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教育模式的比较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义务教育应该如何健康的发展?是当今许多人都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关系到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中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所面临的义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实际情况的比较分析,希望从中可以摸索出一条有利于中国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义务教育 教育模式转变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国力的日益增强,在教育领域出现了国外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曾经出现的偏重知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现象,并且由此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1.中国教育现状
  1.1经济发展与义务教育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现状发生了许多变化。从变化当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确实取得显著的成功,也能看出在当今的中国无可争议的经济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1976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1977年重新恢复了高考制度,由此以来广大青少年对学习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起来。
  197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11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这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5年5月27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同时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要立足与教育的观点。明确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正式规定《国家9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1986年4月12日《义务教育法(草案)》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于同年7月1 日开始实行。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偏重课本知识的教育与应试教育
  中国长时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从教育课程的构成来看,单一的科目课程,并且都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和目的所进行的。有发挥学生各项潜能的活动和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因为考试主科目的缘故经常被占用,所以基本上发挥不了原有的作用。
  教育思想十分保守,教育的模式大概可分为“三中心”:1,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中心;2,在教育内容上,以系统性的书本知识为中心;在教育方法上,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中心。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满堂灌”教育,换句话说教师成为“发信机”,学生成为“处理器”。
  个别地区的小学中,实行着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对付考试而产生的题海战术。频繁的进行考试,加班加点,双休日也让学生统一在校补习,自习。另外一部分学生即使回家,父母所要求做的作业也十分多。由此产生的结果,很多学生睡眠不足,无法自由支配使用自己的时间,甚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今的中学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三个愿望:1,希望学校能够改变一味的只追求升学率的现象;2 学校能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很好的把书本中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应用进行很好的结合;学校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
  现在的义务教育中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其中的第三条就是“重视文化,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同时虽然随着高校的扩招,进入高校的学生比率和学生总数相比之前大幅度增长,但是重点大学的稀有,使得一部分期望进入重点大学深造的学生的梦想破灭。因此使得父母从对小孩的入学道路成为了以下一条固定模式:一流的幼儿园——一流的初中——一流的高中——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工作。这个也是当今普遍的一个现实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毕业与普通高校的学生们由于专业技术的欠缺,书本知识与社会所需的脱节,造成了实际踏入社会进入到新岗位时无法很好的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了当今社会“蚁族”的一个主力军。而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企业所高薪聘用的蓝领高级技工等岗位却苦于无人应聘。这也是义务教育中一味的重视应试教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后果。
  1.3拔苗助长的成长模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现在,很多的家长持有偏重智能开发的想法,之前的“奥数热”无意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智能”的本意表示智慧与能力的结合体,并且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的丰富。例如感知,记忆观察,创造,思维,实践活动和语言表达等等,都是构成智能的要素之一。这些要素之间的彼此相互联系牵制,相互促进发展。但是作为家长来说没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他们致力于小孩的智能开发,一般是技能,技巧的开发。例如让孩子弹钢琴,画画,朗诵表演等等。从科学严谨的角度上来讲,这并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的全面开发。强迫让其产生压力,从来滋生出厌烦和恐惧的心理,甚至反而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有些小孩会看到书本就头痛害怕。甚至以逃学来躲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强迫的原因。
  2.日本的教育状态及对策
  在日本,1960年开始实行了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政策,现在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但是因此日本国民是否都已真正的实现了他们的幸福的疑问。
  日本进入60年代开始,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以国家权力去引导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在教育政策上,贯彻实行教育政策服从或者服务与经济政策为关键的决定。
  经济上构成了对教育界要求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和产业构造相符合的劳动力,以“产学协同”(大学和企业合作)和“能力主义”的原则为中心,在学校开展了多样化多元化教育,并且以培养能力为重心作为教育的要求。从将“企业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统一,成为了后来日本经济上对外拓展的强有力的意识精神支柱。由此能力培养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
  那个时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重新整顿了“能力主义”与教育的构成关系。通过能力教育,学校能够发现学生的很多可能性,并作为一个可以“发现”并且“选拔”的机会来对待和处理。
  由于基础学力的提高和教育数量的增加,经济上日本和欧美日益白热化的激烈竞争。有效率的吸收科学技术使其发展。被称之为实现了二战后“奇迹的复兴”。当然,学校教育也被这个奇迹所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并且也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果,如同所看到的一样,日本取得了发达工业国,世界经济大国等地位。这样的发展又给日本国民带来了些什么呢?人们生活的丰富和方便,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自由可支配时间的增加,等等。
  但是自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原本以能力主义为基本的,变成了根据竞争和选拔机制的人才教育开发模式,小孩的发展环境也变得极其贫瘠,学校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逃课,拒绝上学,中途退学的学生剧增,没有个性的没有很好的掌握实用技能学生被大批量的生产出来。也可以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副作用。
  日本的偏重书本知识的应试教育确实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很难对未来日本的发展以及日本国民幸福起到正面效益和促进作用。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社会的发展正朝著成熟化发展,以信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的影响其发展的步伐。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对于每天流入到社会中大量的信息,选择所需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像这样的判断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和必须的。
  除此之外,日本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从过去的和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到高速经济增长期时期进入无目标可比性的时代,更加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目标,创造新的文化。当然也需要与此相适应难过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适应能力”的人才的培养。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前期,是以学校的教科书为中心,换句话说以教“书本知识”为中心(上课=记知识的时间)的一个教育体系。日本学校教育的实质可以说是对以教科书为基础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模式。因此,在那种学习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也陷入了没有实际生活应用能力,只会听从指示直接吸收课本知识的一个恶性循环。学校则以记忆力为中心,生产出了规格化没有任何个性的学生,如同工业社会中的一个典型的产物。
  总而言之,不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追求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课本知识灌输的结果,只能是导致逃学和厌学等“学校综合不适症”,并且日益严重化。
  对此,日本平成元年在新的学习指导纲要《教育课程调整的一般方针》中明确提出《新学力观》(即知识与复合能力的统一)而不是以往的“应试学历观”。日本的教育界为了取代在此之前的应试教育,摸索出了全新的一条以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行动为宗旨的新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即新学力观)。
  平成元年提出的教育调整一般方针中提到:教育课程上1,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谐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培养体系;2,要充分的考虑到地区,学校以及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特征。
  对于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促进提出以下3项要求: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自我适应调整能力。;2,贯彻基础知识的指导内容;3,充实个性教育的发展。并且提出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
  3.中国教育模式转变的对策
  对此,当今中国,在教育领域上紧跟发达国家例如日本曾陷入的应试教育的怪圈。解决此问题除了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之外,作为其中一个解决的对策“愉快教育”被一些教育机构才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之所以需要转变是因为应试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首先是以课本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最重要的“仓库”理论。即,人的大脑是储藏和积累的仓库,教师将知识不断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将获取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这种周而复始的机械式记忆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形成了阻碍,更加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而且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其次,由此而同时伴随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例如学历社会,应试教育等等。另外一个事实是,以课本知识教育为教育的目标和与人的大脑机能的多样化和全面化相违背的残酷事实。根据美国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成四个功能区,不仅仅有外界事物感受区,记忆储存区,还有想象创造区等。因此这种以课本知识教育为中心的也可以说是“片面”化,不完全的一种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结合,从而完成从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到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在中国同样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为了经济发展而服务的经济,更需要让每个国民都感到幸福的教育方式。
  国家教育委员会为了减少小学生的负担,1988年颁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相关决定》。在这之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规定:1,从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2,考试制度的改革;3,提高教师素质等三项举措。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提出重点发展九年义务制教育,让基础教育得到全面的更好的发展的目标。全面设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小,中学从应试教育完成素质教育的转换,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993年秋天开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中学的教学计划试行》在全国全面展开实施。这个教学计划明确规定由科目教学和学生活动两个部分结合组成。在新规定里,打破了中国的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科目,把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规定中“活动”的基本要求是:结合活动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接很好的接受道德教育开阔视野,使用手和脑,增加趣味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从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像此类的规定无疑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中国,上海,湖南省等其他省市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愉快教育”。愉快教育的理论,是由李善初在《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中所提到了,归纳总结:所谓的愉快教育是指的是必须要尊重人,必须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感情,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愉快教育的理论和日本的“新学力观”有着类似性。
  愉快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也是教育思想上的根本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目标上,是以提高嘘声的素质为根本目标和原动力。
  教育内容上。与道德教育相统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和学的关系来看,積极提倡教师积极主导和引导课堂教学以及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双方互动教学模式。
  从教学的形式来看,改革单一的课堂授课教学方式,提倡以课堂授课教学为主,课内外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由此,通过以上的愉快教育方式从而智能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能够达到均衡的发展水平,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对一个人的人格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如今中国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的同时,可能在之前一段时期由于人才紧缺的缘故确实需要应试教育等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些支持。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一个人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必须的。在前文中可以看到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教育问题上同样曾经经历过以偏重课本知识以及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时代。当然如果要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话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今后也需要相关部门和站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摸索找出一条结合国外经验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教育经验为借鉴,理应重视教育中对知识和能力的相统一及和谐。
  参考文献
  [1] 北尾倫彦 著「新しい学力観を生かす先生」1993年
  [2] 教育政策研究会平成6年「我が国の文教政策」1995
  [3]「教育文摘報」「愉快教育の基礎理論」1992年4月15日
  [4] 北尾倫彦著「新しい学力観を生かす先生」1993年
  [5] 平成14年文部科学白書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性质、目标、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叙述,说明了《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技术专业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标准的探讨。  【关键词】《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前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性质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是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学习领域与电机控制、电机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安装与维
期刊
[摘要] 本人结合工程实例和本人对该工程实例现场监督经历,详细阐述了地下连续墙在高层住宅楼地下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并从施工参数的确定以及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对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重点说明,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基坑支护 地下连续墙 施工工艺 工程监测    1 工程概况  湛江某花园工程位于赤坎百园路,总建筑面积57129.76m2(地下面积11060.02m2,地
期刊
[摘要] 通过广州市番禺番山科技创业中心的设计实践,探讨现代企业孵化器的内在模式,总结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基本设计原则。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企业孵化器 商务花园 可持续发展 灵活性    “孵化器”(Incubator)是个生物学中的词汇,是生命诞生前的居所,在生命成形之前需要有适合的生存环境。而本文所说的孵化器是指企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也可以称之为创业中心
期刊
[摘要] 学生的就业一直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考落榜的学生,在其周围成长的环境以及个人性格方面对于其本身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存在学习态度消极,滞后的表现。本文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让一批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们能找回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同时也为走向社会培养的一定的能力。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学习氛围     三年前,我接任
期刊
[摘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药物分析》精品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团队等全方位分析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 药物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备受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特别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说明了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的国情, 从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节能两方面阐述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  [关键字] 建筑节能 维护结构技术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 正逐步上升到30%。全球气候
期刊
[摘 要] 专题式教学法,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内容相对滞后等先天不足。同时,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权,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地利用诸多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高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教学法 专题式 思政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使思想
期刊
[摘要] 阐述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得出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一些举措。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实践 改革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长期的建设发展目标。富国强民,教育先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来讲,也是一项长期建设发展完善的任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特别是创新人长的培养,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家发
期刊
[摘要]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与完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对独立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办学的意义和现状做简要分析,并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国际合作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the int
期刊
[摘要] 旅游地产作为新兴房地产开发模式,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先例让同行参照,加上政府政策不配套,导致旅游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刘基文化生态园的开发为例,针对当前旅游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地产 刘基文化 旅游经济 品牌 旅游产品    旅游地产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80—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究竟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