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随着教师铁饭碗的打破,教师竞争上岗愈演愈烈;随着私立学校的风起云涌,教师价值出现了市场化、白日化。作为教师的我们纵然不为钱财所动,不贪图名利,也该为教书育人的职责而担负己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素养的公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胜任新世纪的教育,由一个新手教师或熟手教师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一、具有正确的教育观
人常说,行动源于认识。过去,受应试教育的主宰,精英教育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我們嘴上喊着面向全体,人人平等,而实际上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确定今后三年的培养目标,导致了座位的不平等,优生的偏爱,差生的冷嘲热讽,甚至歧视……要想消除这种种不良现象,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公民教育,即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全人类的幸福与安康。
二、具有丰富的知识
教师不仅要有特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定的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需要有其他的文化知识及电化教学知识。因为缺乏本体性知识的教师学生看不起你;缺乏条件性知识的教师不懂学生的心里,很难管理好学生;缺乏电教知识的教师,不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缺乏生动性与直观性。
三、具有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不同于备课,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第一,一致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行为化,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一致。
第二,整体性原则。课程的三维目标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第三,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第四,具体性原则。只有具体目标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
第五,难度适中的原则。避免目标过低的地板效应和目标过高的天花板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一,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二,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第三,要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和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四,要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综合。
第五,要重视分析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要与学习内容相适应,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够落实教学目标。
第二,要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一致,具有驱动性,能够吸引学生,使其主动参与.
第三,好的学习活动应当具有生成性和价值性,学生完成此活动,能够从中激发衍生出其他相关的可研究的问题,是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具有课堂提问的能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教师应当避免提出选择性问题和无效性问题,适当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从不同层面使学生得到训练。
1.时间不宜过短,过于急促,思维草率,减低了发问的效果。2.不宜重述问题:重述容易养成学生听讲不认真的习惯。3.指名普遍:使全体学生都注意反应。
五、具有反思的好习惯
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不难看出反思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行为与教学意向、教学计划及其之间关系的调节性思考。通过反思促进其专业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反思不是调味品而是必需品,就像烹饪中的盐一样。
(二)怎样写反思
这是好多教师困惑的地方,从结构上来说:反思包括四个方面:课程的导入、课程的讲解、课堂的提问、课程的结束。从内容上来说反思包括六个方面:
(1)描述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之处和遗憾之处)(2)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教学行为(从意向和计划两个角度)(3)分析有没有更好的意向和计划,是什么样的;(4)这样的意向和计划为什么好;(5)如何将这样的意向和计划纳入自己的教学;(6)在教学行为实践中通过反思不断调节。
从具体步骤来看,反思包括三个环节:
(1)确定主题,描述事件:a.及时发现,随时记录;b.不要大而化之,要从小的行为展开反思,一般越具体深刻越好;c.最终目标是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2)引发感想:a.有感而发,不强求文采飞扬,要出自内心深入的剖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好在哪里,差在哪里;b.深入剖析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和依据,衡量是否正确。
(3)科学依据:不断提升自己在心理学、教育学和专业领域的知识修为,不断开阔视野、提升格局,从读书开始。持之以恒:每天读书半小时,辐射到班级、学校和家庭,价值不可限量。
(三)反思的有效方式
1.同事之间,多多交流讨论,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实现;2.听课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听课后同事之间的交流同等重要也是反思的来源。3.把教学反思同个人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一、具有正确的教育观
人常说,行动源于认识。过去,受应试教育的主宰,精英教育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我們嘴上喊着面向全体,人人平等,而实际上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确定今后三年的培养目标,导致了座位的不平等,优生的偏爱,差生的冷嘲热讽,甚至歧视……要想消除这种种不良现象,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公民教育,即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要放眼于全人类的幸福与安康。
二、具有丰富的知识
教师不仅要有特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定的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需要有其他的文化知识及电化教学知识。因为缺乏本体性知识的教师学生看不起你;缺乏条件性知识的教师不懂学生的心里,很难管理好学生;缺乏电教知识的教师,不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缺乏生动性与直观性。
三、具有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不同于备课,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第一,一致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行为化,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一致。
第二,整体性原则。课程的三维目标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第三,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第四,具体性原则。只有具体目标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
第五,难度适中的原则。避免目标过低的地板效应和目标过高的天花板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一,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二,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第三,要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和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四,要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综合。
第五,要重视分析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要与学习内容相适应,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够落实教学目标。
第二,要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一致,具有驱动性,能够吸引学生,使其主动参与.
第三,好的学习活动应当具有生成性和价值性,学生完成此活动,能够从中激发衍生出其他相关的可研究的问题,是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具有课堂提问的能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教师应当避免提出选择性问题和无效性问题,适当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从不同层面使学生得到训练。
1.时间不宜过短,过于急促,思维草率,减低了发问的效果。2.不宜重述问题:重述容易养成学生听讲不认真的习惯。3.指名普遍:使全体学生都注意反应。
五、具有反思的好习惯
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不难看出反思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行为与教学意向、教学计划及其之间关系的调节性思考。通过反思促进其专业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反思不是调味品而是必需品,就像烹饪中的盐一样。
(二)怎样写反思
这是好多教师困惑的地方,从结构上来说:反思包括四个方面:课程的导入、课程的讲解、课堂的提问、课程的结束。从内容上来说反思包括六个方面:
(1)描述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之处和遗憾之处)(2)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教学行为(从意向和计划两个角度)(3)分析有没有更好的意向和计划,是什么样的;(4)这样的意向和计划为什么好;(5)如何将这样的意向和计划纳入自己的教学;(6)在教学行为实践中通过反思不断调节。
从具体步骤来看,反思包括三个环节:
(1)确定主题,描述事件:a.及时发现,随时记录;b.不要大而化之,要从小的行为展开反思,一般越具体深刻越好;c.最终目标是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2)引发感想:a.有感而发,不强求文采飞扬,要出自内心深入的剖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好在哪里,差在哪里;b.深入剖析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和依据,衡量是否正确。
(3)科学依据:不断提升自己在心理学、教育学和专业领域的知识修为,不断开阔视野、提升格局,从读书开始。持之以恒:每天读书半小时,辐射到班级、学校和家庭,价值不可限量。
(三)反思的有效方式
1.同事之间,多多交流讨论,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实现;2.听课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听课后同事之间的交流同等重要也是反思的来源。3.把教学反思同个人生涯规划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