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两句话的涵义很深刻,主要的观点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先钻研教材、教参,教学时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引着学生达到胜利的彼岸。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辛辛苦苦地讲解着,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着,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探索的兴趣,缺少自主的见解。这种阅读教学,泯灭了的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進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 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景,使其自主学习的氛围活跃。如教学《爸爸和书》,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爸爸和书》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反复朗读,多读感悟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秦兵马俑》一课,一是学生对秦兵马俑不太熟悉;二是对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网络、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五、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的作用。阅读无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说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如教《桂林山水》一课, 我在和学生一起提炼了课文主线后,出示了研读专题:你喜欢漓江的水,还是喜欢桂林的山呢?请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就让学生分小组有选择地研读课文,喜欢桂林山的就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喜欢漓江水的就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因为学生研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然非常投入,学习效果也就出来了。
  六、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课外延伸中获得知识。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后,学生体会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不同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的神奇,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课文中没有写,但世界上却存在的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这时,我就适时推荐相关的书籍给学生阅读。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其他文献
对Voice公式中m、n值与料层性状和操作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获得烧结过程中m、n值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引入“比空气体积”概念,推导出一系列烧结生
【摘 要】从阅读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还亟需提高,而写作教学更是反应了学生对汉语的应用缺乏逻辑,习惯性的将杂乱无章的问题套在一起写文章。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深入的了解我们学生的真实水平,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关键词】双语教学;阅读写作;现状  双语教学是进行民族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双语教学对带动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歌唱不是普通的机械性背唱,它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是有节凑有韵律的有声诗歌,它能够丰富儿童童年生活的色彩,给儿童的生活带去无穷的乐趣。  【关键词】歌唱 情感 艺术活动 表现力  《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宜的情境
期刊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巩固,也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重视并认真编写校本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运用。  【关键字】校本作业;有效的复习;分层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高度关注,并且都已渐渐地认识到:只有进行课堂改革,从学生出发,
课堂练习,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检查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等具体情况的有效方法。课堂练习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课堂练习能够及时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对教学目标的
一、活动来源  鸟类的生长过程对于这群生长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大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小动物的生长过程非常好奇,探究愿望很强。《乌鸦的窝》是奕陽教育“分享阅读”大班的一个读本,这个读本主要讲述了乌鸦的生长过程,正好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的需求。通过读本的学习,能帮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长过程,促进幼儿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子感情。  二、教学目的  1.能看懂图画,了解乌鸦的生长过程
一、现状分析1.词汇。词汇量不足《英语课程标准》对我国高中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词汇提出了以下要求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运用词
一、提高高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好英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在高中阶段,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似乎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与笔试相关的一些技能,如词汇、阅读、语法和听力等。然而,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它们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如中学生一旦读不准确thirty和thirteen的发音,那么在做有关时间的听力试题时,中学生就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