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塑性冷拔对水淬非晶丝GMI性能的影响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塑性冷拔是基于金属材料电塑性效应的一种加工工艺,在非晶丝材料后处理中引入电塑性冷拔工艺,对非晶丝材料的塑性变形、组织结构有显著影响.适当的脉冲电流不仅能显著改善非晶丝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还能减少非晶丝表面的缩孔、缩松,提高非晶丝材料的表面光洁度,改善非晶丝材料的巨磁阻抗(GMI )性能.
其他文献
用AlSi7Mg0.6半固态浆料进行实验,研究球形颗粒的演变机理.在略高于液相线温度下水淬的样品中结晶相主要为枝晶,而采用旋转圆筒的方式来搅拌熔体使其冷却到半固态温度范围内
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化学还原方法,在水溶液中利用NaBH4作为还原剂还原醋酸或硫酸铜,制备了Ag-Cu纳米颗粒.反应过程中通入氮气来防止生成的合金被氧化.采用XRD、紫外-可见光谱
选取TiO2为钛源、Li2CO3为锂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吸附剂前躯体Li2TiO3,并探讨锂钛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合成Li2TiO3性质的影响.将Li2TiO3用一定浓度的盐酸酸洗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试、ζ电位测试和共沉淀实验,研究铜离子和钙离子对羧甲基纤维素(CMC)抑制绿泥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分子和绿泥石表面存在的静电排斥作用阻碍CMC
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具有不同氧化态的聚间苯二胺,将其用于吸附硫酸根离子,进行一系列的吸附实验;通过FTIR、XPS、pH跟踪及能量计算,研究了聚间苯二胺吸附硫酸根离子的机理
采用基于投影缀加平面波赝势结合Hubbard修正的局域自旋密度泛函近似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金属γ-Ce及其CeO2、Ce2O3的电子结构,并和紫外光电子能谱实验进行对比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含有准晶Ⅰ相的铸态Mg-5Zn-0.63Er(质量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在480℃固溶10 h后,除有W相颗粒析出外,准晶Ⅰ相几乎全部固溶在基体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Mn2+共激活的Ba3Ca4Mg(SiO4)4荧光粉,讨论了其光谱性能和晶体结构.光谱测试结果显示,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波长430~700 nm的宽峰,由4
研究重熔料及稀土钇对ZL205A合金铸态组织、热裂性能及凝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和复合添加重熔料及稀土钇都能够细化合金组织,使之变得更加均匀、细小。单独添加重熔料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制备BaAl2Si2O8:Eu2+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等对BaAl2Si2O8:Eu2+荧光粉的相结构、发光性能、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