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规矩练拳易念念不松功夫成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ing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天下事,自然也包括练习太极拳。但是练习太极拳,却不能简单地归纳成“为则易,不为则难”。
  为,可以理解为勤奋练习;不为,可以理解为只想不练或者重理论不重实践。不为,固然练不好太极拳,但是盲目地为,不明方向地勤奋苦练,不守规矩地乱练,不但练不了功夫,还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进而使学拳者丧失信心,产生怀疑,以至白白付出心血而一无所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太极拳的确很难练。看看身边练习太极拳的,有些人练习多年仍不得要领,所练沦落为太极操。
  其实,太极拳也没那么难、那么神秘,如果按照规矩来练也是很容易的。说容易,并不是说很快就能练成。相对来说,不出偏差或少出偏差,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已经是走了捷径,捷径不过是没有白费功夫而已。捷径就是你已踏上了太极拳的正路,懂得并守住了太极拳的规矩,在此基础上勤于练习,想获得太极拳的真东西也并非难事。从这个角度讲,守住规矩,练太极拳也很容易。
  那么练太极拳有哪些规矩呢?结合几十年的练拳经历,我主要谈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摇头晃脑眨巴眼。练拳过程中,不能摇头晃脑,头不能像拨浪鼓一样来回转动。神随形游,是眼神意识跟随动作走,不是脑袋乱晃。头乱动,神就散了,瞻前还要顾后,一晃头就顾前不顾后了。眼要观上下左右和前方,双耳要紧听背后,时刻注意背后动静,全神贯注,练拳时无人似有人,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否则一眨眼的工夫就可能给对手可乘之机,以致一败涂地。所以,练拳时既不能乱晃头也不能乱眨眼。头不乱动,有利于保持身体中正和虚灵顶劲;不眨眼,可以保持精力集中,眼睛是神的体现。晃头眨眼,形乱神散。
  第二,不能咬牙噘嘴挺脖颈。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咬牙噘嘴,这是精神紧张、浑身僵硬的表现,但练习者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因为不由自主。如果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成习惯,有些人练习多年依然无法改正,尤其是在发力时更加明显。太极拳发力时,要不露声色,不露外形。一是太极拳本身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拳术,习练中始终要气定神闲;二是技击时要出其不意,不漏破绽。还有人练拳时脖子僵硬,死死挺直,却自以为是虚灵顶劲,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脖子僵硬就会使气息受阻不畅,也影响全身放松,虚灵顶劲要注意那个“虚”字,不可太过。
  第三,不能挺胸凹腰撅屁股。挺胸容易气息上浮,横气填胸,造成憋闷,呼吸不畅,甚至脸色发白。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挺胸显然不对,但是做成驼背状也是错误,过和不及都是错。这两种情况看起来不同,本质都是违背自然。太极拳就是自然拳,不自然就不合乎太极原理。而撅屁股这一毛病,很多人不但认为不是毛病,反而认为这就所谓的“泛臀”“敛臀”,甚至认为屁股上能放稳一支蜡烛才算标准。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太极拳虽然有其特色,但也有很多和其他武术相通的地方,互相参照才能更加透彻明白。屁股一撅,怎样做到实小腹和命门后撑呢?
  第四,不能丁八脚步双重腿。很多认为练太极拳会造成膝关节疼痛的人,也往往会有这个毛病。而有这个毛病的练习者,要么是自学的,要么是在公园里跟着别人依葫芦画瓢的,要么就是学艺不精,不上不下。不仅太极拳,其他拳术中也要求脚步不丁不八。少林拳的马步,即使步子很宽脚尖也要向前,两脚保持平行。这个平行步,或者说川字步,是符合生理规律的,不然运动时就会造成膝关节损伤。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只知道比画动作,认为慢慢地练就能学会太极拳,这样不仅对身体无益,还会造成大众对太极拳的误解。而双重腿一旦出现,就会造成虚实不分,转关不灵,在推手中就容易陷入被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说的就是双重的弊病。因此学练太极拳,须得名师指点、示范。
  以上幾点是最容易违背且容易发现的问题。练拳必须坚守基本规矩,先遵守规矩,练得入了门路,有了体会,再慢慢深入。
  但是有人即便知道了这些规矩也未必能做到,空有理论,不去实践,虽在路上,也不能到达预期目的。
  这类人的主要问题在于老是抱怨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状态。的确,现在很多人练太极拳都不是专业练拳,大多是业余爱好或为健身而练拳,但是任何功夫都需要在正确指导下刻苦练习才能练成,仅靠投身有名望的老师门下,渴望一经老师教诲就能豁然领悟进而功夫上身,这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
  对于抱怨没时间、地点、状态的人,我提一点建议。
  首先,时间就在心中。没有多少人有大量完整的空闲时间去练功夫,但凡是真心热爱太极拳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挤时间去练。过去很多老拳师,白天还要上班或者做农活,但是依然练功不停,终有所成者大有人在。有的人一大早就起来开始练拳,等他练拳结束准备去工作时,其他人还没起床。有的人在工作或农活结束后,夜深人静时也要坚持练拳。有的人在别人娱乐放松的时间里,独自找个安静之地去练拳。在这些前辈心中,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玩可以放弃,拳却是不可不练。现代人确实很忙,但是也不是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工作间隙的零碎时间里,可以练习几个动作,化整为零,逐式揣摩,这也是很有效的练习方法。只要你想练,随时都可以。
  再者,练功地点就在脚下。有练功场地当然很好,心情放松,氛围也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即便有了理想场地,很多人也未必能练好拳,有些人抱着放松娱乐或者打发无聊的心态去练,根本没把练拳当核心。当然,这样做也没什么,但是要想练有所得,不负一片热情,就得积极主动。没有场地也没关系,练拳有“拳打卧牛之地”甚至“拳打卧羊之地”的说法,有站的地方就有打拳的地方,太极拳对场地大小的要求不高。上班一族,可以在工作劳累的时候,在原地做一些单式动作,反复揣摩,悉心体会,不仅可以缓解紧张压力,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久而久之还能把练拳变成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助于运用太极理念来处理生活琐事。不要把太极拳和生活分割开来,太极思想从不远离生活,生活中处处可练拳,人生无处不太极。
  另外,要在练拳中静下来,不是要等静下来再练拳。静是从拳中练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如果要等静了以后才练拳,那永远就没有练拳的状态。人只要一息尚在,就会有外在的干扰,没有绝对静的时候,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状态不好,静不下来练拳,找不到感觉,这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认识的误区。练拳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进而提高自我的过程。要在练中求静,动中求静,静中静非真静,动中静才是真静。
  如能遵守太极拳规矩,在正确指导下把太极拳练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习惯,勤学苦练,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明规矩,守规矩,勤练习,进入太极拳门径,获得太极拳真谛,并不是难事。能不能有大成,还得顺其自然,不能强求,不要贪名利,不要求速成,太极拳就是自然拳,自然而然。
  守住规矩练拳易,念念不松功夫成。
  (编辑/刘强)
其他文献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细微的信息偏差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激化矛盾。因此,笔者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经验,主要使用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我国针
礼仪主持人考评员扮演着较为重要的社会角色,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积极推动作用。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
“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向生活深度渗透,网络超越信息传播媒介的范畴,升级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成为影响生活方式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使用的先锋人群,其学习、休
当今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各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载体形式,如游戏、音乐、短视频等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处于异国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更清晰地感知到中国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高校舆情监控与引导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
应急广播建设的目标在于实现对应急信息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播发,因此应急广播体系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全天候、多模式、高送达、高保障、平战结合的使用为目标。广西应急广播
文章从地方网络舆情监测与管控现状的调查入手,以“某地药品案”的处置全过程为案例,深入分析总结了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和衰败的共性特征,并从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层面系
自有人群就有“圈子”,尤其在中国,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再到讲究合作共赢的现代社会,圈子文化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对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网络“圈子”能对个性化需求的用户提
帕金森病就是老年痴呆?神志不清?肌肉萎缩?霍金得的病?调查显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可大部分人对该疾病的认知却近乎空白。而即便确诊了帕金森病,大多数患者也
退耕还林工程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全省14个点1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降水无明显影响;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腐殖质层厚度;防治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效益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