据学段特点,准确设定学段目标,厘清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