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EML4-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个致癌基因,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过程。以EML4-ALK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成为治疗NSCLC的焦点,包括crizotinib在内的多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前期研究及ALK融合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中疗效显著。然而,随之出现的耐药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现对EML4-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和克服耐药的新策略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疟疾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所引起的并发症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在疟疾流行区,由于抗药性原虫株的产生和蚊媒的扩散,使疟疾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为此,寻找新的抗疟药和研究疟疾疫苗显得尤为迫切.这些研究首先需要对疟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在疟原虫感染与免疫的研究中,树突状细胞作为宿主对抗疟原虫感染免疫的关键环节,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文就当前树突状细胞在宿主抗疟原虫感染中作用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为一种异源二聚体型促炎症性细胞因子,能够诱导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Th0细胞向Th1分化,是联系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间的桥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巨噬细胞在感染病原体后产生IL-12,IL-12的产牛依赖于不同编码基因的表达调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
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作为肺癌早期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为肿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MicroRN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MicroRNA与肺癌增殖、侵袭、治疗、预后和复发有着密切关系。DNA甲基化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形式,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使DNA染色质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转录失活,引起肿瘤发生。DNA甲基化和MicroRNA在功能上相互调控,对肺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及用药依从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针对肺癌的传统治疗手段虽不断发展和改善,但肺癌的病死率未明显改变。除了大力倡导戒烟,化学药物预防有望降低肺癌的发生及抑制肺癌的发展,从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化学药物预防是应用饮食和/或药物来抑制或逆转肿瘤的形成,目前已成功用于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预防。虽然已有的研究未能找到有效预防肺癌的药物,但鉴于大部分肺癌的发生是支气管上皮经历正常分化、增生、化生、异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10月在该院肝胆外科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