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地震学

来源 :山西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最初由于它经常发生在山区,所以地质工作者最早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提出用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及自然景观的改变多少来确定烈度以判断强度大小.然而地震毕竟是一种地面振动现象,因此便由物理工作者把问题接过来开始用地震仪器研究这种振动现象.这时地震学便进入到地球学的领域中来;留给地质工作者的问题就是延续至今发生地震的地质环境问题.开始研制仪器建立台站的时间是在本世纪初,我国自30年代架设地震台以来,至今已发展有远震台,
其他文献
近2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多次强烈地震前都出现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异常现象,在海城、松潘等地震的临震预报中,动物行为异常现象显示了一定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唐山大震后的考察中,由幸存者的叙述,搜集到了大量的动物异常现象,据震后调查,唐山大震前出现行为异常现象的动物近70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4种,鱼类12种,爬行类4种,鸟类15种,哺乳动物23种.异常现象较明显、数量较多的有30余种,共2202起
期刊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境内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是距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有5700多栋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死亡4287人,伤38605人,3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50亿美元.为什么远离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其原因有:(1)墨西哥城座落在周围为玄武岩的丘陵、山地所环抱的盆地内,该盆地本身原是个大湖,长期以来,人们围湖扩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湖
期刊
目前,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地震预报还有很大局限性的情况下,地方地震工作部门和群测群防是我国地震研究、预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587个监测、研究地震工作的机构,有298个地方办的地震台,有3245个群测点.他们在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由懂得地震知识的群众组成的群测点量大,在分布上占有专业台站控制
期刊
一年有5万次地震全球一年中仪器可记录到的地震有500万次,也就是说每天有1400次地震发生.但是能使人感觉到的地震一年中只有5万次左右;而具有破坏性的地震约有800次;7级以上地震一年中约有10来次,并且大多发生在海里和人烟稀少的地方.地震科技硕果累累10年来,我国地震系统科技成果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421
期刊
5月20日14时25分,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据了解,本市少部分高层建筑和郊县个别地区有轻度震感.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大地震带,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这一条地震带上.这些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100.因此,台湾是我国地震最多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自1901年至1969年的69年间,台湾地区
期刊
“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海在近期内将发生破坏性地震.”这是记者昨天访问上海地震局时,局长王明球、副局长叶世元、总工程师张奕麟要求通过报纸向广大群众作出的明确回答.最近,群众中关于上海最近将发生地震的传说很多,许多人精神紧张,莫衷一是.昨天,当记者为此走访地震局时,王明球局长说:“我们的回答是有科学依据的.这和我们今年6月16日在贵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的科学依据是一致的.”这时叶副局长插上来说:“我们
期刊
一、“地震云”的由来“地震云”的提法始于日本原奈良市长键因忠三郎.自1948年至今,键田对云彩进行了观察,并且将用于预报地震的云称之为“地震云”.这种提法,真正见诸于报端的时间是1977年5月26日,日本《读卖新闻》在这天刊登了九洲工学院助教真锅大觉《可从云彩形状预测地震》的文章.1977年11月20日《参考消息》刊登了真锅大觉文章的摘要,首次将“地震云”说法传入中国.次年的1至4月,首都一些报纸
期刊
期刊
本文从当前及今后数年地震形势预测的角度强调提高短临预报水平的紧迫性,联系地震预报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短临预报水平,提出在重点监视区中选择重点开展以捕捉物理前兆为内容的短临预报现场实验的积极建议.
期刊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伊戈尔·古宾研究了中亚地震活跃区数10年所发生的地震时发现了一条规律:在同一类型和同一大小的活动地质构造中会产生同一类型的地震——即有相似的震源、能量、地震烈度和重复率.这一发现使我们能够相当准确地确定危险区的大小和范围,更准确地预测出可能发生地震的烈度及其它参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