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广告中的语言逻辑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4636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的两则著名商品广告的修改为例,说说广告用语中存在的语言逻辑问题。
  【关键词】广告语 创意 语言逻辑
  广告虽然带有很浓的商业味道和极鲜明的商业性质,但是,广告内容还是离不开语言和逻辑的范畴。下面就以浙江省的两则著名商品广告的修改为例,说说广告用语中存在的语言逻辑问题。
  第一则广告的内容说的是杭州千岛湖啤酒,该啤酒是采用纯净甘甜的千岛湖水酿造而成的,所以该啤酒味道醇厚,多少年来一直生产销售两旺,也很受省内外消费者的喜欢。近几年来,杭州千岛湖啤酒公司的广告中一直就有这么两句广告词“水质好,千杯少”。最近,该广告词改成了“水好,啤酒才好”。
  第二则广告说的也是酒类的,著名的会稽山绍兴黄酒,它原先的广告词中一直就是这样宣传的:会稽山黄酒是“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现在已经改成了“会稽山黄酒是纯正的绍兴黄酒”。
  这么一改,这两则广告词不仅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广告效果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那么,两个酒企业为何要修改原先的广告词呢?显然,原先的广告词存在着不适当的地方。
  先说说第一则广告吧,杭州千岛湖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确实是本地的一个很受消费者喜爱的著名啤酒品牌,无论在省内外,还是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这个厂家在以前的广告中却一直延用着这么一句广告词:“水质好,千杯少。”该广告词的原意是想告诉大家,千岛湖啤酒是采用千岛湖的优质水源来酿造的,酒味很好,人们爱喝,并且是千杯不嫌多的好啤酒。广告还引用了古语“人逢知己千杯少”中的后半句话“千杯少”直接进入广告,也显得比较有文化内涵。按理说,这个广告词的创意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水质好,千杯少”无论从字面上说,还是从内容上看,都不像是啤酒的广告,而是像一个纯净水企业的广告。从客观效果上来说,它实实在在是在为纯净水做广告,因为“水质好”,所以多喝水——“千杯少”啊。因此,这个“水质好,千杯少”作为千岛湖啤酒企业的广告是不合适的。你想想,这千岛湖啤酒公司出了巨资却在为千岛湖纯净水厂做着免费的广告,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很清楚,问题就出在“水质好”与“千杯少”之间的一个逻辑环节上。我们都知道,“水质好”只是酿出好啤酒的基础条件,只有用好水酿出了好啤酒,方才能使消费者“千杯少”啊。也就是说,“好水”与“好饮”之间还缺了个“中间环节”,必须补上这个漏掉的环节,才符合“好水”酿“好啤酒”,“好啤酒”才引来消费者“千杯少”的逻辑关系。否则,千岛湖啤酒广告就变成了千岛湖纯净水广告了。
  现在,千岛湖啤酒公司把原来的广告改成了“水好,啤酒才好”,正好补上了“酒好”的环节,况且消费者看重的就是啤酒的质量。因此,这则广告的修改是非常成功的。一般来说,企业做广告都是为了推介自家的产品,哪有傻瓜花钱为别人做广告的?
  再说那第二则广告吧,会稽山绍兴黄酒本来就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了。这家企业生产的黄酒早已名满天下了,早年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可它以前的广告词说,会稽山黄酒是“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这个广告词的内容,在很早以前的时代也许根本就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它确实是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并且绍兴人还引以为自豪呢。可是现在,会稽山绍兴黄酒这个品牌,不仅早已成为全国酒类市场上的佼佼者了,而且还走出国门,畅销到了国际市场。现在的会稽山绍兴黄酒,不仅是绍兴人爱喝,全国许多城乡的消费者都爱喝,连外国朋友也爱喝了。因此,原来的广告词只说“绍兴人爱喝”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广告内容的涵盖也太狭隘了。从语言逻辑上说,是犯了名实不符或涵盖脱节的毛病。
  现在,这个广告词已经改成了会稽山绍兴黄酒是“纯正的绍兴黄酒”。这一改动,明确告诉消费者:会稽山绍兴黄酒不仅质量可靠——“纯正的”,而且还提醒了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认准品牌,谨防假冒伪劣产品。其中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会稽山绍兴黄酒已经拓宽了自己的销售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绍兴地区了,它已畅销全国,走向国际了。
  它原先的广告词“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还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读,认为它只是个小品牌的黄酒,只是绍兴当地人喝喝的地方小酒罢了。因此,这个广告必须改。现在的新广告词说会稽山绍兴黄酒是“纯正的绍兴黄酒”,这一改,改掉了这个大品牌的“小家子气”,也改出了大品牌要走质量之路的大气势。一句话,“会稽山绍兴黄酒”的广告词修改也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广告用语要特别注重语言逻辑,一个品牌的商品广告要适合该商品的生产、销售实际情况,还要留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果一个商品已经畅销全国了,而它的广告却还落在后头,那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否则,不仅花了冤枉钱做广告,却起不到广告的宣传效应,反过来还要影响和制约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如会稽山绍兴黄酒的原广告词就是。当然,如果花了大笔的广告费,却在为别人做免费广告,那么就会贻笑大方,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傻瓜。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心灵的启迪。在平时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会把我对美的感受告诉他们,我也会利用一星半点的时间把我喜欢的文章介绍给大家。经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在粗犷的外表下已经有了一颗细腻的灵魂。在这样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再进行课堂作文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似乎更垂青于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就是同学们平时的功力了。当然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
【摘要】“作文升格”是近几年来的一种作文评改方式,即让学生通过交互点评、精心修改,从而获得作文等级的提升。本文以几次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不同教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的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作文升格 作文评改 交互评改 精心修改    作文升格似乎是近几年作文教学的热点,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作文评改形式,让学生通过交互点评,精心修改,获得作文等级的提升。它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
【摘 要】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脱离、缺乏写作兴趣、作文水平差参不齐的现状,笔者以为应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已经转变了教学观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些年在高考中涌现出了许多文辞兼美的高分作文。在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
读刘再复《回归古典,回归我的六经》,获益良多。其中一篇,是他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退思日”上的演讲,题为《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演讲开宗明义,问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看似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仔细往下读,就发现刚才的认识大谬不然,这是拷问我们是否应该回归教育的原始目的。这对我们这些成天被教育的指挥棒指挥得团团转的教师们,无异于当头棒喝,振聋发聩,拨云见日,直达要旨。刘再复先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总结了我校80年代初期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五步教学法”的优缺点,尝试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五步教学法”,即:自学——发现(质疑)——探究——训练——总结。  【关键词】五步法 新课程 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
【摘 要】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走入诗歌赏析文章的写作领域。在品味到诗歌学习乐趣的心理体验中,真正进入诗歌营造的美妙世界,感悟到经典的魅力,引发对中国古典诗歌发自内心的热爱。  【关键词】古代诗歌 赏析 写作    既然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上的个性提升,那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完成了选修课程的提升任务,这是选修课程的
【摘 要】语文是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语文人文教育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美妙结合。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感 意境 想象 比较鉴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
【摘 要】《短文三篇》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三篇短文的作者不同,作者国籍不同,写作的时代也不同,内容似乎也无甚关联,但不能把它们作为三篇不同的哲学小品文割裂开来分别解读,而应该用有关生命哲学的探讨为主线,将之作为一篇文章来领悟三个思想家对生命的理解。  【关键词】生命 热爱 思想 信条  “人是什么?”“人的生命价值在哪?”“人应该怎样生活?”  这是人类永恒的哲学追问。在我们生存的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梁启超写过一首诗,题为《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放翁,即陆放翁,也就是陆游。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因此,他从小就怀有忧国忧民思想,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鸿鹄之志,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成为一名名副
《唐诗宋词选读》在致同学的序言中这样写到:“阅读诗歌是探寻美的过程”。是的,诗歌美的探寻需要我们沉进去,沉潜玩味;需要我们读出来,高声吟哦;更需要我们拓展眼界,比较同与异,鉴别优与劣,探寻每首诗歌的独特魅力,体会每个专题的深刻内涵,领略唐诗宋词的整体风貌。如何进行文本、专题的拓展阅读呢?我想教师的课前设计引导和课堂拓展是十分必要的。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的题目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