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其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自我约束的重要保障,是部门或单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要强化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工程预算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和责任的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对建筑企业来说,其决策者必须及时准确的使用有效信息,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自我约束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对外开放交流的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作用及方法也产生相应的转变。
一、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职能和目的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建筑行业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建筑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的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的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出发点是加强建筑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其管理的模式也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工程项目承接过程、项目施工生产过程、项目竣工结算过程、项目验收回访保修过程、项目剩余工程款清收过程。内部审计的内在功能也发生变化,传统的是以查错纠弊为目的,以检查复核为手段对经济活动给予督察。其监督职能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其评价职能也上升为主要职能,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都成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存在误区,监督和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完善国家审计体系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服务;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比较差,且权威性不够,同其他单位的部门处于平行的职能部门,有的还没有建立起审计机制,对单位领导存在一些违纪行为或单位中的经费使用出现问题迫于各种压力也不能有效纠正;不少建筑企业的审计人员多是从财务人员转出来的,素质总体不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较单一,识别和判断能力缺乏,在推动企业发展和解决各项审计问题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内部审计的内容、方法、模式
(一)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方法和内容页发生改变,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审计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包括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开发、专项贷款、财务收支、规章制度实行、专项工程的预算决算等问题。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出资者、经营者和决策者从事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直接参与生产流动领域创造价值的过程,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内部审计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以侧重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达到发挥审计的评价职能功能。审计的目标是防止建筑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发的有效性及管理的效率上,以单位经营审计、管理效率审计、资源配置审计、环境审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审计,有效监督经营者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来营运资本,让资本保值和增值,同时要加强岗位责任制,促使内部审计满足经营者的需要,又达到对出资者资产负责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的模式
为了适应现代建筑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须建立起与社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建筑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为主题,以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为机制的新型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管理体制,将内部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切实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目前,建筑企业常用的审计制度由几种模式:一是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二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三是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领导的组织模式,四是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五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六是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的组织模式。其审计一般也分成前期审计、中期审计和终期审计三个部分。包括对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的审计、对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对项目成本支出的审计、对项目财务收支的审计、对项目预算结算的审计及工程项目内部成本经营项目完成情况的审计。
(三)内部审计的人员配置
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及审计制度是否规范,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参与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提高知识面和业务技能水平,熟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改革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切实掌握现代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市场营销、协作、财税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培训,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审计人员的洞察力和创新力,本着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为企业负责和内部职工负责的态度,根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审计队伍。
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观念
内部审计的观念要同现代企业发展的制度相适应。首先建筑企业要突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能动摇,对机构和人员配备实行专制化管理。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改变观念,把审计的重点从以往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变到审计评价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效性上。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业务事项进行鉴定,对其真实性、正确性表示意见。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对党委的决策、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定估价,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研究措施、提出建议,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监督、鉴证、评价的全过程,并应充分发挥评价职能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有序发展。
四、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协调
现代建筑企业的建立,是企业的命运与整个外部环境紧密相联,所以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与外部审计应相互协调。因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内容、范围、标准、依据、程序、方法,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提供的相关资料,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协助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甚至可以与有实力、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可以向内部审计了解情况,在工作中得到内部审计的配合与支持,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样,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使内部审计利用外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法律依据来规避内部审计的因审计准则和工作规范的模拟性而造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经常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审计,从资金利用的预算到实际成本开支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款资金及时到位。只有突出制度的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改善和管理建筑企业,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调整经营模式,提高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和科学水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工程预算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和责任的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对建筑企业来说,其决策者必须及时准确的使用有效信息,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自我约束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对外开放交流的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作用及方法也产生相应的转变。
一、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职能和目的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建筑行业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建筑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的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的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出发点是加强建筑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其管理的模式也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工程项目承接过程、项目施工生产过程、项目竣工结算过程、项目验收回访保修过程、项目剩余工程款清收过程。内部审计的内在功能也发生变化,传统的是以查错纠弊为目的,以检查复核为手段对经济活动给予督察。其监督职能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其评价职能也上升为主要职能,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都成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存在误区,监督和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完善国家审计体系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服务;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比较差,且权威性不够,同其他单位的部门处于平行的职能部门,有的还没有建立起审计机制,对单位领导存在一些违纪行为或单位中的经费使用出现问题迫于各种压力也不能有效纠正;不少建筑企业的审计人员多是从财务人员转出来的,素质总体不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较单一,识别和判断能力缺乏,在推动企业发展和解决各项审计问题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内部审计的内容、方法、模式
(一)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方法和内容页发生改变,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审计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包括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开发、专项贷款、财务收支、规章制度实行、专项工程的预算决算等问题。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出资者、经营者和决策者从事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直接参与生产流动领域创造价值的过程,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内部审计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以侧重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达到发挥审计的评价职能功能。审计的目标是防止建筑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发的有效性及管理的效率上,以单位经营审计、管理效率审计、资源配置审计、环境审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审计,有效监督经营者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来营运资本,让资本保值和增值,同时要加强岗位责任制,促使内部审计满足经营者的需要,又达到对出资者资产负责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的模式
为了适应现代建筑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须建立起与社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建筑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为主题,以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为机制的新型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管理体制,将内部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切实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目前,建筑企业常用的审计制度由几种模式:一是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二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三是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领导的组织模式,四是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五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六是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的组织模式。其审计一般也分成前期审计、中期审计和终期审计三个部分。包括对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的审计、对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对项目成本支出的审计、对项目财务收支的审计、对项目预算结算的审计及工程项目内部成本经营项目完成情况的审计。
(三)内部审计的人员配置
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及审计制度是否规范,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参与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提高知识面和业务技能水平,熟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改革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切实掌握现代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市场营销、协作、财税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培训,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审计人员的洞察力和创新力,本着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为企业负责和内部职工负责的态度,根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审计队伍。
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观念
内部审计的观念要同现代企业发展的制度相适应。首先建筑企业要突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能动摇,对机构和人员配备实行专制化管理。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改变观念,把审计的重点从以往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变到审计评价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效性上。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业务事项进行鉴定,对其真实性、正确性表示意见。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对党委的决策、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定估价,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研究措施、提出建议,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监督、鉴证、评价的全过程,并应充分发挥评价职能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有序发展。
四、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协调
现代建筑企业的建立,是企业的命运与整个外部环境紧密相联,所以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与外部审计应相互协调。因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内容、范围、标准、依据、程序、方法,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提供的相关资料,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协助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甚至可以与有实力、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可以向内部审计了解情况,在工作中得到内部审计的配合与支持,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样,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使内部审计利用外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法律依据来规避内部审计的因审计准则和工作规范的模拟性而造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经常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审计,从资金利用的预算到实际成本开支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款资金及时到位。只有突出制度的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改善和管理建筑企业,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调整经营模式,提高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和科学水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