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陵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的城墙折射着历史的光辉,六朝古都——南京,不知历经了多少时代的变迁。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伤感的城,处处是时代侵蚀的痕迹。我们导游在车上也说过,南京在极尽的繁盛与疮痍之间轮回辗转;在尖刀的磨砺声中置死而后生;在战争的洗礼中蜕变、沉淀、温厚……历经风雨,挺立依旧。
  虽是如此,我眼里的南京却是一座温柔的城。夫子庙的美食既是饕餮之享受,亦是心灵之滋养。我曾听过王力宏的一首《南京,南京》,其中有一句歌词:“南京,南京,美丽的城市,每个角落充满着故事。”这次游学,也为我们增添了些许书生意气。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领略旧时考生的艰辛,欣赏历代文人流芳百世的答卷。去南京师大体验高校风范,这座高等学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愧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学府”。
  三天里我们赏玩了许多的秀丽景致,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要数燕子矶和中山陵。有不少同学抱怨燕子矶无聊,但我觉得燕子矶所萦绕的诗情画意很令人着迷。燕子矶——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号。沿着高低不平的青石板阶走下去,迎面一座略显荒芜的石亭伫立着。在亭子的正中间有一座碑,那上面的字是乾隆在此地所书。燕子矶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屠杀地点,导游讲的屠戮之事久久地压抑在我心中。在一处崖下,我发现了一些红色的漆在石壁上独秀,导游说那是古人所写的诗句,由于天下着雨,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古人的诗词歌赋被刻在厚重的石壁上,让人沉浸在迁客骚人的悲欢离合之中。
  南京中山陵是中山先生的梦魂所归之地。蒙蒙微雨中,望不尽的漫长阶梯显得如此神圣庄严。据导游说:当年中山先生的遗体沿京城走过,一路到钟山,缠绵不绝的魂魄永久护佑着金陵城。在中山先生回灵的时候,南京城下起了蒙蒙细雨,那雨,同我们游玩之日的细雨何其相似。松柏苍翠,行道静默。凄夜寒星,灯火不灭。后来者的我们举首凝视,拾级而上,仿佛看着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影子,在雪白的砖石上悄然经过,拖曳着并不鲜艳的黑影。在怀揣着敬仰之情瞻仰过中山先山的遗体后,我倚在栏杆上略作休息。偶然听到旁边两位游客在谈话,他们这样说:“曾几何时,人们都将中山先生视作国家迷途上的燈塔。在那个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宛若眼前的烛火,哪怕微弱但永远不曾熄灭。”这句话触动了我——在中国充满迷茫之时,是伟大的中山先山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挽救了中国,他是如此的伟大。
  南京,真是一座饱含悲欢离合的城市。
  老师点评
  本文选取南京游学中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断,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作者对游学的经历有所取舍,因而内容上重点突出,结构上详略得当;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自然运用,使得文章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富于变化;行文语言优美,多有典雅之句,对情感的抒发起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
  (指导老师:杨万扣)
其他文献
问题一:  王老师您好!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在统编2019年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了三篇人物通讯《细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想请教您的第一个问题是:高中生为什么要学会写作人物通讯呢?谢谢!  师:最近,我指导高一学生写了一次人物通讯。这样安排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教学的需要。新课标“学习任务群7与9”都明确提出学习要
期刊
从前车马慢。去平遥古城的时候,妈妈给我讲祖辈的故事,挑着担要步行到省城去卖果子,走到平遥就卖光了,再挑着担子回乡。从家乡到省城,坐火车是8个小时,高速上是270多公里,坐巴士要4个半小时。  上大学时,8个小时坐火车的旅程,第一次的感受是兴奋。然而晃晃悠悠的满是烟味和各种混杂味道的车厢,体验并不美好,下车后,又被出远门看世界的新奇替代了。那还是绿皮车的慢车时代。  后来更多是坐巴士。印象深的是一次
期刊
【事件背景】  2020年6月24日傍晚,山西省阳泉市图书馆闭馆之际,天降暴雨,数十名读者希望留在室内避雨,却被保安驱赶。一名保安反问读者:“是不是这雨下到12点,你们就在这儿待到12点?”6月28日,阳泉市图书馆就此事发布的情况通报称,保安对馆外下雨等情况考虑不周,采取措施不妥,将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和教育。  【媒体锐评】  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衡量着城市文明的高度;同陌生人的联系,也考验着一
期刊
亲爱的身处非洲的朋友们:  你们好!非常欢迎你们来本校参观,在交流中听闻你们对我国脱贫攻坚表示好奇,在此我发表关于脱贫的一点拙见,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首先,我国脱贫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得益于国家的重视、政策的支持。“计熟事定,举必有功。”精准扶贫是我们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无论是国家组织好易地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是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抑或是加大财政、
期刊
1.文明互鉴  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五年来,习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场合阐述“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其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  “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文明互鉴”已成
期刊
问:市场上的各种素材书琳琅满目,平时积累的各类素材也不少,却不知如何使用到作文中。我该怎么办?  答:第一,走出认知误区,提纯转化能力。  我们常常有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占有得多,就积累得多,写作文时堆叠与观点相似的素材作为论据,就不愁没话说,又打的安全牌——得分可以保证。其实,这里面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转化。即,将看过的素材,不管是人物轶事、哲理故事、锐词新语、时事新闻还是其他,与我们的灵
期刊
每逢中秋,望月怀远,不少人总会莫名生出悠悠乡愁。若凭借假期得以回家乡休整片刻,笔下的文字总逃不脱此类主题:坍塌的老屋、古树、回不去的古镇、袅袅炊烟……似乎浮躁喧嚣的城市生活,让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有那么一个沉静的乡村,摆脱尘世、岁月静好、永恒不变。  然而,正如“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大多数人所惋惜的乡土若没有被现代化赋予的网线和厕所,就如同摒弃美白和滤镜的“纯天然美女”——“原生态”的乡村有时会被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记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每一个当代青年嘴里喊出一遍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肯德基里仍有自己啃炸鸡,全然不顾一旁默默凝视的双亲的少年——他们立志成为国之栋梁,懂得眼界要开阔、品德要高尚,却连体贴父母也难以做到。  少年,当你想做国之栋梁时,请先记得善待那些最爱你的人。  在世间,我再也找不出比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加深沉伟大的感情。无论是缆车跌落悬崖时父母用双手支撑起
期刊
伴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到达终点,6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结束。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排简陋的平房,以及并不宽敞的操场。想到即将在这里度过三天,我有些胆怯甚至有些厌恶。一踏进宿舍,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说心里话,我真的不想在这里多待一秒。可事到如今,我只能硬着头皮在这里生活下去。  晚饭前,已经有荷兰小伙伴与这里的孩子玩在了一起。同时校门口也挤满了当地居民,挤满了满是观看在操场玩耍的小朋友的眼睛,外国小伙伴关注的
期刊
夕阳西下,于静默的夜中,点上一盏明黄的灯,温一壶清茶,翻一本书,听一夜画舫雨声潇潇,无关世俗,无关风月。  在这样物欲横流、快节奏的社会中,给自己留出一点空白,去赏春花秋月,夏蝉冬雪。  狄更斯的独白像是厚重的开幕式,缓缓拉开尘世喧嚣的大幕。人们不知所措地被呼啸而来的信息洪水裹挟,迷失在塞王的歌声里、太平的醇酒中,像是踏入泥沼的角弓,无尽地向下坠落。还有多少人记得守望心中的微光,不忘初心?  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