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区苹果黑点病重发生原因及其防控对策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j1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苹果栽培已有80余年的历史。现种植苹果面积8万公顷,年产量14亿千克,产值39.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9%,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引进试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苹果套袋技术,套袋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全市苹果套袋60.5亿只,占苹果产量的85%以上。苹果套袋改善和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了果实钻蛀性害虫、轮纹烂果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对果实的直接污染。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套袋后易发生黑点病,病果率一般为10%~20%,重病果园病果率在50%以上,对果品的商品性造成严重影响,影响了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2005年开始,根据当地苹果黑点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全面分析了苹果黑点病发生与栽培技术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对策。
  1 苹果黑点病发生与栽培技术的关系
  1.1 套袋苹果黑点病重
  据灵宝、陕县等地调查,在同一株树上,未套袋苹果黑点病较轻甚至不发生,而套袋苹果黑点病相对较重。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果实处在湿度较大、透气差、温度高的条件下,由苹果花残留物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果实发病,形成小黑点。
  1.2 果袋质量差黑点病重
  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劣质、透气性差的果袋,黑点病病果率15%~20%,而质量好的果袋病果率为5%左右。小林袋、爱农袋等高档果袋生产的果实果面洁净,几乎没有黑点病,而使用价格低廉的双层纸袋或优质果袋二次使用,黑点病发生较重。原因是质量差的纸袋不耐雨水冲刷,亲水性强,吸水后纸袋容易粘贴在果面上,加重了病菌的侵染。尤其是重复使用质量差的纸袋,被雨水淋刷后变形甚至破裂,黑点病发生就重。同时,纸袋封口所选用的粘胶,因其质量差或用量过多而对幼果果面产生伤害,致使皮孔死亡,形成黑点。
  1.3 套袋技术不合理黑点病重
  引起苹果黑点病的病原菌均属于弱寄生菌,一般不侵染果面,但套袋技术不规范,纸袋通气孔在套袋前未打开,纸袋口未扎紧,封闭不严,而且袋口朝上,雨水易随果柄进入,使袋内果实处于高温、高湿、阴暗、透气性差的环境中,有利于病菌的侵染而诱发黑点病。特别是在积水的梗洼、萼洼处更易发病。
  1.4 用药技术不合理黑点病重
  套袋苹果发生黑点病与套袋前用药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药剂选择不当,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幼果茸毛刚脱落不久,皮孔敞开尚未愈合,幼果果面对外界刺激敏感。若使用颗粒粗、悬浮性差的可湿性粉剂或使用含有大量有机助剂的乳油类农药,均能刺激果面细胞,并可封闭果实气孔,引起细胞死亡堵塞,造成黑点。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前喷施含硫杀菌剂,黑点病果率24.3%~32.7%,而未喷施果园仅为5%~7%。幼果期喷施波尔多液或其他含铜离子的杀菌剂,会加重黑点病的发生。二是用药后立即套袋,易使果面产生黑点。三是用药浓度过高,严重刺激果面,易发生黑点。四是套袋后忽视继续喷药。部分果农只重视套袋前的喷药保护,认为套袋后有果袋的阻隔,喷药次数多少无关紧要,即使喷药也多选择价位低的药剂,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不重视降雨前后的用药,导致喷药间隔期过长,病菌大量繁殖蔓延,摘袋后迅速侵染,短时期内形成大量黑点,并将加重翌年的发病。
  1.5 雨后脱袋加重黑点病的发生
  由于脱袋时间不同,该病的发生也有明显差别。特别是在降雨的条件下,雨前、雨后脱袋差别很大。据调查,雨前脱袋病果率为5%~7%,雨后脱袋病果率在30%以上。
  2 苹果黑点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1 与温、湿度的关系
  苹果黑点病病菌喜高温好湿润,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而且利于病菌向套袋苹果传播。据调查,套袋苹果套袋至脱袋前温、湿度是黑点病发生迟早、轻重的决定因素,尤其是7—8月份多雨高温的年份发病加重,且发生期随降雨的提前而早发。
  2.2 与树干部位的关系
  据调查,在同一株上,树冠下部的果实离地面近,雨后土壤水气较大,靠近地面的环境闷热潮湿,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故发病较重。调查结果为下部病果率为27.1%~31.3%,内膛病果率为15.2%~17.4%,外围病果率为3.4%~6.1%。
  2.3 发病与树势的关系
  氮肥施用量过高,与磷、钾肥配合不当,造成春梢生长过旺,树冠郁闭,透光性差,树势衰弱有利于发病。据我们2006年在灵宝市阳店镇调查,旺长树、郁闭树发病率为17.5%~19.6%,中庸树发病率为3.8%~5.2%,弱树发病率为18.9%~27.3%。
  3 苹果黑点病综合防控对策
  3.1 健树栽培
  (1)搞好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可有效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健壮树势。根据果园土壤墒情,适时补充水分,但切忌供水过多,产生涝害,确保树体和果实的正常生长。
  (2)改善树体和果园风、光条件。对通风透光性差的密闭果园和透光率达不到20%的树冠,可在7—8月份进行1~2次疏枝。疏除过密的层间枝、不当的直立枝、重叠枝、徒长枝、扰乱树形的交叉枝、过旺过密的梢头竞争枝、冠上部直立的棍棒形枝条等,使树体和果园通风透光。
  3.2 重视套袋前的药剂防治
  (1)倡导花期用药。苹果黑点病病菌主要由花器侵入,花期用药是防治该病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果农不习惯花期施药,加之花期对药剂较为敏感,且适用于花期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少,放松了此期的防治,是导致黑点病重发生的一个原因。2005年以来,我市引进推广了多抗霉素、宝丽安等对苹果花期使用较为安全的药剂,通过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花期用药已为较多果农所接受,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
  (2)强化谢花后至套袋前的用药。防治苹果黑点病,将病菌杀灭在套袋前是关键。从苹果谢花后7天开始,每10~15天喷药1次,共喷3次。待药液干燥成膜后再行套袋。套袋后,要继续定期用药,巩固前期防治成果。
  (3)选择适宜的药剂、剂型和用药浓度。为确保防病效果和对幼果的安全,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推广一批高效农药和干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微乳剂等环境友好型的新剂型农药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如70%代森联(品润)粉剂600~8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6000倍液等。
  (4)补钙、补硼防病。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是补钙、补硼防病强树的重要时期,套袋前每次用药都要加入钙制剂及硼制剂。补钙可选用秋来福水剂600倍液或氨基酸钙水剂300倍液树上喷施,也可根施硝酸钙,每株用量100~150克;补硼可选用0.5%硼砂液喷施,也可每株根施150~200克硼砂,施后立即浇水,以防药害。
  3.3 严把套袋关
  (1)选择优质果袋。套纸袋果园,外袋纸质要耐雨水冲刷,遇水挺括不塌不脱浆,抗日晒,不易撕裂。内袋以红色蜡质为宜,蜡质要均匀,不易溶化和脱落,红色纸质袋要不吃水,遇水不塌软。我市推广一种比较简单的检验方法:将完整的果袋投入水中10~12小时,好果袋应是不掉色,内外袋不粘连,挺括有形,抖甩不破。
  (2)规范套袋。套袋时将袋鼓起,左手捏住袋口,右手扎紧袋口,以免病虫侵入及雨水进入袋内。
  (3)适时套袋。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套袋时间后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黑点病的发生,但套袋距最后1次施药间隔时间超过15天或套袋期间降雨,必须重喷药。套袋要在早晨露水干后开始,傍晚在露水出现前(日落前)停止套袋,即上午8—11时,下午14—18时为适宜作业时间。
  (4)雨后检查果袋。对果袋两角排水口小、不易开启的,可用剪刀适当剪一下;对袋内有积水的塑料袋,撑大下部的排水口;塑料袋封闭不严时,可用细线再缝一下,对雨后已烂或贴在果面上的纸袋可及时除掉更换新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