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合作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小学语文发展需要,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52
对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教学方法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意义。合作学习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学需求与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会让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先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首先,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情,包括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想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从而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了解学生语文水平的过程中不能以某一次的成绩为标准,而是应该把每次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综合判定。
其次,在掌握了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之后,教师要把学生平均划分为三个层次。例如,语文成绩较好、中等和较差这三个层次。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为了避免打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尽量不要把划分的层次以及划分层次的标准告诉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要秉承让学生共同进步的原则,而不能在划分层次之后就差别对待学生。
最后,教师要把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合作小组。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有利于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内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带动小组讨论、学习,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设想一下,如果把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都安排在一个小组,不仅不利于小组成员成绩的提高,而且会大大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为学生布置探究性的问题
在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探究性的问题。因为探究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才会逐步上升。所以,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出发,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地进行探究。避免学生理解不了问题,从而导致探究的积极性下降的现象的发生。
2.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尽量要与现阶段的内容有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问题的难易度。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难易度适中的问题。过难的问题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产生厌倦感;过简单的问题不利于达到预期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
在学生结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吸收合作学习的成果,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同时,小学生的主动性较差,所以教师在最初阶段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参与度、小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等等角度进行反思。并找出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扬长补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探究的成果,是否得出了结论、结论是否正确等等。因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所以合作学习结束后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是必须要关注的。如果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一步的反思,为什么会弄错,哪一步出了错。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学习自己收获了哪些东西。另外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学生总结结束后教师也要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到自己收获的东西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进一步地提升。
四、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要做好学生话语范围的有序调控。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而又不过多干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师生共同研讨中逐步显现和掌握。对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得顺利要及时进行表扬;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指导;对偏离主题和受阻的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其顺利开展。这种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展现自我,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推理归纳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社会对于当代人才的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开展未来的语文学习,也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落实合作学习模式,做好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战,1999.
[2]郑生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M].教育评论,2004:104.
[3]譚宏梅.《小组合作学习浅谈》[M].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
[4]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M].山东教育科研,199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52
对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教学方法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意义。合作学习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学需求与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会让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先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首先,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情,包括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想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从而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了解学生语文水平的过程中不能以某一次的成绩为标准,而是应该把每次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综合判定。
其次,在掌握了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之后,教师要把学生平均划分为三个层次。例如,语文成绩较好、中等和较差这三个层次。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为了避免打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尽量不要把划分的层次以及划分层次的标准告诉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要秉承让学生共同进步的原则,而不能在划分层次之后就差别对待学生。
最后,教师要把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合作小组。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有利于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内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带动小组讨论、学习,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设想一下,如果把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都安排在一个小组,不仅不利于小组成员成绩的提高,而且会大大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为学生布置探究性的问题
在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探究性的问题。因为探究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才会逐步上升。所以,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出发,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地进行探究。避免学生理解不了问题,从而导致探究的积极性下降的现象的发生。
2.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尽量要与现阶段的内容有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问题的难易度。教师在选择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难易度适中的问题。过难的问题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产生厌倦感;过简单的问题不利于达到预期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
在学生结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吸收合作学习的成果,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同时,小学生的主动性较差,所以教师在最初阶段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参与度、小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等等角度进行反思。并找出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扬长补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探究的成果,是否得出了结论、结论是否正确等等。因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所以合作学习结束后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是必须要关注的。如果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一步的反思,为什么会弄错,哪一步出了错。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学习自己收获了哪些东西。另外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学生总结结束后教师也要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到自己收获的东西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进一步地提升。
四、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要做好学生话语范围的有序调控。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而又不过多干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师生共同研讨中逐步显现和掌握。对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得顺利要及时进行表扬;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指导;对偏离主题和受阻的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其顺利开展。这种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展现自我,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推理归纳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社会对于当代人才的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开展未来的语文学习,也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落实合作学习模式,做好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战,1999.
[2]郑生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M].教育评论,2004:104.
[3]譚宏梅.《小组合作学习浅谈》[M].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
[4]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M].山东教育科研,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