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被誉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深刻地体现着一定时代的特点及不朽的人文精神。它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思想启迪,使其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情感等基本素养,从而提高人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的品位,对人的素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一般职业更高的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近乎完美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社会精英阶层,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正义代言人的神圣形象和人格魅力。哲学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其中的正义原则、仁爱精神、和平意识、大同理想,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应该内化为新闻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新闻工作者不断适应职业对自己的新要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新闻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必须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客观性。但是新闻传播决不是把社会发生的现象及时地向大众展示这么简单,新闻工作者必须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反映社会发展和深层次问题的新闻线索,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预见,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
“有理性的人能够辨识一般原则并能够把握事物内部、人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基本关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观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判断他人。他对事实、人和事件所做的评价……是基于他对所有有助于形成深思熟虑的判决的证据所作的开放性的和审慎明断的评断。”①每一个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都是抽象的报道规则在具体事实中的具体适用和转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裁判过程中同时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判断和对新闻规则的价值追问,以其丰富的理性实现“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种思考的完美结合。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时代的活的灵魂”,以其特有的思辨性和前瞻性,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评价事物的一般准则及其理论根据,给人们指明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促使新闻工作者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在不断的反思和批判中摆脱陈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断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解决新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与社会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的看法,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用新闻职业道德来规范检验自己的职业行为,正确地行使职业权利,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完成其职业使命的基本要求。同时,新闻行业是一个窗口行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呼声的代表,是党和人民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整体形象的代表。新闻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有“布衣宰相”、“无冕之王”的特殊地位。这就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对于广大受众和现实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新闻工作者经常要面对一些独特的、专业性的、不确定的和涉及社会价值冲突的新闻事件,要胜任新闻工作,仅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和雄厚的哲学底蕴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娴熟运用新闻理论的高手,还必须是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思想家和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社会民生有更深切的关怀。人权理念、平等理念、正义原则和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并拥有的思想意识,都以哲学所关注的正义的本质、类别、基础以及正义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等作为世界观基础。哲学的人文精神以其更加深远的视线、更高瞻的视点和更广博的视野,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播进行形而上的理解和思辨。哲学对人文精神要素的探究以思辨性和反思性为主,这种思辨和反思方法,促使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实在认识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和审视、思索、追根溯源。哲学思维的普遍性、间接性和抽象性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理解和使用具有超验的性质,离开哲学的超验视野,新闻工作者就有可能陷入狭隘的束缚,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使自己在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缺乏或根本丧失基本的判断力。
哲学的人文精神促使新闻工作者心理的成熟和稳定,使他们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并按照自身这种内在的正义本性和价值追求,按照自己的生存理想和价值人格作出抉择,他就会竭尽全力地按照自己的抉择去行动,使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依据自己的理性和对社会正义的忠诚,对社会现象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按照自己内心所生成的价值观念来作出决断并照此行动,在世俗的种种诱惑面前显现出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稳固的忠诚,在情感的摇摆中产生坚定不移的决心,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新闻工作者既要迅速、准确地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传达给群众,又要及时、充分地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传达给党和政府;真正做到既上情下达,又下情上达,既对党和政府负责,又对人民群众负责。要及时、全面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各种新闻和信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他们有效地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专业技能素质对于新闻工作者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闻报道不能只是严格地照搬新闻来源提供的原始材料,还要发掘出现象背后的实质的调查性报道,即对重要事实深挖消息来源提供的情况,以求获得隐藏的真相;而且还要在事实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事实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重要新闻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要求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事件具有远远超过新闻受众广泛涉猎和理解。但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不只是意味着仅仅对新闻知识的掌握,更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对新闻精神的理解和新闻作用的理解,对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通晓和洞见。哲学的人文精神以其更加深远的视线、更高瞻的视点和更广博的视野,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理论和新闻传播进行深邃的理解和思辨。哲学对思维以思辨性和反思性为主,这种思辨和反思方法,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件进行再思考和审视、思索、追根溯源,并通过新闻的收集和及时传播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使自己的工作能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发挥出最佳效果。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段极精辟的话:“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一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承受着厚重的社会功能期待。要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效果。同时只有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才能提高自己和自己工作的品位。新闻工作是个有着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有着自身的规律,我们要掌握驾驭这些规律的能力,必须学习好哲学。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传媒时时面临着变革,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更新理论,不仅要不断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同时又要注重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特别是哲学知识的学习。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③哲学作为探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促使人们的思考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停留在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感性思考上,更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新闻事件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考。我们要造就“知识型”的新闻工作者,更要造就“思考型”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丰富的哲学基础和哲学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实现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理性化、道德化、完美化,通过对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对大量具体生动的实践的理性玄思以及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本质性思考,促使新闻工作者真正地坚持社会正义,引导社会思想潮流,使这一特殊行业具有并保持神圣性、崇高性。使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哲学素养是一定的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整体,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素养与个人、社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生活的智慧,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李瑞环同志在《 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的导语中指出:“历史经验证明, 全党哲学水平的提高能极大地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哲学素养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哲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素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灵感,从而提升人们的境界。哲学素养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具备缜密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哲学的学习,以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哲学素养站在时代的前列,感应时代的脉搏,追逐时代的浪潮和脚步,与时俱进,激浊扬清,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及时地反映时代精神,歌赞时代英雄,颂扬时代风尚,做伟大时代的代言人,做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注释: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5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85页。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编校:施宇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一般职业更高的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近乎完美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社会精英阶层,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正义代言人的神圣形象和人格魅力。哲学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其中的正义原则、仁爱精神、和平意识、大同理想,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应该内化为新闻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新闻工作者不断适应职业对自己的新要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新闻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必须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客观性。但是新闻传播决不是把社会发生的现象及时地向大众展示这么简单,新闻工作者必须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反映社会发展和深层次问题的新闻线索,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预见,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
“有理性的人能够辨识一般原则并能够把握事物内部、人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基本关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观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判断他人。他对事实、人和事件所做的评价……是基于他对所有有助于形成深思熟虑的判决的证据所作的开放性的和审慎明断的评断。”①每一个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都是抽象的报道规则在具体事实中的具体适用和转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裁判过程中同时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判断和对新闻规则的价值追问,以其丰富的理性实现“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种思考的完美结合。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时代的活的灵魂”,以其特有的思辨性和前瞻性,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评价事物的一般准则及其理论根据,给人们指明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促使新闻工作者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在不断的反思和批判中摆脱陈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断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解决新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与社会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的看法,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用新闻职业道德来规范检验自己的职业行为,正确地行使职业权利,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完成其职业使命的基本要求。同时,新闻行业是一个窗口行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呼声的代表,是党和人民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整体形象的代表。新闻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有“布衣宰相”、“无冕之王”的特殊地位。这就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对于广大受众和现实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新闻工作者经常要面对一些独特的、专业性的、不确定的和涉及社会价值冲突的新闻事件,要胜任新闻工作,仅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和雄厚的哲学底蕴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娴熟运用新闻理论的高手,还必须是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思想家和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社会民生有更深切的关怀。人权理念、平等理念、正义原则和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并拥有的思想意识,都以哲学所关注的正义的本质、类别、基础以及正义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等作为世界观基础。哲学的人文精神以其更加深远的视线、更高瞻的视点和更广博的视野,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播进行形而上的理解和思辨。哲学对人文精神要素的探究以思辨性和反思性为主,这种思辨和反思方法,促使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实在认识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和审视、思索、追根溯源。哲学思维的普遍性、间接性和抽象性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理解和使用具有超验的性质,离开哲学的超验视野,新闻工作者就有可能陷入狭隘的束缚,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使自己在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缺乏或根本丧失基本的判断力。
哲学的人文精神促使新闻工作者心理的成熟和稳定,使他们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并按照自身这种内在的正义本性和价值追求,按照自己的生存理想和价值人格作出抉择,他就会竭尽全力地按照自己的抉择去行动,使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依据自己的理性和对社会正义的忠诚,对社会现象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按照自己内心所生成的价值观念来作出决断并照此行动,在世俗的种种诱惑面前显现出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稳固的忠诚,在情感的摇摆中产生坚定不移的决心,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新闻工作者既要迅速、准确地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传达给群众,又要及时、充分地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传达给党和政府;真正做到既上情下达,又下情上达,既对党和政府负责,又对人民群众负责。要及时、全面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各种新闻和信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他们有效地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专业技能素质对于新闻工作者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闻报道不能只是严格地照搬新闻来源提供的原始材料,还要发掘出现象背后的实质的调查性报道,即对重要事实深挖消息来源提供的情况,以求获得隐藏的真相;而且还要在事实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事实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重要新闻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要求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事件具有远远超过新闻受众广泛涉猎和理解。但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不只是意味着仅仅对新闻知识的掌握,更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对新闻精神的理解和新闻作用的理解,对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通晓和洞见。哲学的人文精神以其更加深远的视线、更高瞻的视点和更广博的视野,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理论和新闻传播进行深邃的理解和思辨。哲学对思维以思辨性和反思性为主,这种思辨和反思方法,促使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件进行再思考和审视、思索、追根溯源,并通过新闻的收集和及时传播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使自己的工作能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发挥出最佳效果。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段极精辟的话:“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一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承受着厚重的社会功能期待。要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效果。同时只有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才能提高自己和自己工作的品位。新闻工作是个有着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有着自身的规律,我们要掌握驾驭这些规律的能力,必须学习好哲学。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传媒时时面临着变革,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更新理论,不仅要不断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同时又要注重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特别是哲学知识的学习。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③哲学作为探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促使人们的思考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停留在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感性思考上,更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新闻事件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考。我们要造就“知识型”的新闻工作者,更要造就“思考型”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丰富的哲学基础和哲学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实现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理性化、道德化、完美化,通过对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对大量具体生动的实践的理性玄思以及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本质性思考,促使新闻工作者真正地坚持社会正义,引导社会思想潮流,使这一特殊行业具有并保持神圣性、崇高性。使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哲学素养是一定的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整体,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素养与个人、社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生活的智慧,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李瑞环同志在《 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的导语中指出:“历史经验证明, 全党哲学水平的提高能极大地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哲学素养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哲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素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灵感,从而提升人们的境界。哲学素养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具备缜密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哲学的学习,以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哲学素养站在时代的前列,感应时代的脉搏,追逐时代的浪潮和脚步,与时俱进,激浊扬清,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及时地反映时代精神,歌赞时代英雄,颂扬时代风尚,做伟大时代的代言人,做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注释: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5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85页。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