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个性 健全人格 创造力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39-01
执教十余载,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那就是教育究竟要给孩子什么?素质教育充满了大街小巷,分数、名次已经不成为教师们谈论的焦点,在此,很多教师似乎也迷失了方向。我们不禁会问:“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表面上看,教师似乎也没有压力,也无目标。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应立志做富有人格魅力的专业化教师。
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工作的首要任务。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马特曾说:“道德普遍被人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想,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那就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最终目的所在。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成“优品”,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杜绝“毒品”。每接一个新的班级,看着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望着那双双纯洁似水眼睛,我都会问自己:我能教给他们什么?要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家长会上,看着家长那诚恳的眼睛,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都会感到不安和愧疚。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的成绩都教成第一,但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我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棵终身学习的种子,我会努力使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我会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记得一次语文课,我正津津有味的讲解《爱发脾气的孩子》。突然,一阵“嚓嚓嚓”的声音传达室到我耳朵里,觉得不对,立即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哦,原来是两个同学把一张废纸当足球踢。我问到底怎么回事,两个同学异口同声的说:“纸不是我扔的。”于是,我说:“不是你们扔的,那算是我扔的吧。”我把废纸扔进了垃圾桶,战火终于平息了。当时我认为,不就是一张纸吗?举手之劳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没有去多想。现在想来,这不仅仅是一张纸的问题,这些孩子,这些家庭的宠儿,他们心里没有谦让,不懂得感恩,他们的成绩也许很优秀,但是他们的精神上却有太多的不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构筑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创造真善美人格。”
二、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健全的人格锦上添花
学生仅拥有健全的人格还是不够完美的,孩子健全的人格还得用鲜明的个性和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来点缀,从而使这健全的人格锦上添花。
让孩子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创造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向。教师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束缚孩子的思维,而是要给孩子以自主选择和充分发挥想象空间。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三口是这样评价一只美丽的彩蝶的。女儿称赞道:“多美丽的彩蝶呀!”妈妈不屑的说:“它的前生是啃吃禾苗的毛毛虫。”爸爸说:“它昔日是啃吃禾苗的害虫,如今却是令人赞叹的彩蝶。”我想,他们说得都对。这恰恰是体现人个性的一个侧面。我做过一个测验,在黑板上画了一“。”,问孩子们这东西像什么。有的说像鱼眼睛,有的说像黄豆,有的说像球……从那以后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自己曾经做过一件愚不可及的事。那是一次语文作业,我叫孩子们用“自信”、“开朗”等词造句,大部分孩子都写“小刚变得自信了”,“小红的性格开朗”,只有韦香妹写的不同,“小路自信的伸向大路”、“冰雪融化了,小溪变得开朗起来。”其他孩子的作业我都打了100分,韦香妹的作业我却画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并且批注“句子不通顺”。现在想起来,我的眼前似乎天旋地转。唉,这难道就是我要教给孩子们的吗?我的目标呢?富有人格魅力的专业化教师?静下心来想了想,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原来是被这平庸所扼杀的。
突然,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闪现在我的眼前。一位政客,一位律师和一位诗人在沙漠里迷了路,粮尽水绝,面临死亡。政客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绝望地喊:“谁能救我出去,我一定让他当大官。”律师挥舞双拳歇斯底里的叫喊:“谁能救我出去,我免费为他辩护,让他笑傲法庭。”只有诗人冷静依旧,面对空空的水壶,他想象着:在清幽的山谷中,一条小溪潺潺地流着,旁边的野花争相吐艳,树林青葱。朝阳斜照在花朵上,树枝上,露珠晶蒙剔透……“啊!露珠!”诗人大叫一聲,“我们有救了!”经过努力,三人寻找到一些灌木,趁上面的露珠还未蒸发,拼命的吮吸起来。靠着这些微不足道的露珠,他们撑到了救援队的到来。“是想象救了我们!”三人激动地相拥而泣。我从自己曾经犯下那似乎不可饶恕的错误上意识到,我要努力地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维,让孩子尽情发挥那无穷的创造力,使孩子不断涌现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2011年03期
[2]《中国教育》
[3]《普通教育》
【关键词】个性 健全人格 创造力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39-01
执教十余载,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那就是教育究竟要给孩子什么?素质教育充满了大街小巷,分数、名次已经不成为教师们谈论的焦点,在此,很多教师似乎也迷失了方向。我们不禁会问:“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表面上看,教师似乎也没有压力,也无目标。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应立志做富有人格魅力的专业化教师。
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工作的首要任务。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马特曾说:“道德普遍被人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想,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那就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最终目的所在。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成“优品”,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杜绝“毒品”。每接一个新的班级,看着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望着那双双纯洁似水眼睛,我都会问自己:我能教给他们什么?要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家长会上,看着家长那诚恳的眼睛,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都会感到不安和愧疚。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的成绩都教成第一,但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我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棵终身学习的种子,我会努力使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我会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记得一次语文课,我正津津有味的讲解《爱发脾气的孩子》。突然,一阵“嚓嚓嚓”的声音传达室到我耳朵里,觉得不对,立即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哦,原来是两个同学把一张废纸当足球踢。我问到底怎么回事,两个同学异口同声的说:“纸不是我扔的。”于是,我说:“不是你们扔的,那算是我扔的吧。”我把废纸扔进了垃圾桶,战火终于平息了。当时我认为,不就是一张纸吗?举手之劳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没有去多想。现在想来,这不仅仅是一张纸的问题,这些孩子,这些家庭的宠儿,他们心里没有谦让,不懂得感恩,他们的成绩也许很优秀,但是他们的精神上却有太多的不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构筑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创造真善美人格。”
二、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健全的人格锦上添花
学生仅拥有健全的人格还是不够完美的,孩子健全的人格还得用鲜明的个性和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来点缀,从而使这健全的人格锦上添花。
让孩子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创造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向。教师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束缚孩子的思维,而是要给孩子以自主选择和充分发挥想象空间。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三口是这样评价一只美丽的彩蝶的。女儿称赞道:“多美丽的彩蝶呀!”妈妈不屑的说:“它的前生是啃吃禾苗的毛毛虫。”爸爸说:“它昔日是啃吃禾苗的害虫,如今却是令人赞叹的彩蝶。”我想,他们说得都对。这恰恰是体现人个性的一个侧面。我做过一个测验,在黑板上画了一“。”,问孩子们这东西像什么。有的说像鱼眼睛,有的说像黄豆,有的说像球……从那以后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自己曾经做过一件愚不可及的事。那是一次语文作业,我叫孩子们用“自信”、“开朗”等词造句,大部分孩子都写“小刚变得自信了”,“小红的性格开朗”,只有韦香妹写的不同,“小路自信的伸向大路”、“冰雪融化了,小溪变得开朗起来。”其他孩子的作业我都打了100分,韦香妹的作业我却画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并且批注“句子不通顺”。现在想起来,我的眼前似乎天旋地转。唉,这难道就是我要教给孩子们的吗?我的目标呢?富有人格魅力的专业化教师?静下心来想了想,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原来是被这平庸所扼杀的。
突然,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闪现在我的眼前。一位政客,一位律师和一位诗人在沙漠里迷了路,粮尽水绝,面临死亡。政客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绝望地喊:“谁能救我出去,我一定让他当大官。”律师挥舞双拳歇斯底里的叫喊:“谁能救我出去,我免费为他辩护,让他笑傲法庭。”只有诗人冷静依旧,面对空空的水壶,他想象着:在清幽的山谷中,一条小溪潺潺地流着,旁边的野花争相吐艳,树林青葱。朝阳斜照在花朵上,树枝上,露珠晶蒙剔透……“啊!露珠!”诗人大叫一聲,“我们有救了!”经过努力,三人寻找到一些灌木,趁上面的露珠还未蒸发,拼命的吮吸起来。靠着这些微不足道的露珠,他们撑到了救援队的到来。“是想象救了我们!”三人激动地相拥而泣。我从自己曾经犯下那似乎不可饶恕的错误上意识到,我要努力地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维,让孩子尽情发挥那无穷的创造力,使孩子不断涌现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2011年03期
[2]《中国教育》
[3]《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