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寂静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伊的羊圈,在石门沟一个叫旧寺湾的山坡上。
  推开院门,老伊的二女儿脑仁草正在院子里给一只白山羊刷羊绒。阳光柔媚,但院子里有风。脑仁草将山羊的一只后蹄和一只前蹄缚在一起,将它侧身放倒在一片麻袋上,羊儿舒服地眯着眼睛,全身松垮,任凭脑仁草用铁刷子刷它的绒毛。天气热了,羊儿也想脱掉厚厚的冬装,轻快地跳一曲春天的芭蕾。
  脑仁草今年二十岁,在玉门打工两年多了。最近阿弥(外祖父)病了,家里又要刷绒又要照顾阿弥,她带着妹妹坐火车回来帮忙了。妹妹叫更尕草,是个身体结实的假小子,两个酒窝儿比眼睛大。她们的姐姐叫兰草,在西北民族大學上学。“草”在藏语里是“大海”的意思。我认识她们仨的时候,她们还是四五岁拖鼻涕的小丫头,曾经为一把炒豆子打得尘土飞扬。那时候,她们住在石门寺旁边的家里,跟乡政府隔河相望,我常去她家蹭饭吃。如今她们都是大姑娘了,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搅动得旧寺湾这一座孤独的院落生动且旖旎。
  我蹲在脑仁草身边看她刷绒毛。她坐在一只小马扎上,左手按住羊身子,右手轻柔地一下一下刷,生怕弄疼了它。她的额上有一个圆圆的疤痕隐约可见,那是小时候被石头磕破的。当她一手捂着冒血的脑袋大哭着回到家里时,只有她的阿也(外祖母)在家,正坐在廊沿下撕羊毛。阿也顺手抓起一撮羊毛贴在了脑仁草的伤口上,血立马就止住了。后来,伤口逐渐愈合,有一小绺羊毛却不想退出,固执地留恋在她的脑门上。七八岁的她玩耍时,笑容甜美,眼窝深深,头顶上一绺羊毛随风飘荡,似西方故事中神秘的精灵,会随时飞上天去。
  脑仁草每刷上几下就停下来理理刷子上的绒。羊儿时而会抬起头来“咩”地长叹一声,脑仁草就在它脑门上戳一指头,让它乖乖躺下。羊都是双眼皮,白色的长睫毛随着肚皮的呼吸一闪一闪的。讲起往事,我问她:“天使,你的羊毛呢?”她害羞地笑了。
  照卡花是三个“草”儿的妈妈,她怀里抱着另外一只羊,坐在一块旧毯子上,一条腿伸着,一条腿把羊圈住,全身粘满了羊绒,红脸蛋,粗眉毛,像唐卡画里的菩萨。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当年招赘了永登县人小伊。刚开始,小伊不会放牧,不是丢了羊,就是丢了牛,照卡花经常提着牧羊的鞭子抽他。此时,老伊斜着肩膀背着一背篼牛粪进来,这个藏族家的“木华”(女婿),已变成一个标准的藏族汉子老伊了。照卡花看他的目光柔如春水。
  浓浓的茯茶很快就熬好了,更尕草在画有龙形图案的茶碗里调了牛奶、酥油,为我们沏了茶。好香的茶,我一气喝了两碗,寒气被驱赶殆尽,浑身热乎乎的,也懒洋洋的,真想像院子里那只羊儿一样侧着身子躺下来,让太阳晒晒,被山风吹吹,被脑仁草挠挠。
  生病的阿弥也从院子里进来喝茶。他原来是个活泼的老人,见了我总逗我说:“在电视里看见你了。”自从他的老阿奶去世后,他迅速地老了,枯了,没力气也没心情跟我们说玩笑话了。
  喝了茶,我信步走出院门。
  近处的山安静地凝眸东望,远处的山懒懒地躺着。山上吃草的羊不说话,山脚下默默流淌的浑浊的河水,清淡而又舒朗。顺着山脊爬上去,藏青色的公路也变成了一道风景,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像一股风,打不破山里的寂静。一只田鼠在山崖畔揖手直立,一动不动,肃穆地和我注视着同一个方向。这一时刻,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能抹去。
  顺山而下。草原围栏的栅栏门虚掩着,我像熟门熟路的亲戚,拉开门走了进去。穿过围栏,是一溜麦田,麦苗才有寸把长,正是麦苗一生中颜色最好看的时候。麦田中间夹着两块歇地。农人心疼地,他们一生都在侍弄它们,亲近它们,同时也在靠它们养活自己和儿孙。在他们眼里,土地有时候是衣食父母,有时却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它们什么时候累了,该歇息了,就让它们歇一歇。野草野菜钻了歇地的空儿,在没有麦苗的歇地里撒开了欢儿,长得有点忘情忘性。早两天下了雨,更是助长了苦苦菜们,看见顶着露水的几片翠绿的叶儿,就知道埋在底下的芽儿有多么的白胖、饱满、鲜美,正是挖它们的好时机呀!
  顺手拾起一根树枝撅断,那锋利的断口恰是一个小铲子。我蹲在歇地里开始挖苦苦菜。翻开湿润的黑油油的土地,苦苦菜的嫩芽儿像突然惊醒的孩子,在阳光的照射和我的注视下调皮地伸了个懒腰,跳进掌心。手掌很快就满了,我把它们一堆堆放在一起,继续往前寻找。心情激动得有点夸张,怕它们会被一阵风刮走,或被后来人捡走。
  独自一人蹲在大片寂静的土地上,专心于一件与土壤、野菜、山风和淙淙流水有关的事业,距离这种感觉有多久了?我极力想寻找小时候挖野菜的回忆,却一片空白。
  脑仁草站在坡上叫我:“阿奶(婶婶、阿姨之意),吃饭了!”我用黑风衣兜着那些苦苦菜往回走,奶白色的汁水沾满了衣襟,不去管它了吧!
  午饭是炒山药菜,锅盔馍。吃过午饭,更尕草为我准备了铲子和塑料袋。脑仁草也提着一把小铲子跟在我后面。
  站在地里是看不见苦苦菜的,所有的野草野菜都齐刷刷地绿着摇晃着,让你不能清晰地辨别。找寻苦苦菜的过程,和找寻真理的过程一样,需要蹲下身来,蹲得越低,越接近自然和真理的本真。
  我蹲在一条地埂上,轻轻地铲下去,左手取走苦苦菜的同时,右手随即自然地把翻起的土坷垃拍平。“哗”的一下,我想起来了——这一把小小的铲子和这一个熟练的动作捅开了我脑海中封存的某个瓶子,往事如水“哗哗”地涌了过来,淹没了我的眼眶。我终于找到了所有与土地、与庄稼活儿有关的回忆——这是一个农人特有的动作——地总是耕耘平整、松软,才会盼得来年的丰收。
  一会儿就挖了许多苦苦菜。白色的汁水浸润得一颗心逐渐柔软、潮湿。在地里蹲得久了,腿蜷曲得麻木,就势在地埂边一块大石头上躺了下来。四野寂静,天高云淡,鹅黄色的杨树笔直地冲向蓝天,一只孤独的鹰在红色的山崖边盘旋。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泪水滴落在黑色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李 梅
  美术绘画:许川如
其他文献
今天陪妹妹看了一部电影,准确来说,是一部动画片:一只来自2019年的熊与一头远在三万年前的小狼的友谊……可如此真挚的友情,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分离。  看完这部电影,我时常不经意间回想起里面的情节。总是放学后一个人跑到江边,看着滚滚向东的江水,那江水常常又感觉像是静止了,然后突然回退。转眼间自己仿佛回到了三万年前,刹那間,酸、苦、涩、咸涌进了我的心窝窝里,翻腾着,呼啸着。直至,那五味杂陈中和在一起,成
期刊
周末,我和先生在公园小亭歇凉。  一对耋髦老人迎面走来,阿姨穿白衬衫,胸前绣着精致小花,下身一条碎花裙。老先生白T恤休闲裤,带着老顽童的俏皮劲儿。他们满头银发,踏着行走T台的步伐,十指相扣,笑容可掬,款款而来,那份岁月积淀的怡然自得,顿时令蝉屏住了呼吸,湖水泛起涟漪,杨柳也在频频惊叹……  原来,美无关年龄,無关财富,无关场合,只关乎内在的优雅和生活的态度。
期刊
老家的房子旁边有一块菜地,每天吃过早饭,奶奶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一把小钉耙,给蔬菜施肥、浇水和锄草。这一圈下来,累出一身的汗,至少得两个小时。  “勤劳”,是奶奶的代名词。奶奶每天依旧乐此不疲。奶奶菜园里的菜,是整个村里长得最茂盛的,各类时蔬总是早于邻居们品尝到。每每这个时候,奶奶总要提着篮子,带着我,挨家挨户给四周的邻居们送去新鲜的蔬菜。  奶奶七十多歲了,一共养育了四个子女,我爸爸和我的伯伯
期刊
星期五晚上,我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青蛙!  梦里,我正在一个池塘边悠闲地散步,突然“咚”的一声,一个易拉罐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砸到了我头顶,“哎哟喂!”我头上立刻肿起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大包。“呱呱呱,痛死我了……天啊!”蛙声未落,不远处,一个饮料瓶正画着美丽的弧线朝我飞来,“天啊,太恐怖了!”此时不躲还待何时?我赶緊往旁边一跃,“呱”的一声躲过了这一劫!算了算了,这样下去,我肯定活不
期刊
我至今在想:那天我走后,那些刚发蒙上学的孩子们,有人来给他们上课吗?  大约1968年吧 ,一天,我转悠到离家不远的北街小学,去找在那里代课的小学同学余四凤借书看。我和她当时皆为初三毕业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学校停课,贫农、烈属家庭出身的她,到手的师范入学通知书作废了,所幸有一份临时的代课工作;而我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则接到一封未被高中也未被中专学校录取的“安慰信”,信中似有要我做好“一颗红
期刊
很多事情是从我妈那边听来的,关于外婆。  外婆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家里是根正苗红的贫农家庭,兄弟姐妹本来8人,由于家里太穷,最后剩下的只有4个孩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外婆是老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了几年私塾后,外婆便早早出来混社会了。”我妈说。  我不知道外婆那颗不安分的心是什么时候开始膨胀起来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早混社会的她,居然参战了!是的,没有说错,参战了
期刊
儿时在农村生活过的我,理应会钓鱼,然而,我那种一根棉线、一口用针弯成的钩且不撒窝子的老式钓法已不适用于进化了的鱼儿们了。  一位热心的钓鱼高手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钓友。这位钓友自称有二十多年钓龄,且是连续工龄,看来,他年轻时就开始钓鱼了。他既懂老式钓术,又懂现代钓技。第一次向他学钓鱼的那天,我们去得早,到河边时,太阳才升起,他手把手地教我撒酒浸的大米打鱼窝,他还拿出了自备的糠饼,帮我投到鱼窝中,他很
期刊
阳光的大手多么温暖啊。  一寸一寸,抚摸着水墨色的臭椿树,这棵或是那棵,都是那么的发烫,芽苞爆炸,吐出了一团团的绿雾,一片片的小手,甜蜜蜜,甜蜜蜜,弥漫在空气中。土壤也开始发烫,像暖烘烘的被子,只不过太热了,闷得慌。哦,水钻出来,树根们钻出来,蚯蚓们钻出来,草籽们争先恐后地朝着水源挤,喝饱,脱壳,伸展,破土,苍黄黄的褶皱里,有了眨着眼睛的新绿,数也数不清。鸟儿在天上飞,心,也飞,而且在笑哩。  别
期刊
早晨上班,途经西城墙。  刚刚经历了一场春寒的侵袭,城墙上,几株高大的槐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脱去了黑色的外衣,绽出了一片一片指甲盖儿大小的嫩绿的叶子,给这个善变的春天悄然间增添了一片新绿。  初升的朝阳从东方斜斜地照过来,斑斑驳驳的金色阳光落在新生发的槐树叶上,风吹过来,像一只只穿着黄金甲的小蝌蚪游来游去,一闪一闪地映着我的双眼。  伸出手,搭在眼睛上,抬起头,却看见整个树冠被人为拉断了很多的枝枝
期刊
鸡叫四遍,天地还是一片混沌的黑,稀稀拉拉的几颗星星似乎怕冷似的瑟瑟着。村西头,拴牢家的黑狗吠叫了几声,很快,就被空旷的夜吞噬了。  我手里牵着绑在猪脖子上的绳子,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父亲跟在后面,时不时“吼——吼——”地吆喝着猪。我家叫“胖胖”的黑猪,头天被母亲精心喂了三顿,凌晨又给和了满满一大木槽甜菜叶拌玉米面,吃成了一个球状,边走边哼哼,不晓得是胀得难受还是将走出大山的激动。蜿蜒的山道上,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