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多模态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课的课堂设计进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首先就写作动机、写作习惯、情感态度、写作过程中的关注点以及对写作教学的态度和建议几个方面了解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然后将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学生写作实际相结合,试图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大学英语写作;多元读写能力
  【作者简介】舒璨(1987.1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多模态与外语教学 


  多模态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伦敦学派最早将多模态理论与教学相结合,提出了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概念。培养多元读写能力有四个步骤,即情景操练、明确指导、批评性框架和转换实践。
  21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研究,李战子(2003)首次介绍了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特点并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教学意义。在多模态与外语教学方面,朱永生介绍了多元读写研究的發端和含义,以及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探讨了多模态外语教学模态、教学设计、评价框架以及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然而纵观多模态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可发现,细致到听说读写四大类课程的具体研究却并不多,目前此类研究大多针对ppt在英语课堂的应用以及阅读类课程的多模态教学,针对写作类课程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关注于多模态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可选择的教学模式。以期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二、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总结


  在进行写作教学模式探讨之初,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旨在分析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现状,请85名学生当堂填写并提交。该调查问卷就写作动机、写作习惯、情感态度、写作过程中的关注点以及对写作教学的态度和建议几个方面设计了38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和1道主观题。单选题中除了4道题,其余均为五级量表形式,选项设“完全符合”“基本符合”“有时符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选项。问卷对象均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且属于分级教学A班,回收有效卷85份。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写作动机和主动性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仍然重视词汇语法学习,并能主动将新学词汇运用于写作,期望通过记忆范文和模板提高写作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不愿自主阅读太多课外的文章,而希望通过课堂学习获得速成;在写作课堂教学中,他们不习惯讨论交流。
  写作习惯方面,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下笔之前充分思考,但部分学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构思作文时大部分人在字词层面不过分依赖母语,但仍习惯中文思考。学生在作文练习中最关注的是字词层面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而比较忽略整体结构。
  对写作课堂教学的态度和关注的主要方面上,大多数学生对写作课堂教学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但部分学生对课堂效果信心不足。在课上,学生希望通过当堂写作练习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在写作目的性方面,更多学生希望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能力,说明我们的应试型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三、多模态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


  张德禄(2012)提到过多模态教学的四个环节并无先后关系或固定次序,应该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相互融合的四个不同方面。根据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就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式和课堂设计进行探讨。
  在实景实践方面,通过课堂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与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同,在多模态写作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应该侧重在提供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而非只是形式上观看一下视频、短片。
  课堂讲授方面包括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之前的指导,以及开展实景实践之后的点评和总结。这部分不必占用太多课堂时间,重点在于活动开展前细致的指导,并结合学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总结,进而讲解写作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大多数学生英语写作惯常出现语法、句型上的错误,可辅助字词句类语法练习。
  批评框定旨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个环节既可在学生写作之前,也可放到写作训练完成之后,可以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让学生拓展阅读,然后展开讨论,提出批判性意见;也可通过交换学生自己的习作,通过相互评阅、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反思。
  转换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与前三个方面不同,这个环节是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最后的再反思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实践。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转换实践可以设计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或者对已经完成的作文进行修改。

四、结语


  通过对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本文以多模态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写作学习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实景实践、课堂讲授、批评框定和转换实践四个方面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探讨,以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提出了课堂模式的探讨,还需要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修正。

参考文献:


  [1]管乐.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设计和实验研究[J].教育导刊, 2016(3):65-69.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3]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4]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主位资本的使用情况。研究将主位和资本两个概念相结合,并将学生的主位资本和中国日报写评论的记者相比较,得出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象征资本和文化资本较多,而记者所用的象征资本最多。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主位;资本  【作者简介】宋煜,安徽新华学院。一、介绍  捷克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
期刊
【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需要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不断深入。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有时候对文本的解读还只存在于文字层面,这使得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也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上,对于大学生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王建慧(1982.01-),女,湖北十堰人,漢口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一、
期刊
【摘要】在全球经济化日渐剧烈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伴随各国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多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多文化共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因为文化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各国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因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跟着国际的形势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
期刊
【摘要】本文对移动语言进行简要介绍,对该模式的交互性、灵活性与直观性等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的新模式,包括自主学习模式、T-S课堂互动学习模式、移动课程模式等,对不同模式的特点与应用方式加以阐述,力求通过新模式的应用,使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移动语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金莉,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引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
期刊
【摘要】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逐渐成为其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能力。鉴于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上面临诸多阻碍,例如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落后、缺乏相关的培训、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等,笔者提出利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来解决上述困难,并用于提升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學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地方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叶玲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处于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策略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才能够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分析大学英语转型的相关对策,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特征;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刘红芳,浙江衢州学院。引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单词的积累、语法
期刊
【摘要】学术英语课程对提升工科院校学生英语知识及专业应用能力大力裨益,其应作为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必设的后续课程之一。本文就工科院校学术英语课程的特点及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学术英语;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  【作者简介】王丽娅, 湖北工业大学。  随着国际信息化交流、学术交流的不断延伸,工科院校学生除具备日常英语沟通能力之余,还要具备良好的
期刊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承载媒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婴儿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之后的信手拈来,都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中。英语是世界第一大交流语言,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各个国家的第二外语必须课程,中国作为日益壮大的世界强国,随着教育的改革和人们对语言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高校学习当中,不管是什么专业,英语都是作为一门必修的科目而存在着。
期刊
【摘要】英语是大学必备的一门课程,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水平在逐步上升,对于英语学习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的学习必定要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把移动学习的模式融合到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教学上的效果。  【關键词】融合;移动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刘淑琴,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引言  大学生经常会使用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中,随着英语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各大高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也不断增强,英语翻译作为英语运用中最直接的一种形式已经在国家贸易和外交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我国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不足的情况,翻译教学的功能性无法体现,就使得大学在培养实用性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