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开发潜能的重要环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自主探索,完成对知识的获取。文章就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安全环境中体验现实社会和生活环境的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材料、活动内容及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也能从侧面促进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
1.区域活动材料准备不充足
区域活动材料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能使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感受促进其自我思维意识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加强。受区域活动中部分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活动场地受限等,造成教师向幼儿长期提供形式单一的活动材料,而忽略了对自然事物和废旧物品的相关利用;活动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际的身心需要,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 开展。
2.区域活动材料样式过多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当是丰富多样的,由于使用材料自身附着多种教育因素,可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认识和操作,获得相关感知和经验,促进其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对应发展。但过多的材料形式也会致使幼儿专注力下降和不稳定等现象出现,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容易让幼儿分心,而这显然也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
3.区域活动材料过于追求精美
在研究和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外形精美、颜色鲜艳的材料所吸引。然而,在材料能够吸引幼儿注意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要注意到投放材料自身是否能启发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等活动,而不是单从外表上进行分析。如果仅看外表,就确定其实际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再精美的材料,也不能起到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发展的作用,使材料投放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 价值。
4.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操作:
(1)认为在其他班投放时受幼儿欢迎的材料一样会受到本班幼儿欢迎。
(2)见其他班对废旧材料的利用很有创意,于是照搬到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只注重成功的教学案例,而忽略了材料投放的对象是幼儿,即没有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认知,对所投放的材料进行正确、科学的选择。
1.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材料投放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形式的活动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如小班幼儿在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前提下喜欢模仿,因此,可在区域活动中可多提供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在中大班可以玩超市购物的情景模拟,锻炼幼儿的计数、分类、交往等多种能力。
2.依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期的成长过程中,就能看出兴趣在孩子身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关注幼儿个体的活动和兴趣爱好的表现,进行相应材料的投放。同时,由于每个个体的思维和行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层次的幼儿发展状况、发展层次、发展速度、兴趣爱好也相对不同。因此,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以幼儿为主体,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进行幼儿需要的材料投放。
3.参考教育目标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世界和生活的载体和桥梁。而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且渗透于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相应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要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让材料辅助教育目标的实现。且班级各区域之间应相互关联,围绕统一教学主题,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
4.投放材料注重健康、安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幼儿园的活动要建立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为其提供无毒、无味、无伤害的材料。因此,在活动中对弹珠、彩棒、纽扣、小豆等不安全因素就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根据幼儿活动的现状投放材料
材料的投放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幼儿实际活动的情况,做出适时调整。如拼图活动中,初期投放的材料是简单分割成不同形状的拼板,块数在六至十块之间,但对幼儿来说还是相对具有挑战性,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在经过反思后,增加底板,并在底板和拼板上做对应的记号,当幼儿熟练操作后,撤掉底板,让幼儿达到活动目标。
6.根据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投放材料
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会在投放材料的启发下产生相应联想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同时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解放幼儿头脑和手脚,使幼儿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勇于创新。
7.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投放区域材料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的电子产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发展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设相应区域,培养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从而使电子产品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幼儿园及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投放相适应的材料,遵循“幼儿感兴趣、有目的、可操性、有层次、能变化”等原则进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让每一个材料都能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及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明确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解答的能力,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实现对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有效投放。
[1]戚冬玥.试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构建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12):218.
[2]杨莉君,鄧 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5):44-47.
[3]申倩琳,曾 彬.近十年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5):124-129.
[4]薛梦吟.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旬刊),2017(3):59.
[5]张 霞.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探讨[J].读书文摘,2017(22):261.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重要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安全环境中体验现实社会和生活环境的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材料、活动内容及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也能从侧面促进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存在问题
1.区域活动材料准备不充足
区域活动材料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能使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感受促进其自我思维意识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加强。受区域活动中部分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活动场地受限等,造成教师向幼儿长期提供形式单一的活动材料,而忽略了对自然事物和废旧物品的相关利用;活动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际的身心需要,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 开展。
2.区域活动材料样式过多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当是丰富多样的,由于使用材料自身附着多种教育因素,可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认识和操作,获得相关感知和经验,促进其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对应发展。但过多的材料形式也会致使幼儿专注力下降和不稳定等现象出现,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容易让幼儿分心,而这显然也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
3.区域活动材料过于追求精美
在研究和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外形精美、颜色鲜艳的材料所吸引。然而,在材料能够吸引幼儿注意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要注意到投放材料自身是否能启发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等活动,而不是单从外表上进行分析。如果仅看外表,就确定其实际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再精美的材料,也不能起到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发展的作用,使材料投放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 价值。
4.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操作:
(1)认为在其他班投放时受幼儿欢迎的材料一样会受到本班幼儿欢迎。
(2)见其他班对废旧材料的利用很有创意,于是照搬到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只注重成功的教学案例,而忽略了材料投放的对象是幼儿,即没有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认知,对所投放的材料进行正确、科学的选择。
三、如何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投放
1.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材料投放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形式的活动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如小班幼儿在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前提下喜欢模仿,因此,可在区域活动中可多提供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在中大班可以玩超市购物的情景模拟,锻炼幼儿的计数、分类、交往等多种能力。
2.依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期的成长过程中,就能看出兴趣在孩子身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关注幼儿个体的活动和兴趣爱好的表现,进行相应材料的投放。同时,由于每个个体的思维和行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层次的幼儿发展状况、发展层次、发展速度、兴趣爱好也相对不同。因此,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以幼儿为主体,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进行幼儿需要的材料投放。
3.参考教育目标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世界和生活的载体和桥梁。而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且渗透于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相应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要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让材料辅助教育目标的实现。且班级各区域之间应相互关联,围绕统一教学主题,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
4.投放材料注重健康、安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幼儿园的活动要建立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为其提供无毒、无味、无伤害的材料。因此,在活动中对弹珠、彩棒、纽扣、小豆等不安全因素就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根据幼儿活动的现状投放材料
材料的投放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幼儿实际活动的情况,做出适时调整。如拼图活动中,初期投放的材料是简单分割成不同形状的拼板,块数在六至十块之间,但对幼儿来说还是相对具有挑战性,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在经过反思后,增加底板,并在底板和拼板上做对应的记号,当幼儿熟练操作后,撤掉底板,让幼儿达到活动目标。
6.根据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投放材料
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会在投放材料的启发下产生相应联想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同时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解放幼儿头脑和手脚,使幼儿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勇于创新。
7.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投放区域材料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的电子产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发展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设相应区域,培养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从而使电子产品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幼儿园及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投放相适应的材料,遵循“幼儿感兴趣、有目的、可操性、有层次、能变化”等原则进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让每一个材料都能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及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明确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解答的能力,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实现对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有效投放。
参考文献:
[1]戚冬玥.试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构建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12):218.
[2]杨莉君,鄧 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5):44-47.
[3]申倩琳,曾 彬.近十年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5):124-129.
[4]薛梦吟.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旬刊),2017(3):59.
[5]张 霞.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探讨[J].读书文摘,2017(2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