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寐属中医内科心系病症,临床上较不寐少见,其与西医的发作性嗜睡病、神经官能症、某些精神病等临床症状相似.中医学对多寐病的认识已历千年,历代医家多有论述,近代中医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了广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显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文通过阐述多寐的溯源,“心藏神”相关的多寐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以期为多寐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和临床依据.
【机 构】
: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530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寐属中医内科心系病症,临床上较不寐少见,其与西医的发作性嗜睡病、神经官能症、某些精神病等临床症状相似.中医学对多寐病的认识已历千年,历代医家多有论述,近代中医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了广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显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文通过阐述多寐的溯源,“心藏神”相关的多寐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以期为多寐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和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蝗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参与急性心肌梗死教学的129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BL组以及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BL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各组均进行5个课时教学.比较各组教学后学生的理论知识、病历书写水平、考核成绩及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
目的 拟定原发性痛经患者针灸治疗的技术标准方案.方法 通过查阅大批量的中外文献并进行检索分析,形成具有证据等级的临床推荐草案,再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2轮专家意见调查及1轮专家讨论,通过综合分析获取一致的专家共识,最后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形成最终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诊疗技术标准方案.结果 文献检索显示了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优势,在诊疗方面与现代医学基本一致,其证据级别达到一级;2轮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调查问卷均符合填写要求,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及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属于有效意见调查;经过第2轮的专家意见
药物广义的毒性就是其偏性,狭义的毒性就是毒性药物;毒性西药远远多于毒性中药.中医自发展之初就非常重视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重视减毒增效的研究,但由于临床、技术条件限制,有些隐蔽的、慢性的、长期的中药毒性无法发现,而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就可能被发现.临床上,可通过提高中药生产及炮制质量、加强中药流通及使用管理、提高医生辨病辨证能力4个方面减少中药毒副作用发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对照A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B组口服中药制剂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比较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跌倒风险评分,骨密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及跌倒风险评分均下降,观察组2
目的 利用数据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盱江主要医家治疗泄泻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统计盱江主要医家的主要医著中有关泄泻的选方用药,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方剂168首,其中涉及的药物共139味.结论 盱江主要医家治疗泄泻尤为注重益气健脾,化湿利小便.
目的 探讨壮骨片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沈阳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8例.对照组进行关节镜清理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壮骨片每日2次,每次4片,持续1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visualization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痛相关病证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2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痛患者220例,按照是否有血瘀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其中血瘀证为观察组,非血瘀证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2组基本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偏大,病程较长,中医证候以重度为主;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较小,病程较短,中医证候以中度为主,2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并发症以及脑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瘀在高血压
目的 通过分析433例老年人的体质类型特点及不同性别、年龄分区、4种慢性疾病中医体质分型的特点,为中医治疗和中医治未病在社区良好开展提供一定的数据与理论支撑.方法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采用由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由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师进行现场调查,确保调查过程的一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平和质67人,构成比15.47%(67/433),8种偏颇体质366人,构成比84.53%(366/433),依次为阳虚质
《脾胃论》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饮食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早在李东垣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脾胃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饮食物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当今经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由于食肥甘厚味、起居无常、劳逸过度、工作精神压力大所造成的脾胃病已较李东垣时期发生了变化,追溯疾病的病因病位,仍需回归脾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