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的初步感知,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脱离不了正确的、科学的、方向性的理论指导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增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最好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实践;融入;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87-0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责任重大。根据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现状,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则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1]。社会主义价值观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的反映,它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众所周知是二十四字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那么,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而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形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成为合格公民,我们既要发自内心去遵从这种价值要求,在践行这些价值观要求时,解除一些不利思想困惑,最主要的是通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将价值标准付诸于社会实践。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限于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制约,如果仅是一般地宣传,很难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教育载体去抓。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并未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并未深入大学生之心,在实践活动中成了一种教学的口号,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问题。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很有限,对众多普通学生而言缺乏引导力。
一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欠佳。近年来,大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流于形式,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说明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并未真正吃透,只是流于走水,并未发自从内心深处去将这种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还有部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持久性差。因此,为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就有必要建立长效举措,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抓住平时的机会参与各类贴近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实践活动起着理论指导作用,着重引导大学生认同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倡导大学生树立平等、法治等社会价值取向,践行爱国、敬业等价值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接地气,就需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制,高校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化建设,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实践时间。第二,将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最大化。第三,善用社会资源,高校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民间志愿者组织和活动,发展“社团”实践等多种社会实践形式。
(二)由内化转为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体现出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深刻在大学生头脑中的理念就要通过一种社会实践来诠释,大学生只有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才能加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我认为首先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充分的保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和提高本领。此外,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可以减小社会实践人员在食宿、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3]。
其次,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同时,要高度重视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高校每年都应给予足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并逐年增加,并形成明文规定。通过这一规定的制度化、明确化,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罗文英 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M]高职高专之窗,2015年第6期
[2]胡树祥,吴满意.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8.
[3]张国栋.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35.
作者简介:薛奇(1989.1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实践;融入;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87-0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责任重大。根据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现状,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则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1]。社会主义价值观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的反映,它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众所周知是二十四字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那么,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而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形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成为合格公民,我们既要发自内心去遵从这种价值要求,在践行这些价值观要求时,解除一些不利思想困惑,最主要的是通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将价值标准付诸于社会实践。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限于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制约,如果仅是一般地宣传,很难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教育载体去抓。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并未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并未深入大学生之心,在实践活动中成了一种教学的口号,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问题。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很有限,对众多普通学生而言缺乏引导力。
一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欠佳。近年来,大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流于形式,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说明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并未真正吃透,只是流于走水,并未发自从内心深处去将这种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还有部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持久性差。因此,为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就有必要建立长效举措,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抓住平时的机会参与各类贴近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实践活动起着理论指导作用,着重引导大学生认同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倡导大学生树立平等、法治等社会价值取向,践行爱国、敬业等价值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接地气,就需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制,高校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化建设,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实践时间。第二,将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最大化。第三,善用社会资源,高校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民间志愿者组织和活动,发展“社团”实践等多种社会实践形式。
(二)由内化转为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体现出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深刻在大学生头脑中的理念就要通过一种社会实践来诠释,大学生只有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才能加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我认为首先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充分的保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和提高本领。此外,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可以减小社会实践人员在食宿、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3]。
其次,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同时,要高度重视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高校每年都应给予足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并逐年增加,并形成明文规定。通过这一规定的制度化、明确化,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罗文英 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M]高职高专之窗,2015年第6期
[2]胡树祥,吴满意.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8.
[3]张国栋.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35.
作者简介:薛奇(1989.1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