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24-01
提到校企联合办学人们往往习惯的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相联系,似乎与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关系不大。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2008年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是办好让人面满意教育的根本,但这里有三个基本条件是必须转变和加强的,即观念、经费和师资。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对教育观念的转变都能够达成共识,那么经费和师资便成为关键问题。2000年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教学设备与设施等办学条件适应不了办学需要,经费缺口更大,而师资中还存在着缺乏专业实际经验的问题。而校企联合办学不仅可吸纳企业资金办教育,解决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全,还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具有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形成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
诚然,高等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它必须具备高等院校的特色,必须适应高等院校的实际。那么如何形成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呢?笔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为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 听力学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这数字还远远没包括中轻度听力障碍需要听力康复与帮助的患者。按目前发达国家听力学测算,目前中国至少需要4万名听力学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听真正具备听力测试和助听器验配能力的从业人员不超过7000人。我们听力学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严格的专业教育,比现在社会上的听力专业从业人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也是各大助听器厂家所欢迎的。
虽然社会需求如此之大,但也要求学生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学校办学的局限性(经费、场地、实验仪器等)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大助听器公司也面临着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对于听力学专业来讲,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是我们的需要,也是各大用人单位的需要,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策略。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与多家国内外的助听器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高等院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 高等院校校企联合办学的尝试(以听力学专业为例)
我们认为听力学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本着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建立较为全面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2.1 企业早介入,协助学校做好专业定位
新生始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常规工作,每个新生进入高校都必须要经过为期一周的新生始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要求在新生始业教育过程中,企业要尽可能的参与。邀请一到两家企业来为新生做专业目前发展的主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就近参观相关企业,让学生有了关于专业发展状况的感官认识。也可以邀请往届毕业学生的与新生进行座谈和交流,强化对专业定位的认识。通过早介入的方式,使学生较早的有了对专业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2.2 企业不定期的授课,初步双向选择
在新生始业教育后,大多数学生都初步形成了对专业定位的教育,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不定期的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动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从理论上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讲座和交流,加强了企业与学生的了解和互动,为未来的双向选择打好基础。
2.3 邀请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
永远不要低估奖学金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各类奖学金绝对是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努力争取的对象。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邀请企业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例如学生科研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爱心互助奖学金等等。奖学金的设立可以加强学生对该企业的认同,同时也为企业挑选所需人才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而且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邀请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大部分企业都乐于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工作。
2.4 邀请企业为学生设立社会实践岗位
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为数不多的的社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团学活动阶段。近几年来就业单位也提出高等院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迫在眉睫。而实验室所提供的专业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实际工作中的动手操作不能完全等同,这种差异性就要靠企业来弥补。听力学专业是个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我们与企业在社会实践方面展开了充分的合作。我们邀请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岗位,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其实这种做法是多方共赢的,对于企业来说缓解了人员紧张的问题,降低了用人成本,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提前挑选学生的机会;对学生来说则是多了个动手的机会,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则是解决了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合作关系,而且效果超出预期。
2.5 学校提供服务,为企业开展的相关活动作好保障
在整个与企业联合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竭尽所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企业提供服务,保证校企联合办学相关活动的有效的进行。同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企业咨询服务,并为学生做个性化的分析,提供实践指导。
2.6 对已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对结果的监督是对方案最好的评价标准。为了掌握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影响,我们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参加过校企联合办学方案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普遍高于未参加该项方案的学生,用人单位反映这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强,角色转变快,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强。而且及时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分析,也是及时修正校企联合办学方案的必要条件。
通过探索和尝试不难发现,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是值得尝试的模式之一,而且是经得起考验和验证的模式。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高职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适应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并具有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它的探索和尝试是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
滕贺圆,女,讲师,硕士,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
提到校企联合办学人们往往习惯的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相联系,似乎与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关系不大。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2008年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是办好让人面满意教育的根本,但这里有三个基本条件是必须转变和加强的,即观念、经费和师资。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对教育观念的转变都能够达成共识,那么经费和师资便成为关键问题。2000年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教学设备与设施等办学条件适应不了办学需要,经费缺口更大,而师资中还存在着缺乏专业实际经验的问题。而校企联合办学不仅可吸纳企业资金办教育,解决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全,还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具有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形成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
诚然,高等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它必须具备高等院校的特色,必须适应高等院校的实际。那么如何形成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呢?笔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为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 听力学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这数字还远远没包括中轻度听力障碍需要听力康复与帮助的患者。按目前发达国家听力学测算,目前中国至少需要4万名听力学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听真正具备听力测试和助听器验配能力的从业人员不超过7000人。我们听力学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严格的专业教育,比现在社会上的听力专业从业人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也是各大助听器厂家所欢迎的。
虽然社会需求如此之大,但也要求学生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学校办学的局限性(经费、场地、实验仪器等)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大助听器公司也面临着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对于听力学专业来讲,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是我们的需要,也是各大用人单位的需要,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策略。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与多家国内外的助听器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高等院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 高等院校校企联合办学的尝试(以听力学专业为例)
我们认为听力学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本着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建立较为全面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2.1 企业早介入,协助学校做好专业定位
新生始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常规工作,每个新生进入高校都必须要经过为期一周的新生始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要求在新生始业教育过程中,企业要尽可能的参与。邀请一到两家企业来为新生做专业目前发展的主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就近参观相关企业,让学生有了关于专业发展状况的感官认识。也可以邀请往届毕业学生的与新生进行座谈和交流,强化对专业定位的认识。通过早介入的方式,使学生较早的有了对专业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2.2 企业不定期的授课,初步双向选择
在新生始业教育后,大多数学生都初步形成了对专业定位的教育,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不定期的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动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从理论上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讲座和交流,加强了企业与学生的了解和互动,为未来的双向选择打好基础。
2.3 邀请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
永远不要低估奖学金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各类奖学金绝对是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努力争取的对象。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邀请企业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例如学生科研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爱心互助奖学金等等。奖学金的设立可以加强学生对该企业的认同,同时也为企业挑选所需人才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而且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邀请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大部分企业都乐于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工作。
2.4 邀请企业为学生设立社会实践岗位
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为数不多的的社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团学活动阶段。近几年来就业单位也提出高等院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迫在眉睫。而实验室所提供的专业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实际工作中的动手操作不能完全等同,这种差异性就要靠企业来弥补。听力学专业是个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我们与企业在社会实践方面展开了充分的合作。我们邀请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岗位,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其实这种做法是多方共赢的,对于企业来说缓解了人员紧张的问题,降低了用人成本,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提前挑选学生的机会;对学生来说则是多了个动手的机会,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则是解决了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合作关系,而且效果超出预期。
2.5 学校提供服务,为企业开展的相关活动作好保障
在整个与企业联合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竭尽所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企业提供服务,保证校企联合办学相关活动的有效的进行。同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企业咨询服务,并为学生做个性化的分析,提供实践指导。
2.6 对已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对结果的监督是对方案最好的评价标准。为了掌握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影响,我们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参加过校企联合办学方案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普遍高于未参加该项方案的学生,用人单位反映这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强,角色转变快,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强。而且及时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分析,也是及时修正校企联合办学方案的必要条件。
通过探索和尝试不难发现,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是值得尝试的模式之一,而且是经得起考验和验证的模式。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高职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适应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并具有高等院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它的探索和尝试是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
滕贺圆,女,讲师,硕士,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