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碍你什么事?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为什么还没“脱光”
  29岁的销售员宋佳上周参加了第三个闺蜜的婚礼。曾经的“四人帮”如今就她一人单身。
  婚礼现场唯美浪漫,亲友的祝福更令她钦羡不已。但席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同学纷纷问起她的个人问题,“佳佳,你什么时候结婚?”“要不把我们单位的一个男同事介绍给你?”让她尴尬之余又有些烦躁。
  这不是她第一次被人问到终身大事。每次参加完朋友、同事的婚礼后,父母总会在家里再来一轮催婚。成天被人唠叨,宋佳干脆在相亲网上注册,让红娘给自己选个伴,“也许结果不会那么如意,但不管怎样,今年我一定得找个人结婚!”
  为结婚而恋爱、结婚的人并不少。一开始是一场婚宴的感触,然后是亲戚的旁观和父母的焦虑,再之后是已经成家的熟人高谈阔论孩子老公。每个急于相亲的单身者身边,都有一大群比当事人更着急的亲友团:都这个年龄了,你为什么还没“脱光”?!
  “脱光”,不仅指结束单身状态,更意味着告别一种非正常的生活状态。单身者最容易被贴上某些标签,他们很难摆脱某种约定俗成的刻板印象,即便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单身=难缠,没有魅力;单身的中年男人=社交能力弱,不负责任,是轻佻的公子哥;单身的女人=性格古怪,要求苛刻。
  而最苛刻的标签,莫过于将单身大龄女人轻蔑地称为“剩女”。《败犬的远吠》的作者酒井顺子就曾以自嘲的方式说:没结婚的女人就像是失败组,世人都是觉得她们的人生是失败的,是不可能幸福的。
  围城内外的较量
  单身者被贴上上述标签,与非单身群体的观念、感受有很大关系。
  当他人的行为与自己一贯坚持的自我认知(这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产生分歧时,我们会出现不舒适、不愉快的情绪。没有人乐意否定自己,人们通常会根据划分原则,把周围人分成“我们”和“他们”。“我们”是自己所重视且所属的内部集团,有各种共通性,符合自己的认知;“他们”则是有巨大差异的外部集团,与自我认知冲突,必须轻视或者否定以打压对方。
  “单身者是可耻的”,正是已婚群体对单身少数派的否定。而当他们高调地秀恩爱时,单身者则嚣张地强调自由的可贵性,以此予以回击。
  “你不结婚不会孤独吗?”当34岁的程序员赵华从外甥女口中听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迷茫和些许的诧异,“不会啊,我可以自己独立地生活。非常自由,想到哪就到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心所欲。”这个答案并不能让年幼的外甥女感到满意,“可是,妈妈说不结婚的人特别可怜。不结婚就没有小宝宝,以后没人陪你,你一定会很孤单的。”
  中国人历来重视“成家”的必要性,除了传宗接代、分担生活压力的需求,结婚还被视为独立成熟的标志。即便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或者建立了优秀的人际关系,只要没有建立真正的婚姻关系,仍旧会被周围人视为“未成年人”,而只有成家了,才能彻底走出父母的庇佑,在自己新的家庭里承担起新的责任,考虑更周到,让人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以证明“我很可靠”。
  单身意味着这层蜕变的缺席,离真正的成熟永远有距离,也就怨不得已婚者底气十足地要对他们指指点点了。
  歧视单身还是炫耀已婚?
  除了排他性,对单身者的“歧视”还有更多原因,如果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关心”自己的人究竟抱着何种心理,摆脱被过度关注的尴尬就不是难事了。
  炫耀型关注者:表面上看,对单身者的关注是希望督促其尽快结婚,找到自己的幸福,但关注的背后,肯定自己的成分更重。用什么证明告别单身的选择是幸福的?通过渲染单身者的困境。所以当他们在私人场合有意无意提起你的单身问题时,很可能只是想炫耀自己美满富足的家庭。而在炫耀的同时如果能说服一个单身者加入敌对阵营,能让他们得到双重的心理满足。
  遇到这种类型的人,不妨在她刻意提及时立刻投其所好,对她的家庭表现出羡慕、肯定,满足她的虚荣心后再转移话题。
  当上司关心下属的终身大事:如果关心你的人是上司,请注意,他真正在乎的其实是你的工作能力。人们普遍认为成家意味着对公司的忠诚度更高,单身则有不可靠嫌疑,这种偏见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扭转,但你完全可以发挥单身带来的时间优势,在工作中变得更加努力。
  当亲友团关注你:除了是真心为你着急,希望和你分享婚姻生活带来的稳定、温馨等优势,你的单身情况还可能成为亲友们拉近彼此距离的八卦话题。面对她们,你可以根据亲疏程度,选择敷衍或者推心置腹的坦诚。
  当父母关注你:父母是最大的“歧视单身”群体,他们的过度关注只能证明以往的社会经验带给他们更多的焦虑。要过怎样的人生,要选择怎样的伴侣,你或许非常明确,这些并不是一次“非诚勿扰”能够解决的问题。坐下来,邀请他们与你一起谈谈心,让他们真正理解你,并且支持你现在的决定。
  你为什么单身?
  爱神丘比特给你寄来一张单身明信片,上面写有你单身的原因。你觉得明信片上写的会是:
  A . 我的日程表已满,想約会我?抱歉没时间!
  B . 我觉得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不需要依赖另一个人。
  C . 为什么我认识的人都不够完美呢?
  选项A——自我主义单身情结
  这一型的单身人士习惯从自己出发对别人诸多要求,却很少从对方角度为他人着想,更不会配合对方的需求。如果一味要求对方迁就你的时间,而不主动让步配合。这种单身生活即便看似充实,心里却多少会有些落寞和孤单。
  选项B——独立主义单身情结
  你们习惯独自搞定生活的一切,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钝化了依赖性。独立原本是件好事,但太过独立,却容易让旁人找不到空隙来展现他(她)的价值。不被需要的感觉最终是无法点燃爱情火花的。爱情中,适度地彼此依赖是维系牢固关系的要素之一。
  选项C——完美主义单身情结
  不少单身一族年龄越大,阅历越多,能力越强,眼光自然也就越高,心里却始终怀着找到完美情人的梦想,不经意间放大对方的缺点,却无视对方的优点。诸多挑剔的完美主义单身人士,已经忘记了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身边人。而感情中,互相欣赏却是增添彼此魅力的一大法宝。
其他文献
英子是我的小学同学。她家住在半边街胡同东面第二家,离我家就二十多米的距离。  英子人长得漂亮,学习好,还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样样都会。当我们这些愣头青只知道在外面疯玩,弄得灰头土脸地从她家窗前跑过时,时常看到她穿着碎花连衣裙,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台前,优雅地拉着小提琴。琴音像潺潺流淌的泉水,从琴弦里倾泻出来,令我们都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  英子身上总是很干净,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显得很熨帖。而且从她身边
期刊
我曾跟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代,有两种人的妻子应该要受人尊敬,第一种是军嫂,第二种就是像我这样的——程序猿的老婆。  这个玩笑半分自嘲半分真。  我的本科是穿着白大褂在各种挂着植物、动物、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门牌的实验室里度过的,在显微镜下给夹竹桃画过横切片图,在大头针和解剖剪子的辅助下找过蚯蚓的三条神经……是的,你们猜对了,我就是相貌平平、不修边幅、素面朝天的理科女。  见了人,我习惯性地喜欢给他们
期刊
“你今天做了什么?”一天晚上,林佳坐在餐桌邊,丈夫冷不丁地问了一句。她一时语塞,沉默不语,像根石柱似的。  “没做什么。”她说。那一天和平常许许多多的日子没什么两样:没完没了的忙乱、折腾,没时间做卤肉饭、家用电器出故障、收到一大堆无用的邮寄广告宣传品等。  但当时他们6岁大的女儿安妮,却坐在餐桌对面,睁大眼睛看着妈妈,仿佛抓住了她撒的一个弥天大谎似的:“你没有讲真话!”安妮说,“你今天做了许多事!
期刊
人家的闺女嫁人之后是少有回娘家,而茜茜倒好,自打嫁人之后,她是隔天就爱往家里跑。每次过来不是抱怨婆婆做的饭菜难吃,就是说婆婆特别讨人嫌,不该管的要管,不该说的要说。怀孕之后,茜茜索性赖在了家里不走,而每一次我跟她爹苦口婆心地劝说,换来的却是她如小猫般可怜巴巴的模样。  临产在即,虽然女婿那边的乡镇妇幼保健所也不错,但茜茜执意要在离我们家不远处的省妇幼医院生孩子,并打电话叫我请假去医院照顾她。等到我
期刊
W的约会邀请  美国东部时间早上10点30分,林太太起床了。下午3点半在中城的亚洲协会,W将有一场有关大陆出版业现状的演讲。  W呀!林太太在心里拖泥带水地呻吟。  “梅:方便的话我想见你一面。W。”两天前W给她的电话留言,林梅已反复听了十来遍。  林梅深呼吸,有可能重续旧情吗?那个她曾疯狂爱着的大学初恋情人,如今是何模样呢?他千万不要胖呀,胖了他优秀的臀部就失去魅力了。  不过,已为人妻为人母的
期刊
外公比爱迪生更牛  4歲时我和幼儿园同学吵架,他说世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是爱迪生,我说是我外公。我威胁他再胡说我就去告诉老师,他依然坚持。没见识的人真可怕。  我所有玩具都是外公做的。用核桃和木头雕刻的会啄米的小鸡,里面还暗藏机关,想去偷米,手指就会被夹到,教我要对动物(哪怕是一只玩具小鸡)讲礼貌;用算盘珠子和铁丝,制成木偶小人,可伸缩可扭曲,我给每个小人都取了名字,以便轮流虐待他们……每个玩具都是外
期刊
两性间的礼物,或者暧昧,或者挑逗,可以表达感激、爱意、歉疚,传递出紧张、期待甚至敷衍之意。但无论何种礼物,首要目的都是攻心。弄错了礼物的含义,再好的礼物也会成为感情杀手。  读懂杏仁、牛奶、巧克力  在情侣礼物单上,排名前三位的一定有巧克力。但有多少人知道何时该送牛奶杏仁口味的巧克力?  全球最高龄父亲、96岁的印度神爹在接受采访时,公开了自己生机勃发的奥秘:“我没什么秘诀,就是吃杏仁、牛奶。” 
期刊
第三把钥匙  艾佳在卫生间里忙碌。离家一年多,卫生间似乎从没打扫过,镜子上糊满了点点的水痕,洗手池从原本的白色变得黄兮兮的,不锈钢的水龙头上沾满了白花花的水锈。  从前这些事都是她做的,和张力结婚以前,家里的抹布永远是湿润、干净的。  她脸上很快冒了汗,和了汗水,泪水也出来凑着热闹。她用袖子在脸上抹了一把,泪水却涌得愈来愈多,她扔了抹布,将脸埋进双手。  她听到有人开门进屋,片刻之后,是母亲唤她的
期刊
关于白薇,有三个人谈论过她。第一个是鲁迅,他初见白薇时,脱口而出:“都说你长得像仙女……”  第二个是毛泽东,当年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时召见的进步作家里就有白薇,毛泽东对她说:“我常记起你,你和丁玲是我们湖南的女作家。”第三个是张爱玲:“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  新派父亲把女儿送做童养媳  民国有一个比萧红还要背的女作家,叫白薇。  
期刊
初夏来袭,要去海边不一定得去大岛。在那些远近闻名的热门岛屿旁边,往往有着一些不为人知,却性价比十足的冷门岛屿。垂钓深海中的热带鱼,去海边的森林里露营,吃最纯正的海鲜美食,这并非美梦。  龙目岛——海的女儿  龙目岛位于巴厘岛以东,相距仅仅30公里。相比闻名遐迩的巴厘岛,龙目岛显得十分含蓄和低调。用一个游遍印度尼西亚的女作家的话:“龙目人的眼神含蓄,不如爪哇人张狂以及巴厘人的浮华。在这里,空间突然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