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凡尔纳的珍贵资料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儒勒·凡尔纳(1828—1905)一生写出了大量的科幻小说,却极少谈及自己的生平和创作。1893年秋,美国记者罗伯特·舍雷德采访了他,将访问记发表在1894年初的一家美国杂志上。这篇访问记未被译成法文,故而不久即被人们遗忘。法国凡尔纳研究者达尼埃尔·孔佩尔最近发现了这份珍贵资料,译成法文后刊登在1990年10月号(第281期)的法国《文学杂志》上。 凡尔纳接受采访时已66岁,而且正好已出版了66部小说。他生于南特,29岁时来到亚眠,遇见了带着两个小女孩的寡妇维亚娜夫人。两人结为夫妇
其他文献
<正> 当代英语语言文学批评理论之父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对于十九世纪加拿大文学批评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的文学界具有一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反理论倾向。直到二十世纪初,文学批评在加拿大才开始发展,但只是步人后尘,毫无创新可言,根本谈不上“加拿大”文学批评。然而,随着马歇尔·麦克卢汉与诺斯罗普·弗莱的批评著作的问世,加拿大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麦克卢汉从1943年到1962年之间发表的一系列的批评文章和随笔(1969年收集出版,名为《腹地的景色》),揭开了加拿大文学
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具有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功能,在防御恶性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HCC)有 NK 系统的功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月15日,厦门航空将正式开通福州—纽约航线,这是福建省首条直飞美国的洲际航线(之前厦门—深圳—西雅图为经停航线),福州也成为继北、上、广之后我国第四个直飞纽约的内地城
<正> 弥尔顿的早期名诗《黎西达斯》(1637)在他整个创作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首诗不仅反映出弥尔顿心目中的理想诗人的形象,而且表明了他所追求的崇高诗歌的基本特征。它预示着弥尔顿日后在英国文学史上放射异彩的卓越成就。
为了把握《浮士德》这部巨著的“字面意义”,笔者不借笔墨和篇幅,从头至尾将它的故事讲了一遍。在讲述的时候,笔者不仅使用了明白易懂的自己的语言,对内容特别是细节作了自
语言的使用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语言学家似乎不大谈,倒是一些文学家直觉地感到了。不久前看杂志,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关于欧洲的将来,我个人的希望是:英国将继续把它最好的东
法国人说,伏尔泰笑着,狄德罗叫着,卢梭哭着。这三个人的嬉笑怒骂,穿越那个“理性时代”,直落我们今天存活的这个世纪……伏尔泰的笑声,是伏尔泰主义的特征。狄德罗昵称他为
<正> 你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一部侦探小说,线索一个指向一个,牵涉进去的人也越来越多,似乎凶手就要找到。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线索却又一个个中断了,仍然是无穷的新线索、无望的新搜索。最后,凶手不仅没有找到,你却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桩谋杀
本文应用白血病K_(562)细胞株和白血病骨髓细胞观察了维生素E(VE)及联合应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Harr)的抗白血病效应。结果表明:(1)VE体外明显抑制K_(562)细胞的增殖;(2)VE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