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口述实录体”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样式的文体,被报纸媒体广泛应用,其纪实性特征也被人与报告文学相提并论。然而,报纸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从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题材选择及新闻性要求四个方面入手,辨析了报纸“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文体特征上的区别。
[关键词] 口述实录体文体特征报告文学
“口述实录体”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文体样式之一,它由于具有强烈的真实性、情感性和故事性而深受读者青睐。以记录都市人内心真实情感为主题的《绝对隐私》、《回家》等书能够风靡一时,其成功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口述实录”的文体样式。近几年来,报纸上也开始流行各种“口述实录体”的报道,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更是将这类报道作为主要的卖点大肆炒作。从文体特征上看,“口述实录体”具有报告文学的一些文体特征,然而也有别于纯粹的报告文学。以下,就“口述实录体”(主要是报纸“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差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真实性上的差异
一般认为,口述实录文学最早出现在美国。6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作家崇尚写实,拒绝虚构。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为他们的纪实写作提供了便利,他们在采访中广泛使用录音设备,于是,“口述实录文学”就很自然地诞生了。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出现的,它承袭了报告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基石,是维系其文艺价值的所在。报告文学之所以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成为科学研究与决策的参照系,全在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而报纸“口述实录体”的真实性主要体现于“作者缺席”的特殊叙事方式。所谓“作者缺席”,是指报纸“口述实录体”往往采用被采访对象自述的方式叙事,基本上是原本记录人物话语,直接使用被采访人话语而非作者话语,作者零度介入,是缺席的。这是叙述干预最轻、叙事距离最近的一种话语,可以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的原话,因此,给读者强烈的真实感。
然而,“口述实录体”的这种“作者缺席”只是表面的,事实上作者是隐性参与叙事的,是“在场”的。在口述实录叙事中,作者的隐退只是表面的,总体构思的把握者仍然是作者,话题的确立,谈话的发动和制动,话语的走向等控制人是作者,多个讲述人话语的集成者还是作者。在被采访对象的自述中间,常常穿插着作者对事件的理性思考,对人物命运的忧虑与同情,另外还夹杂着作者以第三人的眼光对被采访人的客观描写。这点与报告文学在纪实的同时又融入了大量作者的理性思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文体中的“作者在场”都丝毫不影响作品或者报道的真实性,反而使作品或者报道具有了一种理性的光辉。
二、“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
“口述实录体”在艺术手法上与报告文学有极大的共通点。两者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语言上充分文学化,主题上充分情感化,人物刻画上充分命运化,注重展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但是也有一些区别。报告文学更加强调人物与时代的联系,突出人物对社会有影响的部分,并且注重场景的描写,突出表现人物活动的环境。报纸“口述实录体”则主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对其与社会的联系则不作要求。另外它强调表现采访对象的情感与命运,对于场景则没有特殊交代。这也反映了两种文体最大的区别——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对社会有干预作用,是反映社会的镜子,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多的强调被采访者的个性,展现的是个人的命运。
三、“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题材上的差异
报告文学与报纸“口述实录体”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题材的不同。报告文学往往选取与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相关的宏大题材,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将视角投向普通人,取材平民化、世俗化。这与报纸“口述实录体”的载体和特殊读者群有关。由于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多数读者都是文化水平中等的普通大众,因此在取材上也尽量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感、经历为主。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报纸“口述实录体”的一大缺憾——选题空间狭小,过分关注个性体验,因此缺乏宏观意识。目前,情感尤其是两性情感是报纸“口述实录体”的主要选材点,如果报纸“口述实录体”始终拘泥于个人情感的圈子里面就会失去这种文体应有的竞争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口述实录体可以多记录人们面对现实所表现出来的困惑与抗争、失落与兴奋、辛酸与快乐。此外,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体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题材都是一些可取的选材范围。报纸“口述实录体”也可以适当关注主流人群的生活与思想,不必刻意地去描写小人物。
四、“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对新闻性要求的差异
报告文学与报纸“口述实录体”在对新闻性的要求上不一样。报告文学要求作品紧跟时代脉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容要求绝对真实,作品中有明确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强调故事性、可读性,不太注重时效性。有时,由于过分强调故事性,还会淡化报道的新闻性。虽然在报道的开头,往往都用图文框简明点出被采访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和采访的时间地点,以增强真实感,但是在叙事的过程之中却常用忽略新闻五要素的情况,只是在情节和人物上大做文章,虽然增加了可读性,却降低了新闻性和真实性,难免有“假新闻”之嫌。
从文体特征上看,报纸“口述实录体”确实与报告文学有几分相似,但又明显有别于报告文学。实际上,报纸“口述实录体”与崛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倒有些许联系。这种流派主张用大量篇幅描摹人物细节与心理,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当然,这种理论由于存在许多非科学的因素而于70年代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归根结底,“口述实录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合理借鉴了文学艺术的成分,拓宽了新闻的表现区域,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人类的生存处境。尽管这种文体有各种弊端,我们还是不能否认它存在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中锋.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再认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黄鹤,杨丽丽.“口述实录”的媒介生态环境[J].新闻爱好者,2009,(17).
[3]蔡跃进.口述实录体新闻的写作[J].新疆新闻界,1992(02).
[4]刘肖.解读口述实录的几个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4,(10).
作者简介:
陈红艳:(1977-),女,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讲师,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告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口述实录体文体特征报告文学
“口述实录体”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文体样式之一,它由于具有强烈的真实性、情感性和故事性而深受读者青睐。以记录都市人内心真实情感为主题的《绝对隐私》、《回家》等书能够风靡一时,其成功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口述实录”的文体样式。近几年来,报纸上也开始流行各种“口述实录体”的报道,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更是将这类报道作为主要的卖点大肆炒作。从文体特征上看,“口述实录体”具有报告文学的一些文体特征,然而也有别于纯粹的报告文学。以下,就“口述实录体”(主要是报纸“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差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真实性上的差异
一般认为,口述实录文学最早出现在美国。6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作家崇尚写实,拒绝虚构。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为他们的纪实写作提供了便利,他们在采访中广泛使用录音设备,于是,“口述实录文学”就很自然地诞生了。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出现的,它承袭了报告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基石,是维系其文艺价值的所在。报告文学之所以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成为科学研究与决策的参照系,全在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而报纸“口述实录体”的真实性主要体现于“作者缺席”的特殊叙事方式。所谓“作者缺席”,是指报纸“口述实录体”往往采用被采访对象自述的方式叙事,基本上是原本记录人物话语,直接使用被采访人话语而非作者话语,作者零度介入,是缺席的。这是叙述干预最轻、叙事距离最近的一种话语,可以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的原话,因此,给读者强烈的真实感。
然而,“口述实录体”的这种“作者缺席”只是表面的,事实上作者是隐性参与叙事的,是“在场”的。在口述实录叙事中,作者的隐退只是表面的,总体构思的把握者仍然是作者,话题的确立,谈话的发动和制动,话语的走向等控制人是作者,多个讲述人话语的集成者还是作者。在被采访对象的自述中间,常常穿插着作者对事件的理性思考,对人物命运的忧虑与同情,另外还夹杂着作者以第三人的眼光对被采访人的客观描写。这点与报告文学在纪实的同时又融入了大量作者的理性思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文体中的“作者在场”都丝毫不影响作品或者报道的真实性,反而使作品或者报道具有了一种理性的光辉。
二、“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
“口述实录体”在艺术手法上与报告文学有极大的共通点。两者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语言上充分文学化,主题上充分情感化,人物刻画上充分命运化,注重展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但是也有一些区别。报告文学更加强调人物与时代的联系,突出人物对社会有影响的部分,并且注重场景的描写,突出表现人物活动的环境。报纸“口述实录体”则主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对其与社会的联系则不作要求。另外它强调表现采访对象的情感与命运,对于场景则没有特殊交代。这也反映了两种文体最大的区别——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对社会有干预作用,是反映社会的镜子,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多的强调被采访者的个性,展现的是个人的命运。
三、“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在题材上的差异
报告文学与报纸“口述实录体”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题材的不同。报告文学往往选取与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相关的宏大题材,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将视角投向普通人,取材平民化、世俗化。这与报纸“口述实录体”的载体和特殊读者群有关。由于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多数读者都是文化水平中等的普通大众,因此在取材上也尽量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感、经历为主。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报纸“口述实录体”的一大缺憾——选题空间狭小,过分关注个性体验,因此缺乏宏观意识。目前,情感尤其是两性情感是报纸“口述实录体”的主要选材点,如果报纸“口述实录体”始终拘泥于个人情感的圈子里面就会失去这种文体应有的竞争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口述实录体可以多记录人们面对现实所表现出来的困惑与抗争、失落与兴奋、辛酸与快乐。此外,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体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题材都是一些可取的选材范围。报纸“口述实录体”也可以适当关注主流人群的生活与思想,不必刻意地去描写小人物。
四、“口述实录体”与报告文学对新闻性要求的差异
报告文学与报纸“口述实录体”在对新闻性的要求上不一样。报告文学要求作品紧跟时代脉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容要求绝对真实,作品中有明确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而报纸“口述实录体”则更强调故事性、可读性,不太注重时效性。有时,由于过分强调故事性,还会淡化报道的新闻性。虽然在报道的开头,往往都用图文框简明点出被采访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和采访的时间地点,以增强真实感,但是在叙事的过程之中却常用忽略新闻五要素的情况,只是在情节和人物上大做文章,虽然增加了可读性,却降低了新闻性和真实性,难免有“假新闻”之嫌。
从文体特征上看,报纸“口述实录体”确实与报告文学有几分相似,但又明显有别于报告文学。实际上,报纸“口述实录体”与崛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倒有些许联系。这种流派主张用大量篇幅描摹人物细节与心理,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当然,这种理论由于存在许多非科学的因素而于70年代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归根结底,“口述实录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合理借鉴了文学艺术的成分,拓宽了新闻的表现区域,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人类的生存处境。尽管这种文体有各种弊端,我们还是不能否认它存在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中锋.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再认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黄鹤,杨丽丽.“口述实录”的媒介生态环境[J].新闻爱好者,2009,(17).
[3]蔡跃进.口述实录体新闻的写作[J].新疆新闻界,1992(02).
[4]刘肖.解读口述实录的几个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4,(10).
作者简介:
陈红艳:(1977-),女,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讲师,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告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