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要求。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关键环节,其质量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对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受到诸多关注,本文就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帮助教师更为高效的展开课堂有效提问以及教学实践的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1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1.1全面性
课堂提问的对象是所有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状况、教学内容,提出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进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主动思考。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有着阶段性的特点,不同内容教学方式也因此有着一定差异,语文教育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基础提出不同问题[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动机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但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把握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问题答案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启发性
教师教学艺术提问使得新问题复杂化,进而激发学生思维。此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好奇心带来的困难,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的去思考。当然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水平,难度适中,与学生当下水平相适应,进而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去思考,最后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依据由近到远、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课堂提问应当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则需要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最后达到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目的。教师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虽然让学生感到非常难,但是又可以让学生确信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处于小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难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状态,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超越现有思维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2.1不能很好理解有效性提问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知,现阶段对小学生的提问以考试为出发点。学生想法直接或者间接的受着课堂提问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大都为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没有做到提问问题的开放性。素质教育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教学以考试为指导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培养学生思维,又需要考虑学生成绩。这就致使课堂提问有效性得不到实施,课堂提问仅仅为考试服务。
2.2忽视学生地位
在以往语文课堂中,提问就是教师对学生提问,传统教育观念主人公为教师,通过教师单一的提问、学生回答来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致使小学生不知道也不敢提出问题[2]。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地位不均衡,即使教师想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但是由于课堂动态性、自身能力等等因素的阻碍,不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观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预设生成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进度,学生依据教师提出问题解答,便可以掌握语文知识。这种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产生有着消极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上,一味的追求课堂氛围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2.3缺乏创新
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答案标准化的现象。学生因为被动地位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依据为教参,对于那些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答案,教师通常采取灌输教学法,学生问题的回答仅仅是形式主义上思维的冲突,不能通过学生自身理解使其自身思维达到新的高度。实际语文课堂任务是培养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错误引导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文本,学生也没有对文本有着创造性的理解,这种是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
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3.1营造良好提问环境
教师的表扬、充裕的时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情况下小学生可以积极分析、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良好环境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关键时期,纪律严苛的环境会使得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进而致使其不敢主动发言。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创设良好提问环境、和谐学习氛围、充分互动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思考,进而确保有效性提问的实施。此外学生之间的协作、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问题的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学生能够交流协作的环境。教师还需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动态关系与学习状态关系,指引学生积极的分析、思考问题[3]。
3.2了解学生特点
小学生在生活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学习进度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同样教学环境中,小学生往往会显现出不同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方式,这就阻碍着教师课堂提问及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全面的掌握每个学生个体特征,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提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给予其充裕的思考、探究时间,使得其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处于中间的同学,教师应当提升其学习能力,提问需要能够激发其兴趣,还需要多给予其答题的机会;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教师就要注重其兴趣点,使其乐于参与答题并获得成功满足感,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信。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设计阶段尤其要注重那些个性较为突出的学生,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只要教师在课堂提问做到方式多样、速度适中、形式新颖,则必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3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是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需明确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是平等的,存在顺序差别但是没有地位不同。此外教师还需要不能替代学生理解文本,尊重其人格,当学生回答错误是应当对其进行勉励。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当有承认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的勇气,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间距离,进而学生积极的向教师倾诉自身最为真实的想法,更加高效的展开语文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当对问题提出后的评价有一定重视,尤其是过程评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祁会华.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190-190.
[3]乙二春.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58-5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1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1.1全面性
课堂提问的对象是所有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状况、教学内容,提出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进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主动思考。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有着阶段性的特点,不同内容教学方式也因此有着一定差异,语文教育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基础提出不同问题[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动机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但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把握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问题答案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启发性
教师教学艺术提问使得新问题复杂化,进而激发学生思维。此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好奇心带来的困难,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的去思考。当然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水平,难度适中,与学生当下水平相适应,进而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去思考,最后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依据由近到远、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课堂提问应当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则需要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最后达到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目的。教师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虽然让学生感到非常难,但是又可以让学生确信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处于小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难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状态,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超越现有思维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2.1不能很好理解有效性提问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知,现阶段对小学生的提问以考试为出发点。学生想法直接或者间接的受着课堂提问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大都为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没有做到提问问题的开放性。素质教育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教学以考试为指导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培养学生思维,又需要考虑学生成绩。这就致使课堂提问有效性得不到实施,课堂提问仅仅为考试服务。
2.2忽视学生地位
在以往语文课堂中,提问就是教师对学生提问,传统教育观念主人公为教师,通过教师单一的提问、学生回答来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致使小学生不知道也不敢提出问题[2]。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地位不均衡,即使教师想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但是由于课堂动态性、自身能力等等因素的阻碍,不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观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预设生成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进度,学生依据教师提出问题解答,便可以掌握语文知识。这种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产生有着消极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上,一味的追求课堂氛围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2.3缺乏创新
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答案标准化的现象。学生因为被动地位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依据为教参,对于那些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答案,教师通常采取灌输教学法,学生问题的回答仅仅是形式主义上思维的冲突,不能通过学生自身理解使其自身思维达到新的高度。实际语文课堂任务是培养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错误引导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文本,学生也没有对文本有着创造性的理解,这种是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
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3.1营造良好提问环境
教师的表扬、充裕的时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情况下小学生可以积极分析、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良好环境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关键时期,纪律严苛的环境会使得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进而致使其不敢主动发言。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创设良好提问环境、和谐学习氛围、充分互动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思考,进而确保有效性提问的实施。此外学生之间的协作、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问题的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学生能够交流协作的环境。教师还需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动态关系与学习状态关系,指引学生积极的分析、思考问题[3]。
3.2了解学生特点
小学生在生活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学习进度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同样教学环境中,小学生往往会显现出不同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方式,这就阻碍着教师课堂提问及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全面的掌握每个学生个体特征,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提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给予其充裕的思考、探究时间,使得其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处于中间的同学,教师应当提升其学习能力,提问需要能够激发其兴趣,还需要多给予其答题的机会;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教师就要注重其兴趣点,使其乐于参与答题并获得成功满足感,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信。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设计阶段尤其要注重那些个性较为突出的学生,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只要教师在课堂提问做到方式多样、速度适中、形式新颖,则必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3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是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需明确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是平等的,存在顺序差别但是没有地位不同。此外教师还需要不能替代学生理解文本,尊重其人格,当学生回答错误是应当对其进行勉励。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当有承认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的勇气,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间距离,进而学生积极的向教师倾诉自身最为真实的想法,更加高效的展开语文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当对问题提出后的评价有一定重视,尤其是过程评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祁会华.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190-190.
[3]乙二春.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