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啃老”的是与非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一个新的名词迅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陪伴式啃老。这个新名词指的是表面上陪在老人身边,实际上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并最终榨干老人血汗钱。与传统啃老族相比,陪伴式啃老族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并因此具备了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有人认为只要陪在老人身边,再怎样啃老也是一种孝顺,但更多的人冷静地看到,无论迫于何种情形,作为一个成年子女,只要啃老,那就是不孝顺。平心而论,“陪伴式啃老”的是是非非很难厘清。
  众说不一
  3月14日凤凰网的文章《“陪伴式啃老”也是一种孝顺》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讲得好,父母生我养我,从我们牙牙学语,到会爬会走,到上幼儿园,再到上小学、中学、大学,哪一天没有父母的陪伴?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种感觉在我们为人父母之前是体会不到的。我们要看到,大部分中国人在工作之前,一直都在啃老,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导致中国父母没有“自我”,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可以把所有的钱都无偿地花在孩子身上,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这才导致了中国孩子的啃老。但无限的索取、苛求只会为父母增添负担、压力。真正的孝顺是为父母减压、解忧。父母老了,赡养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他们要的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重要的是精神赡养,陪伴、尊重、关心老人才是真孝。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来,“陪伴式啃老”也是一种孝顺。
  4月12日新华网的《陪伴不是啃老的理由》一文提出,对“陪伴式啃老”,我们还得一分为二,分开看待其中的“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陪伴啃老”是指子女自发逃避独立承担生活重担的责任,将自己对父母的陪伴视作投入,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经济援助”。“被动型陪伴啃老”则指因“父母之命”舍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回到父母身边的子女,他们往往面临收入下滑的尴尬局面。因此,他们的父母难免“心存愧意”,多少想要做些“经济补偿”。这些孩子也就相当于为了“陪伴”父母被动地陷入“啃老”状态。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背景,外界很难简单地去评价当事人的是与非。从权利义务观角度来看,子女要明白,陪伴父母是义务,以陪伴父母为理由索取回报不合情理,但也没有必要被这种陪伴绑架,牺牲自己的选择权;而父母呢,也不应让代际之间的义务陷入无限制的扩张,要知道,“精神赡养”也是贍养的一种方式,无条件地“支援”子女只会让其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3月14日新浪网的文章《无需美化“陪伴式啃老”》说,在社会老龄化急剧加快、年轻人压力倍增的双向挤压下,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显然是个不易解答的问题。但“陪伴式啃老”就像是一些人披上正义的外衣,在现实纠葛之下寻求的某种“平衡术”,说是剜肉补疮,并不为过。那些认同“陪伴式啃老”的人,显然有意加重了“陪伴”的砝码,从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啃老”对于社会正向价值的戕害。平心而论,倘若子女确实面临买房、结婚等压力,在父母条件宽裕的情况下,适当接受父母的帮助度过困难期,从情理上讲,并非不能理解。但对一个理应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成年人来说,仍理所当然地依靠父母的财富满足自己吃、穿、住、行的所有需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啃老”能借“陪伴”之名变得顺理成章,对整个社会而言,消解的则是奋斗的意义和拼搏的价值。当然,反对以“陪伴”之名美化“啃老”,绝不意味着否定“陪伴”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只不过,无论是出于反哺式的感恩,还是出于履行法定义务,子女陪伴父母本应变得更加自发、纯粹,而非一场交易。
  直面现实
  3月19日网易的《“陪伴式啃老”:荒唐闹剧下的现实家庭困境》一文提出,“陪伴式啃老”一词背后难以厘清的亲子关系难题,其根源在于传统家庭观念中“课题分离”思想的缺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是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又常常因为他人的课题而烦恼。为了减少烦恼,就需要冷静地划清自我与他人的课题界限。即便是关系最紧密的家人,也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父母与子女都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尽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尽孝的责任,但父母不能因为自己尽了抚养的义务而强迫子女尽孝,毕竟子女是否尽孝是子女的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子女也不该以尽了孝心为由,心安理得地“啃老”。但是,与“课题分离”的理念相反,中国传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回报思想”,即付出一定要和回报成正比。这就导致了苏明成式的子女想用陪伴换金钱,而苏母式的家长则想养儿以防老。到最后,尽孝的行为总会走向虚伪势利的一面,亲子关系可能也因此被蒙上一层各取所需的功利色彩。
  4月3日中工网的文章《我看“陪伴式啃老”》认为,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如今的儿女们大多忙于生计,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需求,陪伴老人更是成了奢侈品。由于关爱缺失,家庭步入“缺氧地带”,以致老人通过保健品之类来自找乐趣,以弥补精神空虚。而陪伴老人的子女们自然会形成“陪伴式啃老”的实际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对于老人而言,子女们“陪伴式啃老”,老人可能是心甘情愿的;对于子女而言,“陪伴式啃老”只要不是太自私,不影响到老人的生活质量,适可而止,也是未尝不可的。在外工作的子女大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孝心不能充分表达,往往不是差钱,而是差时间。我们经常看到老人为了让儿女陪伴,采取“有奖回家”的办法,有的老人甚至和孩子走上公堂。本应是风平浪静的晚年,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人到暮年,亲情的关爱成为老人们人生的最大意义。
  4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文章《“陪伴式啃老”,是尽孝还是“啃老”》说,“陪伴式养老”问题的背后,不但有人们关于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困惑,还有人们对养老这个社会问题的担忧。“陪伴式啃老”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年人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老人需要儿女的照顾是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化的养老可以减轻老人在养老方面对子女的依赖;二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要,单纯的物质层面的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子女给予精神层面的慰藉;三是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存在依赖和期待。   走出迷惘
  3月23日腾讯网的文章《“陪伴式啃老”,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呼吁,陪伴父母不等于啃老,别让“陪伴”的性质被扭曲。父母应该明白老人需要子女陪伴的意义所在。所谓的尽孝,并不是在老人的晚年生活中,我们处处都需要孩子的照顾,需要孩子为自己无条件的付出,更不能让那些本就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一味地为老人尽孝,这都不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方式。父母需要孩子孝顺,不仅仅是想得到一些物质生活方面的馈赠。其最主要的目的,无非是想教会孩子感恩,这种感恩包括给予父母必要的陪伴及精神层面上的关怀。父母希望孩子尽孝,更想要的是精神赡养,是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希望孩子可以做一个懂得感恩且善良的人,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每一个在孩子生命之中帮助过他的人。这才是陪伴的意义所在。让孩子在陪伴中啃老,无异于父母亲手给孩子注入了一剂慢性毒药,使孩子在愚孝之中慢慢丧失自我,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孩子却不自知,仍会以为自己才是最体贴、最孝顺父母的那一个。
  3月20日新华网的文章《“陪伴式啃老”让爸妈晚年乐忧参半》认为,老年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子女多半会进入壮年甚至是中年,作为父母,有些事情要开始让子女来判断和决定,特别是到了更加年迈的时候,甚至要子女来全面照顾了。此时,老年父母跟成年子女的关系进一步发生了变化,直到最终整个“调个”了,这就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倒转”。随着这种亲子关系的对调,老年父母需要在心理上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老年生活。特别是老年人到了思考与判斷力不如从前,对自己的生活照顾有点困难时,对于如何支配经济的问题、如何居住的问题等,都要靠子女操心和安排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如何既保持长者的尊严又接受子女的照顾,往往需要微妙而恰当的心理适应。
  4月1日搜狐网的文章《多数老人理性看待“陪伴式啃老”》建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年轻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不做现实版的“苏明成”。有专家表示,在尊老敬老方面,家教的作用非常重要。家中的长辈要成为晚辈的镜子和榜样,如果每一面镜子都是闪光的、美好的,并且将这种良好的家教、家风代代相传,那么,会有更多的家庭能够尊老爱幼、相处融洽。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重视相互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亲情。老人出于亲情的考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子女,这无可厚非,但这并非他们的义务。作为子女,更应懂得感恩,尽赡养义务。做父母的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意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成为成年后仍在“啃老”的“巨婴”。
  链接:关于“陪伴式啃老”的几组数据
  前不久,针对“陪伴式啃老”的话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分析发现,从城市级别看,二线城市受访者身边“陪伴式啃老”现象最多(84.3%),其次是三四线城市(74.8%)。从年龄段看,“80后”身边“陪伴式啃老”现象最多(81.7%),其次是“90后”(80.0%)。
  “陪伴式啃老”现象为何会存在?58.9%的受访者指出所谓的“陪伴”让子女啃老时心安理得,58.2%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49.6%的受访者认为有的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甘愿被“啃老”。
  调查中,针对“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63.3%的受访者认为这反映了一些年轻人不愿努力的“依附式”生存现状,50.9%的受访者认为陪伴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子女不应花父母的钱,也有30.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的体现。
  子女应如何对父母尽孝?调查中,72.1%的受访者认为子女应尽量经济独立,不花父母的钱,61.0%的受访者认为子女应过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放心,59.0%的受访认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做到陪伴父母而不“啃老”。
  如何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调查中,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60.4%的受访者希望完善社区养老等养老助老机制,56.5%的受访者认为子女要常与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沟通。
其他文献
自行车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个稀罕物。那时候,除了部分国家干部和个别有钱人家拥有之外,农民老表是想都不敢想的。那些骑自行车的人神气威风,让我羡慕不已。  1975年秋季,我在本大队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由于自己出身农家,生活很贫困,除了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和祖辈遗留下来的老旧家具外,几乎没有什么积蓄。那时,我当教师,也是和队里社员一样同工同酬,每年只有2400多工分。我那个小队在全大队来说,分红值稍微高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许多重要议程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高”工作报告等,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  总书记的“两会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备受关注。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5天内4次深入人大、政协团组,面对面听取代表委员发言,对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吃多了、吃急了、吃凉了……各种饮食意外往往会引发胃胀、胃痛等不适,甚至导致胃肠道疾病。日常养胃十分重要,可一旦发生饮食意外,如何应对呢?  ?吃多了  节日宴席、家庭聚会,美味佳肴不可胜数,且多有美酒助兴,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因吃多了致使急性胃病发作就医的人不少。吃多了对胃的伤害是最直接的,轻者可能会引发打嗝、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吃多了还会引发急性胃扩张、胃潴
期刊
1964年冬,我怀着保卫祖国的志愿应征入伍,被分配在三十一军某团九连五班。4年多的连队士兵生活,强健了我的体魄,锤炼了我的吃苦精神,也为我的记忆库增添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片段。  当时处于大比武年代,我们一到连队,就投入射击、投弹训练。有一天,连队对新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考核。考核前,连队干部对安全事项进行了讲解和演示,对考核场地和人员进行了严密组织。但在实弹投掷中,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一名新战士,由于
期刊
我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家住江西省吉安县万福镇一个偏远山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一直以来,这里的人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劳作之余,很多人都以玩牌来打发时间,也有少数农民朋友到学校向我借书看。1987年5月,喜欢看书看报的我萌发了自筹资金创办农家书屋、免费向大家开放的想法,并得到村镇干部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于是,我把自己的新屋腾了出来,请木工做了块“净坑农家书屋”的牌子,又要来小卖部淘汰的货架当书
期刊
我的家乡地处山区,清澈的河水孕育着数以万计的河螺。由于山区气温较低,这里的河螺生长缓慢,个头也不大,体形略长,表面是靛青色的。它们生长在河滩中,附着于岩石之上,多以浮游生物为食。每年的盛夏时节,恰是青螺最肥嫩的时候,下河摸青螺成了孩子们的乐趣所在。  炎炎夏季,到清澈的河水中嬉戏,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享受。乡村的孩子打小就懂事,在玩耍之余,会顺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下河游泳,就顺手拎只水桶,到河滩的岩
期刊
6.3%!2019年经济“半年报”7月15日正式出炉,一系列数据凸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不少网友留言:稳稳的,给中国经济点赞!  翻开这份经济答卷,不难发现,6.3%延续了“稳”的气质:尽管与一季度经济增速相比有0.1%的回落,但依然在合理区间运行,且就业、物价、收入等民生指标表现较好。在保护主义逆风扰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这一数字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稳”的答卷来之不易
期刊
1968年,我从灰埠中学毕业后,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到灰埠公社林场插队落户,成为林场的新型农民。  到林场的第一天,林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党支部书记严汉武指着我说:“光伢子,你又矮又瘦,干脆去放牛吧。”就这样,我成了灰埠林场的知青放牛娃。  当天下午,我与之前养牛的百伢子进行了交接班。牛栏紧靠猪场,共有14头耕牛。为做好耕牛的饲养工作,我拜养猪场的黄
期刊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7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讲述了方志敏为了“可爱的中国”不懈奋斗,最终从容就义的光辉一生,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这部电视剧生动地表现了以方志敏烈士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对共产主义的真挚信仰和对革命伟业的真情投入。”复旦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谈思嘉说,他相信經过此次精神洗礼,自己必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可爱的中国”贡献自己的
期刊
独坐窗前,远处峰峦如黛,近处房屋鳞次栉比。轻纱般的雨幕在群山之間拖动,把人带进了梦境似的画卷。听雨,总会使人产生美妙的意境和遐想,而听这井冈山的夜雨,更是别有一番感受。  雨声,像一位温柔的山姑,娓娓地讲述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雨声,又像一位白须老者,叙述着人生的况味与哲理。在晴朗的白天,我们面对大山的一草一木,聆听红军的后代讲述先辈们与井冈山的故事。站在纪念碑、博物馆、先辈们的故居前,我久久沉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