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重在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日益重要,教师合作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法全面理解教师合作和同伴互助的相关理论,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漯河市N所农村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认识、行为、效果和保障等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从观念、行为、评价、保障四方面提出加强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合作;同伴互助;策略
引言: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开展教师同伴互助教学工作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同伴互助听课、教学比拼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教师同伴互助的含义
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活动是形成教师集体合作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教师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实现快速成长最便捷、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方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和促进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师开展同伴互助教学方式的优势
教师的同伴互助是教师基于校本研修形成的教师间的互动团体。在教师同伴互助的团体中,同伴问是平等的协作、合作关系,同伴问的相互帮助和支持,克服了教师个人的弊端,这正是教师同伴互助的优势之处。
教师的自我研修是建立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研修活动,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处理上,教师多数是盲从,只是纯粹性的教“书",缺乏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研究。
因此,教师的同伴互助有助于克服教师个人存在的弊端,实现教师集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团体活动,避免进入“单打独斗”的局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国内外相关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教师同伴互助和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以及专著等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①教师同伴互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②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和组织方式;
③教师同伴互助模式;
④教师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提出“同伴互助”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多国经济把这种模式投入实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过对外国教育学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外国对教师同伴互助的围观层次进行深刻研究。比如教师同伴的形式、标准、原则、含义、存在的问题等等。
教师同伴互助的活动形式
著名学者Robbins和Showers认为同伴互助活动可划分为课外活动和课内活动两种形式。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合作计划、研究组织、问题解决和课程发展,课内活动通常涉及教师们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察前的会议为观察制定计划和阶段,教师们要求协助记述所需观察的重点。课内同伴互助活动根据同伴互助的目的和目标可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①技术互助,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中引入研讨会;
②专家互助,是使用专业的知识、特别的方法来培训教师。他们对其他教师进行观察、帮助,并提供反馈;
③相互指导。是教师观察和相互帮助,以至于能改善教学;
④反思性互助和认知互助,是鼓励教师参与正在进行的对话关于他们课堂实践和探索它们的价值;
⑤同伴互助的方式是取决于不同教师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发生改变时,同伴互助的方式也是相应地进行改变
通过的资料分析,发现前人多数是从宏观层面(如政府的相关政策、学校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政策)对教师同伴互助进行研究,相对而言,从教师个人层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中没有发现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也没有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
(1)农村教师孤立的个体文化.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独善其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无形中把自己置身于教师群体之外,他们基本上通过自己的個人努力来获得教学上的成就感。
(2)农村教师传统教学水平的制约
在调查的几所农村学校中,几乎全部的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且在讲台桌上一边放着教科书,一边放着参考书或教案,整堂课几乎是按着教案的设计流程进行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整体素质偏低,发展机会受限,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农村学校里,教师普遍安于现状,不愿涉及同伴互助的合作。
(3)农村学校管理者认知的偏失
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发展的风向标,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领导只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是集体在一起完成的,却不会深入考察教师是否自愿地参与这种活动,不会深入分析教师的合作过程和合作内容是否真的可行,是否为教师提供便利或保障,不会调查教师是否想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解决某种问题的目的,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并且学校领导只要求教师参与,而自己却孤立于教师群体之外,这会导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产生距离,挑战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
(4)农村整体封闭的文化心态
地域不同,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类型也不相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思想封闭保守,僵化的农村文化无疑不影响着农村教师文化(特别是合作文化)的更新。农村是一个独立个体分明、“你争我赶”的环境,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吝啬自己想法,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因为他们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让他们满足于当前相对安逸的现状,用新的想法和行为打破他们的发展模式无疑增加了他们挑战和风险,浪费了时间。 五、发展教师同伴互助的具体策略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发展教师同伴互助主要以下方面:
(1)观念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思想指导
教师合作是一种组织团体行为,它的核心在于共享价值与信念,因此,教师同伴互助的建构要确立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共同愿景,便有了超越个人利益的更远大、更高尚的发展目标,教师自然就朝向群体目标,摒弃个人的主观偏见,学校“简政放权”,而教师主动承责,各人才能各尽其长。
在同伴互助中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打破自我防卫、改变固有的思维习惯、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敞开心扉与别人交流,同时会以真诚谦虚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想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2)行为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实施方向
同伴互助在同一学科教师的教研组这一形式上体现得很突出,制定互助合作型教研组实施方案,以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学校根据评议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使教师同伴互助在教研组这一平台上得以顺利开展,
(3)评价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监督引导
转变当前传统的通过教学成绩来判定教师的优劣的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一种面向教师长远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它关注教师之前、目前和将来的教学素质,而且还根据教师整个过程的专业表现,规划教师个人的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方向。发展性评价不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多个主体互助的结果。
(4)保障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有力支持
在农村学校严重科层制的管理下,建构新型的学校管理制度, 实施人本管理,注重情感因素;实施民主管理,营造合作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舜丰.浅谈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高教研究,2013(1).
[2]李春武,朱麗艳. 基于网络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1,32(12):53-55.
[3]严子良.如何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
[4]刘丹丹.教师同伴互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探索地带,2013(3):237.
[5]朱保良.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0.
【基金项目】有效开展同伴互助的方式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6-HJYY-222,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合作;同伴互助;策略
引言: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开展教师同伴互助教学工作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同伴互助听课、教学比拼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教师同伴互助的含义
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活动是形成教师集体合作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教师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实现快速成长最便捷、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方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和促进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师开展同伴互助教学方式的优势
教师的同伴互助是教师基于校本研修形成的教师间的互动团体。在教师同伴互助的团体中,同伴问是平等的协作、合作关系,同伴问的相互帮助和支持,克服了教师个人的弊端,这正是教师同伴互助的优势之处。
教师的自我研修是建立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研修活动,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处理上,教师多数是盲从,只是纯粹性的教“书",缺乏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研究。
因此,教师的同伴互助有助于克服教师个人存在的弊端,实现教师集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团体活动,避免进入“单打独斗”的局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国内外相关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教师同伴互助和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以及专著等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①教师同伴互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②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和组织方式;
③教师同伴互助模式;
④教师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提出“同伴互助”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多国经济把这种模式投入实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过对外国教育学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外国对教师同伴互助的围观层次进行深刻研究。比如教师同伴的形式、标准、原则、含义、存在的问题等等。
教师同伴互助的活动形式
著名学者Robbins和Showers认为同伴互助活动可划分为课外活动和课内活动两种形式。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合作计划、研究组织、问题解决和课程发展,课内活动通常涉及教师们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察前的会议为观察制定计划和阶段,教师们要求协助记述所需观察的重点。课内同伴互助活动根据同伴互助的目的和目标可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①技术互助,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中引入研讨会;
②专家互助,是使用专业的知识、特别的方法来培训教师。他们对其他教师进行观察、帮助,并提供反馈;
③相互指导。是教师观察和相互帮助,以至于能改善教学;
④反思性互助和认知互助,是鼓励教师参与正在进行的对话关于他们课堂实践和探索它们的价值;
⑤同伴互助的方式是取决于不同教师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发生改变时,同伴互助的方式也是相应地进行改变
通过的资料分析,发现前人多数是从宏观层面(如政府的相关政策、学校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政策)对教师同伴互助进行研究,相对而言,从教师个人层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中没有发现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也没有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
(1)农村教师孤立的个体文化.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独善其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无形中把自己置身于教师群体之外,他们基本上通过自己的個人努力来获得教学上的成就感。
(2)农村教师传统教学水平的制约
在调查的几所农村学校中,几乎全部的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且在讲台桌上一边放着教科书,一边放着参考书或教案,整堂课几乎是按着教案的设计流程进行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整体素质偏低,发展机会受限,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农村学校里,教师普遍安于现状,不愿涉及同伴互助的合作。
(3)农村学校管理者认知的偏失
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发展的风向标,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领导只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是集体在一起完成的,却不会深入考察教师是否自愿地参与这种活动,不会深入分析教师的合作过程和合作内容是否真的可行,是否为教师提供便利或保障,不会调查教师是否想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解决某种问题的目的,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并且学校领导只要求教师参与,而自己却孤立于教师群体之外,这会导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产生距离,挑战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
(4)农村整体封闭的文化心态
地域不同,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类型也不相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思想封闭保守,僵化的农村文化无疑不影响着农村教师文化(特别是合作文化)的更新。农村是一个独立个体分明、“你争我赶”的环境,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吝啬自己想法,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因为他们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让他们满足于当前相对安逸的现状,用新的想法和行为打破他们的发展模式无疑增加了他们挑战和风险,浪费了时间。 五、发展教师同伴互助的具体策略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发展教师同伴互助主要以下方面:
(1)观念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思想指导
教师合作是一种组织团体行为,它的核心在于共享价值与信念,因此,教师同伴互助的建构要确立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共同愿景,便有了超越个人利益的更远大、更高尚的发展目标,教师自然就朝向群体目标,摒弃个人的主观偏见,学校“简政放权”,而教师主动承责,各人才能各尽其长。
在同伴互助中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打破自我防卫、改变固有的思维习惯、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敞开心扉与别人交流,同时会以真诚谦虚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想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2)行为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实施方向
同伴互助在同一学科教师的教研组这一形式上体现得很突出,制定互助合作型教研组实施方案,以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学校根据评议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使教师同伴互助在教研组这一平台上得以顺利开展,
(3)评价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监督引导
转变当前传统的通过教学成绩来判定教师的优劣的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一种面向教师长远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它关注教师之前、目前和将来的教学素质,而且还根据教师整个过程的专业表现,规划教师个人的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方向。发展性评价不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多个主体互助的结果。
(4)保障层面——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有力支持
在农村学校严重科层制的管理下,建构新型的学校管理制度, 实施人本管理,注重情感因素;实施民主管理,营造合作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舜丰.浅谈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高教研究,2013(1).
[2]李春武,朱麗艳. 基于网络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1,32(12):53-55.
[3]严子良.如何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
[4]刘丹丹.教师同伴互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探索地带,2013(3):237.
[5]朱保良.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0.
【基金项目】有效开展同伴互助的方式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6-HJYY-222,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