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G的自动化施肥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 :电子与封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动施肥机的智能化、多元化发展,以STM32单片机为中心设计了一款智能施肥控制系统。系统采用C语言设计,结合4G网络通信,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控制、远程充值、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中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根据行驶速度并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算法实时调整施肥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精准施肥的要求,施肥误差平均值为3.02%。
其他文献
集成电路检验和失效分析相关标准中提出了芯片去层制备的要求,但因未提供相应的操作方法而缺乏可操作性。去层制备方法与芯片的物理层次结构和材料紧密相关,探讨了离子刻蚀法、机械研磨法、化学腐蚀法等去层制备方法与芯片物理层次、材料的适用性,选用实际芯片完成玻璃钝化层、介质层和金属化层的制备和去除,获得了可以满足检验和分析要求的物理层次。提出的芯片去层制备方法可以为相应标准提供补充,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为检测机构和用户单位的检验和分析过程提供了参考。
抗辐射单元库是快速完成抗辐射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基于0.18μm CMOS加固工艺总剂量及单粒子效应加固策略,从单元库规格制定、逻辑与版图设计、单元库特征参数提取及布局布线文件抽取、单元库设计套件质量保证到最终硅验证,完成了抗辐射单元库的全流程开发。抗辐射单元库在速度、面积、功耗及抗辐射性能4个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均衡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软件无线电、软件化卫星等技术的发展,中间件作为软件平台支撑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当前中间件主要包含面向对象的组件型和消息中间件,但是大部分中间件,如Kafka、RocketMQ等均面向个人计算机平台应用,无法适配到嵌入式平台上。同时其设计过多关注高并发和高性能,无法满足军用电子系统实时性、高可靠等方面的要求。为了满足此类应用,对象管理组织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式为其提供数据分发服务,并发布了相关规范。通过将轻量化的极端资源受限环境数据分发服务(Extreme Resource Constr
对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SMT贴片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吸嘴选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SMT贴片吸嘴,优化SMT贴片工艺,可显著减少SAW器件在后道封装过程中的抛料和芯片开裂几率。
空中场强是描绘空中电磁频谱态势的基本要素,是评估辐射源工作效能和空域覆盖的关键参数,是用频分配、用频台站规划和部署、干扰查处等频谱管理业务的重要依据。高精度的空中场强测量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对空中场强测量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统计误差理论值,并给出误差测量的建议方法,对开展高精度空中场强测量设备的研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随着系统级封装(System-in-Package,SiP)中器件数量和功率密度的急剧增加,精确的热分析与电分析成为设计关键点。仿真时采用电与热数据交互的方法,实现功率高达90.6 W高性能SiP的电热迭代分析。相较于单一的热分析和电分析,考虑电热耦合后SiP最高温度上升6.34%,用电端电源引脚处实际电压下降5.7%,电热耦合分析为大功率高性能SiP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论述瞬时测频接收机中由于噪声引起的虚假频率问题,着重介绍基于IQ模值的噪声识别技术。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鉴相器输出的IQ模值对信号和纯噪声的响应特性差别,通过IQ模值可以识别信号和纯噪声,从而剔除由于纯噪声产生的虚假频率。基于该技术改进现有的测频流程。新的测频流程可以很好地解决由纯噪声引起的虚假频率问题,提高输出频率码的置信度。
设计了一种基于SOI材料制作的兼顾响应度和带宽的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采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与现有工艺完全兼容,同时易于单片集成。利用Silvaco对该光电探测器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光电探测器响应度和带宽的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吸收层厚度、离子注入深度等工艺步骤,结合器件特性设计优化深N阱结构,实现了高响应度高带宽的光电探测器。在5 V反向偏置的条件下,基于SOI的光电探测器在850 nm波长下实现了0.33 A/W的响应度,-3 dB带宽为120 MHz。研究结果对高速应
针对高动态、大频偏数字解调技术中的载波同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根据频偏范围以及实际接收信号的载噪比调整跟踪环路参数的详细设计方法,并进行系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跟踪环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高动态大频偏场景下的数字解调性能要求。
微机械加工(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工艺中常需要应用到低应力氮化硅作为结构层或钝化层材料,以降低圆片的翘曲。通过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Low Pressure Chemical-Vapor Deposition,LPCVD),优化工艺中反应气体流量比,可以得到应力低于200 MPa的氮化硅薄膜。针对工艺中存在的片间应力以及薄膜厚度均匀性差的问题,采用二次离子质谱测试(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SIMS)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