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毫无疑问,《雷雨》中也表达了命运的主题。但是,这部作品所表达的又不仅仅是命运,作家在借鉴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可贵的创新,使《雷雨》在是命运悲剧的同时,更是一部社会悲剧。
《俄狄浦斯王》是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在作品中,命运无所不在。主人公俄狄浦斯一出生命运就被注定,在他的父亲祈求得到他时,神就已经这样说了:“拉布达科斯的儿子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的父亲)啊:我答应你的请求,给你一个儿子;但是你要小心你命中注定会死在你儿子手中!这命运是宙斯注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俄狄浦斯注定要杀父,而他的父亲也注定要被儿子杀死。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样,围绕着这一神示,就有了作品中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出生后,他的父母想要避免这一悲剧的产生,所以就把他的左右脚钉在了一起,交给仆人让把他弄死。但是,仆人的善良,使狄浦斯意外地来到了异国的王宫,又仍旧逃避不了“杀父娶母”的神示,因此,在长大后,为了逃避自己的命运,他不惜放弃荣华富贵开始流浪。可是,岂料要逃避命运的罗网又偏偏落入了命运的罗网,城门口的争执让他无意中失手杀死了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恰恰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这样,俄狄浦斯在不自知的情况之下应验了他命运的第一步——杀父!其后,俄狄浦斯的命运似乎比较顺利,破解谜语,成为国王,治理城邦,万人拥戴,十六年中,他以一个成功的、贤明的、“救星”式的国王身份平静而安逸地生活着,噩运,似乎已离他远去!可是,一场瘟疫的降临改变了这一切!瘟疫发生后,神示又一次出现,俄狄浦斯重被推上了命运的风头浪尖。作品中的三次“回顾”、三次“突转”层层递进,揭示出了俄狄浦斯的真实人生。而在这过程中,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态度已经不再是逃避,而变成了反抗。他,坚强、刚毅、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自主意识,不屈服于命运,敢于与命运作不懈斗争,但也正是如此,命运之神的威力才更显巨大,命运之神才更加无法抗拒!
在这部作品中,命运无所不在地左右着主人公的命运,并且从一开始就用神谕的方式暗示,让主人公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中去体验自己的悲剧命运。在命运面前,人变得异常渺小无力,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只能证明的是神的万能。这样,作品处处诠释着命运,命运,成为这部悲剧作品表现的最大主题。
再来看一下《雷雨》。在《<雷雨>序》中,曹先生这样说到:“《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里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确实,一部《雷雨》包含了众多的复杂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命运。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命运”。著名评论家李健吾曾说:“这出长剧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隐而不见的力量,却是处处令我们感到的一个命运观念。”作品中,鲁妈年轻时在周家做仆人并与周家少爷(周朴园)相恋,结果被赶出周家,岂料30年后她竟然又走进了周家;女儿四凤在周家做仆人,岂料又与周家少爷(周萍)相恋,而这少爷又居然是她同母异父的哥哥;鲁妈一再担心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岂料女儿不但如此,而且“蹈”的还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覆辙”!而作品的主人公之一周萍,爱上了后母繁漪并也使繁漪爱上了他后,却因为害怕承担“乱伦”的罪名,又残忍地抛弃了繁漪。为了逃避罪名,为了抛弃繁漪,他紧紧地抓住了四凤这根救命稻草,岂料他抓住的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是一根根本不能去抓、更不可能救命的“稻草”!他和俄狄浦斯一样,想尽力逃避命运,却在不自觉中犯错,做了理智不允许去做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无法掌控的,他们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的吸引下向前、向前、向前,最终却掉进了深渊!而这种力量,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这,也正是中国人所说的“命”!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品的女主人公繁漪。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知识自由的女性,但同时她也是“一个中国的旧式女人”。因此,在嫁给周朴园、嫁入那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之后,十八年中她默默忍受着周朴园对她的折磨。而周朴园作为一个资本家,处处要求繁漪遵守封建道德,用封建的伦理教条规范她的言行举止。这样,繁漪一方面是生活优越的富太太,另一方面却似被软禁在周公馆“这个死地方”当中,过着“监狱”一般的生活。周朴园的存在,处处压制着繁漪,她,是“一个受压制的女人”,周公馆的沉闷把她压制的难以喘息,她几乎已不对生活抱什么希望。
可是,周萍的到来又点燃了她生活的希望。周萍对她表示了爱慕,而这个“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 的女人在得到这一点点希望之后竟然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希望籍此获得重生。而周萍这个眼神里总“闪烁着迟疑、怯懦与矛盾”的人则难以背负“乱伦”的沉重心理包袱,对她始乱终弃。 “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当繁漪多次警告周萍之后,当周萍与四凤即将出走的时候,繁漪的力量完全爆发了,孤注一掷中,她毁灭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
毫无疑问,繁漪悲剧的产生和周家父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周家这个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毁灭了她,是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毁灭了她。她在这个惨无人道的黑暗社会中拼死挣扎、努力呼喊,但仍旧没有挽救自己。当然,繁漪的悲剧也与自身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她的救赎不是靠自己,而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并不值得她托付的人身上。因此,她被抛弃之时,也就是她绝望之时,毁灭之时。这是繁漪的局限性,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女性还没有走到足够远,还没有走到让她们明白应该如何自我救赎的地步。所以,显然,繁漪的悲剧是一种社会悲剧,是不能用“命”来解释的。
比较两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两位作家的悲剧主题是有所不同的。索福克勒斯的观念是纯粹的,他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就是命运的无上威力。它体现出了,在古希腊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无比敬畏,无比恐惧。而这种心理就在作品当中外化为了人类力量的渺小、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法抗拒。而曹禺的悲剧主题则要复杂的多,正如他所言,这部作品中“有一个主宰”,但同时又有“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他在人物的悲剧命运中融入了现代意识,去展现社会大环境对人性的无比压抑。因此,这部作品更大意义上应是一部社会悲剧。曹禺曾说:“我是一个忘恩的奴仆,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这些褪了色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他在学习继承先人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更以他丰富的表现性和多义性留给后人不尽的思考。
《俄狄浦斯王》是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在作品中,命运无所不在。主人公俄狄浦斯一出生命运就被注定,在他的父亲祈求得到他时,神就已经这样说了:“拉布达科斯的儿子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的父亲)啊:我答应你的请求,给你一个儿子;但是你要小心你命中注定会死在你儿子手中!这命运是宙斯注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俄狄浦斯注定要杀父,而他的父亲也注定要被儿子杀死。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样,围绕着这一神示,就有了作品中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出生后,他的父母想要避免这一悲剧的产生,所以就把他的左右脚钉在了一起,交给仆人让把他弄死。但是,仆人的善良,使狄浦斯意外地来到了异国的王宫,又仍旧逃避不了“杀父娶母”的神示,因此,在长大后,为了逃避自己的命运,他不惜放弃荣华富贵开始流浪。可是,岂料要逃避命运的罗网又偏偏落入了命运的罗网,城门口的争执让他无意中失手杀死了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恰恰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这样,俄狄浦斯在不自知的情况之下应验了他命运的第一步——杀父!其后,俄狄浦斯的命运似乎比较顺利,破解谜语,成为国王,治理城邦,万人拥戴,十六年中,他以一个成功的、贤明的、“救星”式的国王身份平静而安逸地生活着,噩运,似乎已离他远去!可是,一场瘟疫的降临改变了这一切!瘟疫发生后,神示又一次出现,俄狄浦斯重被推上了命运的风头浪尖。作品中的三次“回顾”、三次“突转”层层递进,揭示出了俄狄浦斯的真实人生。而在这过程中,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态度已经不再是逃避,而变成了反抗。他,坚强、刚毅、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自主意识,不屈服于命运,敢于与命运作不懈斗争,但也正是如此,命运之神的威力才更显巨大,命运之神才更加无法抗拒!
在这部作品中,命运无所不在地左右着主人公的命运,并且从一开始就用神谕的方式暗示,让主人公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中去体验自己的悲剧命运。在命运面前,人变得异常渺小无力,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只能证明的是神的万能。这样,作品处处诠释着命运,命运,成为这部悲剧作品表现的最大主题。
再来看一下《雷雨》。在《<雷雨>序》中,曹先生这样说到:“《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里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确实,一部《雷雨》包含了众多的复杂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命运。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命运”。著名评论家李健吾曾说:“这出长剧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隐而不见的力量,却是处处令我们感到的一个命运观念。”作品中,鲁妈年轻时在周家做仆人并与周家少爷(周朴园)相恋,结果被赶出周家,岂料30年后她竟然又走进了周家;女儿四凤在周家做仆人,岂料又与周家少爷(周萍)相恋,而这少爷又居然是她同母异父的哥哥;鲁妈一再担心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岂料女儿不但如此,而且“蹈”的还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覆辙”!而作品的主人公之一周萍,爱上了后母繁漪并也使繁漪爱上了他后,却因为害怕承担“乱伦”的罪名,又残忍地抛弃了繁漪。为了逃避罪名,为了抛弃繁漪,他紧紧地抓住了四凤这根救命稻草,岂料他抓住的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是一根根本不能去抓、更不可能救命的“稻草”!他和俄狄浦斯一样,想尽力逃避命运,却在不自觉中犯错,做了理智不允许去做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无法掌控的,他们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的吸引下向前、向前、向前,最终却掉进了深渊!而这种力量,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这,也正是中国人所说的“命”!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品的女主人公繁漪。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知识自由的女性,但同时她也是“一个中国的旧式女人”。因此,在嫁给周朴园、嫁入那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之后,十八年中她默默忍受着周朴园对她的折磨。而周朴园作为一个资本家,处处要求繁漪遵守封建道德,用封建的伦理教条规范她的言行举止。这样,繁漪一方面是生活优越的富太太,另一方面却似被软禁在周公馆“这个死地方”当中,过着“监狱”一般的生活。周朴园的存在,处处压制着繁漪,她,是“一个受压制的女人”,周公馆的沉闷把她压制的难以喘息,她几乎已不对生活抱什么希望。
可是,周萍的到来又点燃了她生活的希望。周萍对她表示了爱慕,而这个“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 的女人在得到这一点点希望之后竟然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希望籍此获得重生。而周萍这个眼神里总“闪烁着迟疑、怯懦与矛盾”的人则难以背负“乱伦”的沉重心理包袱,对她始乱终弃。 “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当繁漪多次警告周萍之后,当周萍与四凤即将出走的时候,繁漪的力量完全爆发了,孤注一掷中,她毁灭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
毫无疑问,繁漪悲剧的产生和周家父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周家这个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毁灭了她,是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毁灭了她。她在这个惨无人道的黑暗社会中拼死挣扎、努力呼喊,但仍旧没有挽救自己。当然,繁漪的悲剧也与自身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她的救赎不是靠自己,而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并不值得她托付的人身上。因此,她被抛弃之时,也就是她绝望之时,毁灭之时。这是繁漪的局限性,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女性还没有走到足够远,还没有走到让她们明白应该如何自我救赎的地步。所以,显然,繁漪的悲剧是一种社会悲剧,是不能用“命”来解释的。
比较两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两位作家的悲剧主题是有所不同的。索福克勒斯的观念是纯粹的,他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就是命运的无上威力。它体现出了,在古希腊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无比敬畏,无比恐惧。而这种心理就在作品当中外化为了人类力量的渺小、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法抗拒。而曹禺的悲剧主题则要复杂的多,正如他所言,这部作品中“有一个主宰”,但同时又有“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他在人物的悲剧命运中融入了现代意识,去展现社会大环境对人性的无比压抑。因此,这部作品更大意义上应是一部社会悲剧。曹禺曾说:“我是一个忘恩的奴仆,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这些褪了色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他在学习继承先人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更以他丰富的表现性和多义性留给后人不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